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发展观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han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紧紧扣住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符合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观,强调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目标,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以就业为导向”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尤其是课程设计的全过程。文章通过对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四个要素的分析,指出职业教育课程要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协调,与学生的生涯发展相协调,与区域的职业院校的发展相协调。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教育 课程论
  [作者简介]臧其林(1968— ),男,江苏宿迁人,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公共管理、职业教育。(江苏 苏州 215104)范伟(1987— ),女,江苏徐州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上海 200062)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015—03
  2002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明确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对近十年来的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4年教育部颁发《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又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改革;近期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明确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历经十年政策发展,已经深入人心。那么,“以就业为导向”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吗?“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又包含哪些基本要素呢?笔者将结合办学实际作出分析和总结。
  一、“以就业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观
  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技能则是解决生计问题的必备法宝。具备技能,才能顺利地就业,职业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帮助人们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其次,在稳定就业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寻求职业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能力,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力求创造卓越的成绩,并着手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设计。当然,最高层次的发展是将对社会的贡献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热爱自己的事业,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所说,职业教育的作用在于“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而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就业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当然,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并不一定是为了“有业”,但在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内,“以就业为导向”符合人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与人本教育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二)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并不否认人的素质的提升
  职业教育除了具有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整个社会劳动者素质得到提高和社会人才结构得到优化的社会功能外,还有其自身的教育功能。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其本身也有着教育的特性,也承担了提升学生素质的任务。这种素质的提升不是孤立的,它最终要通过培养真正的职业人体现出来。职业人通过高质量的劳动行为、提供高质量的劳动产品和服务展现其优越的素质。随着我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产品的流动性不断增强,跨领域的服务不断增加,这种素质甚至直接代表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因此,职业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准备教育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对国民素质的一种有力提升。
  (三)“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目标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将何去何从”这一问题引来各方争议,一部分观点认为职业教育应当继续坚持其自身发展的独特性,继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职业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弱化其专业性。笔者认为,“以就业为导向”有力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同时也并不影响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和途径有效实现对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其他素质的综合提升。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文化课的比重,文化课可以帮助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的开展,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重要作用,营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独特的发展风格。学校的实训中心要按职业工作环境设计和建设,让学生和教师在校园、教学和实训场所,从与实际生产、服务完全接轨的设备和工作环境以及管理教学的理念和工作过程中,充分感受真实的职业工作场景,为他们营造一定的企业文化氛围。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中,既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掌握,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顾客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安全生产意识等。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观要素分析
  (一)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的独特性决定了专业设置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就业为导向”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原则,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动力。这就决定了专业设置必须紧跟市场的需求,紧跟企业的用人需要,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适销对路,满足市场需要。专业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就业渠道是否畅通,从而间接地影响了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充分发挥院校自身的专业优势与资源优势。扬长避短是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策略,充分发挥自身多年来积累的影响力和成绩,充分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优质的人才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与青睐,从而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第二,专业方向必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职业教育之所以被称为与经济社会发展最接近的教育,就在于其专业设置与市场人才需求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职业院校应在市场分析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社会职业分工,对实用人才进行科学的分类培养,这样才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专业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需求的流向保持一致,才能有效实现毕业生由学校向社会的顺利过渡。   (二)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复杂过程,项目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已经获得职业教育界的普遍认可。所谓的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打破了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建立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新课程模式。项目课程最为突出的优势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围绕孤立任务所进行的项目设计显然无法达到这一目标。事实上,只要能使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工作任务、知识和技能得以明确学习,完全可以对项目进行开放性设计,而不必拘泥于某一个工作任务或某一种形式。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实施职教课程的手段与方法,没有有效的教学过程,课程设置得再完美,终究还是蓝图规划。具体来说,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课程特点灵活地实施教学,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按照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条件实施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让每位学生都按照个性特点掌握知识、掌握技能,树立高尚的态度,提高综合素质;强调教学效果,对目前流行的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进行创新和完善;创设企业情景化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和远程网络资源共享式教学。建立网络式教学公共资料平台,把教师的教案、实训教学操作指南、教学文献资料、教师授课的影像资料等内容都放到平台上,供学生自主查阅和学习,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最能体现“就业导向”的理念,应到企业一线上课,到企业一线实训实习,增加实训实习的课时,以提高能力为宗旨,开展教学。只有通过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把各项教学活动落到实处,才能使“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课程在学生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笔者所在的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景化教学的环节,即在原来传统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顶岗实习中加上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的实景化教学环节。学生在完成仿真实训教学后到学校对外营业的教学饭店见习一个月,每名学生都有一个体现见习综合情况的综合档案包,一个月结束后由教授饭店各个模块的教师对学生档案进行会诊,分析学生情况,再次开展提优补差式教学,让学生最后一阶段顶岗实习更加顺利,大大缩短岗位适应时间。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又是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准确有效的评价既可以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又能够为未来的课程设计提供改进的依据。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最初的评价体系是从普通教育中移植而来的,这种机械的移植难免导致“水土不服”的困局。普通教育相对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课程特点,无法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职业教育固有的要求。因此,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评价应该是多元综合的,在形式上要做到灵活多样,采用多种形式、多种场合、多重要求的方法,突破单纯用分数表达的情况;内容上则应以专业技能为主,以综合能力为主,同时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施展个性特点的空间。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考核评价必然是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学习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客观模式,从领导到教师、从管理到教学的全方位模式。每次考核评价都是对学校整个专业课程设置的反映,都必须认真对待,做到全面、正确、客观。随着职教课程的不断发展,可以将企业、行业的专家等引入课程评价体系中来,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及真实性。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协调机制
  (一)职教课程应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协调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课程必须适应和满足当前企业的人才需求,这对课程设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岗位及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等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而市场经济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研究和把握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努力寻求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建设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随着各项生产技术周期的缩短,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保证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努力缩短学生综合素质与企业需求的差距。近年来有关职业教育的国家级重要文件中明确提出课程教材要与职业标准相衔接,这对推进课程教材向实用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实践操作中职业教育工作者们千万不能教条地衔接,因为职业标准并不完全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发展同步,有的职业标准形成以后多年没有修订和完善,滞后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要由教育专家、教师和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完成,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计划可根据企业发展所需和学生的特点来灵活制订。企业专家的参与,让课程设置与企业的现实岗位标准和要求相一致,教师的参与往往可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二)职教课程应与学生的生涯发展相协调
  “以就业为导向”并非以一次就业为最终目的,因此,职教课程应为学生职业生涯的长久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发展已经成为职教界关注的话题之一,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这一点上尤为突出,帮助学生更好地走上社会,拥有完整的生涯发展计划,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在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时不应将改革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和人本位对立起来,有机地结合是最好的选择。目前,许多地方的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都明确指出“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等。“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初次就业所需要的素质和技能上,更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即让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后,能够大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在与行业企业的互动合作过程中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笔者对所在区域内的高端酒店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调研,该行业的领导者们几乎是一个论调:学生的技能水平高低并不影响到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具备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学校在设计课程时更应该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方面的问题。
  (三)职教课程应与区域内职业院校的发展相协调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在一定区域内所有职业院校都得到实质性开展的话,有利于区域职业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就业导向型课程改革如何才能得到实质性开展,最好的办法是区域内的所有职业院校建立专业横向联动机制,优质职业院校牵头,强弱结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区域内各个专业通行性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各院校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方案,形成适合自己的课程标准。这样做有利于推动区域内职业教育整体得到快速发展,而且也有现实的经验可以汲取。例如,江苏省早在2003年就建立了庞大的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旗下42所分院和29个办学点又建立了100多个横向的专业协作委员会,每个专业协作委员会都会选择一所专业实力比较雄厚的职业学校牵头横向联系全省同类职业学校开展课程系列改革。通过几年的实践,苏南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已渐渐渗透到苏北相对落后的职业学校中,带动了苏北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全省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进而整体满足了江苏全省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强烈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志宏,王伟,李津石.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改革推动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3]张健.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革[J].职教通讯,2006(3).
  [4]卢玉珑,卢建宁.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9).
  [5]喻忠恩,林幸福.本土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职教通讯,2011(13).
  [6]王艳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5(3).
  [7]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及理性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6(18).
  [8]丁锡民.浅析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EB\OL].http://www.edu.cn/2005
  0531/3139123.shtml,2005—05—31.
其他文献
The silvicultur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easures were employed respectively to control the larva ofKumasia kumaso (Sugi) of Acidosasa edulis. :The silvicultu
[摘要]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尤显重要。文章以松原职业技术学院的德育工作为例,阐述了该院通过抓“评价”、抓“网络”、抓“建设”、抓“科研”、抓“龙头”,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展德育工作,提高了该院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职业院校 思想政治工作 德育 网络 科研  [作者简介]崔月娟(1970-),女,吉林大安人,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吉林 
锈色粒肩天牛是我国森林植物检疫一类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幼虫蛀入木质部后,一切防治手段较难奏效,准确掌握卵期预报是防治成败的关键。通过1997~1999年恒温、变温饲养测定,2种方法统计计算,卵
暑期,人们又像朝圣似的涌向天南地北的游览景点度假,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一件事,它让我再次定夺“快乐”的含义。
本文报道了中国西南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竹亚科3个新种、2个新变形。
[摘要]3G时代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高校辅导员应充分运用手机媒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紧跟时代前沿,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工作方法,以“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为理念,充分利用校园手机报、手机微博、手机IM、手机SNS开展对大学生的各项教育、管理、引导和服务等工作,进一步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效,以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和高校全面健
研究了用肉碱乙酰基转移酶、5.5’-二硫-2-硝基苯甲酸(DNTB)测定微生物中L-肉碱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精确,重理性好等特点,适用于测定微生物中L-肉碱的含量。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一大主要自然灾害,采用生物防火可以有效地控制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本文对广西大桂山区的木荷、火力楠、杨梅等10种常绿阔叶树种和杉木、马尾松两种针叶树
[摘要]職业学校毕业生获得的证书,名为双证,实为单证。文化课教学不被重视、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是学历证书含金量较低的原因。过于强调技能训练、职业教育特色,高估职业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能力,混淆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不能准确理解“服务宗旨、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内涵,是文化课教学不被重视的原因。基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双重性质、职业学校教学的双重任务、获取双证书的教育目标,职业学校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学时比例大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