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需要赏识,赏识成就教育。赏识引导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我们以赞赏的目光来看待他们;以宽广的胸怀,谦谦的雅量,发现学生的长处,肯定其进步,使其获得成功的享受。
【关键词】情感;宽容;赏识教育;德育
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即指赏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每一个老师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也都抱以宽容和赞赏的态度,那么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因此,教师要善于拿起赏识这把“金钥匙”,懂得赏识学生。
一、用赏识,树形象,建真情
赏识教育就是爱的教育。陶行知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學生。”只有一个对学生充满了爱的教师,才能真正去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给予赏识,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功的希望之火。
(一)加强沟通,尊重学生
在对话中师生是平等的、互为主体的关系,只有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使学生真正地感到老师是可亲可敬、平等待人的,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才会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教育不要违背人的天性,教师既要把学生当成孩子,也要把自己当成孩子,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体现了对学生生命唤醒与赏识;体现了人格平等上灵魂的交融;体现了用心灵感动心灵,用信心点燃信心,用希望托起希望。
2、真诚微笑,关爱学生
教学中运用微笑,能使你的教育犹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老师们,不管你的心情是失落还是愉快,当你面对学生的时候,请别忘了流露出你真诚的微笑,因为微笑是教师最美的语言!所以教师要用微笑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微笑去安慰学生、鼓励学生、吸引学生。
3、营造氛围,宽容学生
赏识,需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源于善良和宽容。善良与宽容,就是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熏陶、诱导、影响学生,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选择、自我进步。当学生出现过失,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们应保持宽容的心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诚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克服困难。
二、借赏识,树自信,促热情
赏识,能使学生找回自信;赏识,能唤起学生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和不断进取的勇气与精神。教师和蔼可亲、激励向上的语言,能使忧虑变得坚定、恐慌变得平静、犹豫变成主见、自私变得互助、怯懦变得勇敢、自卑变得自信,综合起来就是“我能行”的力量与信心。这会使学生的心理不断健康成长,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主流。
三、以赏识,挖潜力,调激情
赏识,需要表扬学生。日本儿童教育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经常受到表扬与很少受到表扬其成功率前者比后者大5倍。让人觉醒,把蕴藏在人身上的巨大潜能调动并发挥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像伯乐识千里马那样发现人才,赏识人才。教学中,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因为赏识能扬起学生创新的风帆。赏识,优化了学生在集体中的角色地位,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赏识犹如阳光雨露滋养万物生长;赏识,就是成功的翅膀。
当然,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对智慧作出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赏识不是诀词满口的鄙俗奉承,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接纳。
参 考 文 献
[1]韩登亮.赏识教育的实践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5(14).
[2]张学峰;骆高远.中小学实施赏识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7).
[3]纪晓旭.赏识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其解决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0(04).
【关键词】情感;宽容;赏识教育;德育
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即指赏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每一个老师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也都抱以宽容和赞赏的态度,那么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因此,教师要善于拿起赏识这把“金钥匙”,懂得赏识学生。
一、用赏识,树形象,建真情
赏识教育就是爱的教育。陶行知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學生。”只有一个对学生充满了爱的教师,才能真正去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给予赏识,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功的希望之火。
(一)加强沟通,尊重学生
在对话中师生是平等的、互为主体的关系,只有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使学生真正地感到老师是可亲可敬、平等待人的,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才会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教育不要违背人的天性,教师既要把学生当成孩子,也要把自己当成孩子,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体现了对学生生命唤醒与赏识;体现了人格平等上灵魂的交融;体现了用心灵感动心灵,用信心点燃信心,用希望托起希望。
2、真诚微笑,关爱学生
教学中运用微笑,能使你的教育犹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老师们,不管你的心情是失落还是愉快,当你面对学生的时候,请别忘了流露出你真诚的微笑,因为微笑是教师最美的语言!所以教师要用微笑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微笑去安慰学生、鼓励学生、吸引学生。
3、营造氛围,宽容学生
赏识,需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源于善良和宽容。善良与宽容,就是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熏陶、诱导、影响学生,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选择、自我进步。当学生出现过失,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们应保持宽容的心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诚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克服困难。
二、借赏识,树自信,促热情
赏识,能使学生找回自信;赏识,能唤起学生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和不断进取的勇气与精神。教师和蔼可亲、激励向上的语言,能使忧虑变得坚定、恐慌变得平静、犹豫变成主见、自私变得互助、怯懦变得勇敢、自卑变得自信,综合起来就是“我能行”的力量与信心。这会使学生的心理不断健康成长,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主流。
三、以赏识,挖潜力,调激情
赏识,需要表扬学生。日本儿童教育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经常受到表扬与很少受到表扬其成功率前者比后者大5倍。让人觉醒,把蕴藏在人身上的巨大潜能调动并发挥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像伯乐识千里马那样发现人才,赏识人才。教学中,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因为赏识能扬起学生创新的风帆。赏识,优化了学生在集体中的角色地位,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赏识犹如阳光雨露滋养万物生长;赏识,就是成功的翅膀。
当然,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对智慧作出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赏识不是诀词满口的鄙俗奉承,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接纳。
参 考 文 献
[1]韩登亮.赏识教育的实践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5(14).
[2]张学峰;骆高远.中小学实施赏识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7).
[3]纪晓旭.赏识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其解决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