高考语运题“成语·语病·衔接”题的新特点与备考指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an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考语文全国卷自2018年语运题把成语、病句和衔接综合在一个短文进行考查以来,表明了阅读视野拓宽,衔接题注重语文综合能力考查,词语注重近义词准确运用,病句题向修改倾斜等方面的侧重等的导向。从文本选择到各题选项设置,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文本内容包罗万象,范围扩大。二、衔接句子兼重了文意、结构和行文逻辑等整体意识。三、词语考查关注常见近义词语的细微区別,正确而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四、病句兼重辨析和修改,提高语文能力。这些变化和特点,旨在引导高考备考必须认真分析该“三合一组合拳”的新特点,以及各题选项设置上的新变化,在今后备考时宜从以下方面做好应对:一、扩大学生阅读视野,积极引导方法,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品质。二、加强近义词语(成语)意义积累,规范而准确使用汉语词语。三、强化汉语表达和运用,提高汉语语法及逻辑知识,切实提高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四、竭力医治病句顽疾,力争“标本兼治”,以更大程度地提高汉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考;“成语·语病·衔接”;新特点;备考指要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82-01
  继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运题出现的“成语·病句·衔接”“组合拳”之后,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三套题依然延续了这一风格,即:一是通过一个语段,将过去相对独立的成语、语病、衔接等三道题整合在具体同一语境中考查,更加关注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增大了对考生的综合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二是成语、语病、衔接题的考查重点也有了一些变化。成语题开始考查具体语境中相似成语的辨析,更加突出成语的应用能力;语病题开始考查语病的修改,侧重了句子的正确使用;衔接题也由原来的填空式变成了选择式。相较于去年,难度上都有所降低,特别是衔接题,难度相比于去年貌似降低,只有亲自实践方知是难是易。
  仔细探究,该“三合一组合拳”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拓宽了阅读视野,增大了阅读量,注重了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考查,彰显了高考对人才选拔的精神。
  二、病句题貌似侧重了修改,实则兼重了辨析修改及具体运用。在阅读短文中的加线句里先行侧重了学生对语病的诊断。在提供的四个选项中,既注意了对画线句的错误隐藏,又尽力使正确选项与其他句子“惟妙惟肖”,明显增强了辨析难度。能力较强的学生虽然能在慧眼识别画线句问题前提下,很快排除四个选项中与划线句同病的两项,但并不能直接做出选择,而是要对剩下的两项结合文段语意及语境相关特征,仔细甄别,方能做出正确选择。其综合性之强,显而易见。
  三、衔接句子,貌似原来的补写句子,可命题所提供的阅读文段并不能使学生轻易就能从文意和结构关系上做出补充,这也可能是多数语文人把该题型冠名为衔接题的缘由吧。难度之大,超过整个试卷其他所有题目。
  四、词语(成语)考查,明显倾向近义词语(成语)的考查,一定程度上比两年前的从六个句子的加点成语的判断选择上降低了难度,但更突出了常见词语(成语)的实际运用。2018年三套卷均突出了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别。2019年则兼重了近义词语的区分,也进一步明确了准确使用祖国语言的导向。
  下面,本人就以上四个特点逐题予以剖析:
  一、成语、语病、衔接三题综合于一则短文,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个关键点: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要在具体的语言情境实践中,学会语言运用。语文能力虽说是听说读写能力,但更是日后的实际综合运用能力。这一题型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首先,从材料的选取情况看,两年全国六套卷分别涉及远洋勘察、中国戏曲、动物迁徙,中国传统音乐、中国画、月球探测等内容。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两大领域,重视了传统文化和最新科技成果,旨在引导考生必须走出狭隘的中学语文课本,走出纯文学阅读文本,走出文理分科的偏狭,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能读懂材料,会处理问题,才是高考语文对考生选拔的真正动机。
  其次,从对题目的作答看,没有一定的阅读基础,没有较宽的知识视野,没有较好的文本意识,就不可能准确作答。词语选择首鼠两端、举棋不定;衔接语句似是而非、骑虎难下;语病判断大同小异、模棱两可。凡此种种,不言而喻,該题的难度应在E级!
  二、衔接句子,就不是单纯结合前后文意,还要兼顾语义逻辑,句式结构等。对相似的选项,一定要仔细甄别句子自身结构特点,同时比对文段意义特点,结构特征,最后才能做出选择。其难度可见一斑。
  比如(2019全国Ⅱ卷)第17题: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
  A.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理解
  B.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C.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
  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
  结合语境,上文“画家们既要……又要……”,这就需要画家对中国文化把握好尺度。这尺度如何把握体现了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据此分析,C、D两项因果倒置。可排除C、D两项。A.与下文“也造就了……”语意不连贯。排除A项。B.“体现了……”与下文“也造就了……”语句衔接最恰当。故答案选B。
  又如[2018·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第17题: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根据语境和上下文的逻辑联系,此处应小结上文,谈创新对于戏曲发展的重要性〖ZZ)〗。上文指出“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属于反面论证。且根据括号前“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可知此处论述的中心是创新,故括号内句子的主语应为“创新精神的缺失”。因此,此处如果选A项或B项,语意不合,衔接不当。如果选D项,则句式衔接欠妥。答案自然是C。   该两道题的作答,就不是单纯结合前后文意,还兼顾语义逻辑,句式结构等,一些情况下,我们还必须关注选项句自身的结构、语义逻辑等,其难度可见一斑。
  三、选用词语(成语)由2018年近义成语到2019年向近义词语(成语)的变化,可否看作是全国卷有意暗示考生及高中语文备考应当向准确使用汉语词语倾斜的导向。
  四、病句选择,2018、2019两年六套全国卷19题中均涉及了病句,在选项设置上均体现出这样的特点:既注意了对画线句的错误隐藏,又尽力使正确选项与其他句子“惟妙惟肖”。彰显了要求考生在实际运用中辨析、判断、选择并重的特点,直接把修改贯穿于思维当中,其难度的增加显而易见。
  比如(2019全国Ⅰ卷)第19题病句选择,划线句是: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ZZ)〗
  选项是:
  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解答此题,首先是分析划线句子的语病:(1)成分残缺;“因为……使得”,滥用介词导致“使得”缺主语,可改为“正是音量小”;(2)不合逻辑;“正是……使得它是”不合逻辑,“使得”应该驱动后者产生动态变化,而不是一种恒定状态,应把“它是”改为“它成为”;(3)成分赘余;“因为……所以使得”赘余,可删除“使得”.
  综合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A.成分赘余;“因为……所以使得”赘余,可删除“使得”;B.不合逻辑;“正是……使得它是”不合逻辑,“使得”应该驱动后者产生动态变化,而不是一种恒定状态,应把“它是”改为“它成为”;D.成分残缺;“因为……使得”,滥用介词导致“使得”缺主语,可改为“正是音量小”。故答案只有选C。
  其实,稍一用心,我们就能发现,病句题设置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含有和划线句相同的错误信息,认真的同学一眼就能识破。剩下的二选一,就得认真比对了。当然,这样判断选择的前提必须是准确诊断划线句的“病症”。因而,划线句语病的确诊至关重要。
  研究两年全国卷的人,不难发现:语运题在病句选项设置上有“稽”可循——它可助考生快速缩小范围,准确锁定目标,使正确答案呈现出来。这里不防以2019年全国卷Ⅰ19题,2019年全国卷Ⅱ19题为例:
  2019年全国卷Ⅰ19题,划线句的错误出现在“正因为”、“使得它是……”,而答案选项的A、B、D选项中分别含有这两个错误信息,正确答案非C莫属。
  2019年卷Ⅱ第19题,划线句的错误出在了“能否”、“并行不悖”,而选项B、C、D中恰好分别包含了这两个错误信息,答案选A显而易见。
  鉴于以上分析,针对复习备考的老师和学生,本人就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运题17-19题,即“成语·病句·衔接”题,提出以下复习备考思路和做法,以抛砖引玉,以便大方之家察纳指正。
  一、文本阅读,当加强阅读内容范围的拓展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积极适应各类文本的阅读,以开阔视野,快速而准确的理解文意,进而为高效作答扫清障碍。为此,需先走好以下两步:
  1.充分利用语文课学生课前分享的时间,积极引导,精心组织,有意识的让学生了解时事政治,历史文化,科技创新,军事、医疗、经济等广泛领域的知识信息等,使学生积极适应各类文本阅读,既开阔视野,增加见识,又活跃课堂,缓解疲劳,更能有效的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示例典型文段,使学生既适应文本,注意语义、语法及行文逻辑特点,又潜移默化地扩大知识内容范围,强化文本意识。
  3.间或穿插该类“三合一组合拳”的实弹热身,限时完成,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性的指导纠正,以不断提升备考学生的正答率。
  二、正确使用词语专题复习,当重点突出近义词语(成语),可在传统近义词语(成语)复习基础上,侧重以下几点:
  1.加强学生对近义词语(成语)的记忆积累,对意义区分熟记于心,并间或穿插训练,查漏补缺,强化巩固。
  2.仍不放松对近年来高考热点词语(成语)的积累与巩固,特别注重多义、近义词语(成语)之相对生僻的义项,响鼓重锤,夯实记忆。
  三、语句衔接,见于该题与补写句子题有许多相通之处,可结合补写专题训练,拟做以下尝试:
  1.突出文本(段)意识,强化学生对文段内容及结构的全面认知,增强其对文段内容的整体性理解,为正确筛选信息做好扫雷准备。
  2.强化句子结构、文本结构的引导和分析,使学生在备考训练过程中积极适应各类文本,厘清行文逻辑,准确理解内容含义,以期在选项甄别时能更多地在章法结构、前后文句结构特点的暗示下,精准做答。
  3.对于特别相似的选项句子,要反复比对,并将它带进文段里多读几遍,正确的选项就会浮出水面。
  毋庸讳言,这道“三合一组合拳”里,衔接难度最大。括号前后,文句内容跨度较大,句式特点隐晦暧昧,只有结合整体文意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找到破解之法。所以以上三点做法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四、病句选择,针对08年以来由辨析向修改的转变,备考时要在立足于病句类型解析的基础上,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指导和补救:
  1.补救语法和逻辑知識。语法突出句子结构,尤其是句子成分划分;逻辑突出概念间的关系、逻辑推理。确保学生对汉语语句的规范表达,进而提高辨析能力。
  2.培养学生开口朗读规范典雅文本的习惯,既积累知识,又提升语感水平,使学生练就一双辨识文句的“火眼金睛”。
  3.注重高三学生语感能力的激活、巩固与提高,提升其对文句的甄别能力。高三学生,频繁地考练,日夜不停地刷题,枯燥的专题讲解,使他们很少有机会动嘴记忆积累,所以突出语感培养和提升,必须认真落实。
  4.认真仔细审视划线句子,找出找准“病症”,圈划出错误信息,及时在设题选项里找对应症结,从容淘汰,精准答案选项就能即刻浮出水面。
  以上拙见,难登大雅,恳望大方之家斧正!
  参考文献
  [1]2018·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Ι卷Ⅱ卷Ш.
  [2]2019·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Ι卷Ⅱ卷Ш.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生普遍认为几何知识难学,任课教师也认为是难教的一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倘若稍有不注意,就会导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丧失学习几何的兴趣和信心,相反,如果教师处理得当,不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几何学科;题目进行断句;图形进行分解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9)17-
期刊
【摘 要】尽管新一轮的课改即将开始,但是高中数学定理课的教学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轻生成、轻证明、轻拓展延伸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定理课的教学进行规范化的研究,更有必要对其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实践性研究,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效果。  【关键词】定理;核心素养;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
期刊
【摘 要】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过程乃至师生关系都需要发生变化,做出相应的调适,以便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对老师是敬畏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充分利用课堂,注重师生感情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教具,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兴趣,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交际;日常用语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 要】部编版小学语文识字目标中,识字教学占据首当其冲重要位置。基于教学对象处于幼衔小阶段,在大量识字的标准上,需要在课堂进行趣味且简显易懂又灵活的引导,对新授字发现规律,归纳特点,学生进而在教学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识字能力。本文以《日月水火》一课为例,分别细致对趣味识字,拼读识字、字理识字等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部编版;识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传统依靠存贷款业务盈利的运营模式已难以维系,绿色信贷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业务的主体。本文基于绿色金融背景下,简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业务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商业银行;绿色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52-01  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59-01  感谢领导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今天所说的是“勿以事小也为之”。  我担仼班主任工作生涯三十余载,深知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灵魂师,是学生的主心骨和方向,是家校互动的桥梁。班主任工作是个无底洞,可谓是“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从
期刊
【摘 要】对于研学旅行,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共识:它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向自然、生活和社会领域延伸与扩大,让真正的文化与文明结合到我们的生活。在研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充分提高。我们学校五年级师生依据任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内容和要求,开展了“新新知知游碑林”的博物馆研学实践课程。这次研学我们分为“研学前课”“外出研学”“反思小结”“自主拓展”四个板块。
期刊
【摘 要】时间过得如此快——转眼间,我已经上班十四年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让我感动,从中我学会了写教学日记,积极听课,坚持阅读;新教育实践者朱永新写的一些教育随笔和阅读体会也深得我心。正是这些人感动并激励着我,使我能够获得持续的来自课堂、来自学生的幸福感。从最简单的教书育人做起,立志改变自己,不再浑浑噩噩,虚度光阴。首先,备课,备课,再备课;其次,端掉心里的架子,真正走进学生;最后,与
期刊
【摘 要】教育需要爱,学生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线。尊重、信任学生是关爱学生的关键;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是关爱的途径。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贴心人、知心者,让爱成为教育的润滑剂、粘合剂、催化剂。  【關键词】尊重;信任;师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80-01  从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90-01  栀子花还在飘香,校园还有琅琅书声,而我也终于实现了自己唠叨已久的愿望——彻底解放了!我带了两年的孩子毕业了!当路过熟悉的教室又习惯性的往里看时,曾经吵杂的声音,曾经跳动的身影,那些熟悉的镜头,那个熟悉的讲台,如今已是寂寞一片。我真的解放了吗?我真的已把一切都丢掉了吗?  当毕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