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赏识教育”彰显教育功效

来源 :课堂内外·教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需要赏识,赏识成就教育。赏识引导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我们以赞赏的目光来看待他们;以宽广的胸怀,谦谦的雅量,发现学生的长处,肯定其进步,使其获得成功的享受。
  【关键词】情感;宽容;赏识教育;德育
  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即指赏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每一个老师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也都抱以宽容和赞赏的态度,那么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因此,教师要善于拿起赏识这把“金钥匙”,懂得赏识学生。
  一、用赏识,树形象,建真情
  赏识教育就是爱的教育。陶行知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學生。”只有一个对学生充满了爱的教师,才能真正去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给予赏识,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功的希望之火。
  (一)加强沟通,尊重学生
  在对话中师生是平等的、互为主体的关系,只有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使学生真正地感到老师是可亲可敬、平等待人的,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才会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教育不要违背人的天性,教师既要把学生当成孩子,也要把自己当成孩子,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体现了对学生生命唤醒与赏识;体现了人格平等上灵魂的交融;体现了用心灵感动心灵,用信心点燃信心,用希望托起希望。
  2、真诚微笑,关爱学生
  教学中运用微笑,能使你的教育犹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老师们,不管你的心情是失落还是愉快,当你面对学生的时候,请别忘了流露出你真诚的微笑,因为微笑是教师最美的语言!所以教师要用微笑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微笑去安慰学生、鼓励学生、吸引学生。
  3、营造氛围,宽容学生
  赏识,需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源于善良和宽容。善良与宽容,就是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熏陶、诱导、影响学生,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选择、自我进步。当学生出现过失,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们应保持宽容的心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诚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克服困难。
  二、借赏识,树自信,促热情
  赏识,能使学生找回自信;赏识,能唤起学生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和不断进取的勇气与精神。教师和蔼可亲、激励向上的语言,能使忧虑变得坚定、恐慌变得平静、犹豫变成主见、自私变得互助、怯懦变得勇敢、自卑变得自信,综合起来就是“我能行”的力量与信心。这会使学生的心理不断健康成长,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主流。
  三、以赏识,挖潜力,调激情
  赏识,需要表扬学生。日本儿童教育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经常受到表扬与很少受到表扬其成功率前者比后者大5倍。让人觉醒,把蕴藏在人身上的巨大潜能调动并发挥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像伯乐识千里马那样发现人才,赏识人才。教学中,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因为赏识能扬起学生创新的风帆。赏识,优化了学生在集体中的角色地位,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赏识犹如阳光雨露滋养万物生长;赏识,就是成功的翅膀。
  当然,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对智慧作出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赏识不是诀词满口的鄙俗奉承,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接纳。
  参 考 文 献
  [1]韩登亮.赏识教育的实践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5(14).
  [2]张学峰;骆高远.中小学实施赏识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7).
  [3]纪晓旭.赏识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其解决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0(04).
其他文献
【摘要】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小学从2007年以来,确立了“探索阳光教育、打造阳光校园、培养新时代的阳光少年”的办学目标,现从“携手阳光理念,积淀阳光文化;构建阳光机制,实行阳光管理;研修阳光培训,塑造阳光教师;实施阳光教育,培育阳光人才”四个方面诠释学校的“阳光教育”。  【关键词】阳光教育;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办学  2007年,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小学大胆提出了“阳光每一天”的办学理念,不断积淀“
【摘要】只有把“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队伍建设的目标,引导教师“师德水平、业务能力、良好心理、境界追求”四轮驱动,才能使教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关键词】专业成长;教师;师德;培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培养出的学生质量的优劣,其决定因素之一是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高尚师德——教师成长的保证  高尚的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船舵”,坚
【摘要】实施和谐德育,一是转变观念,让学生的心灵有所归依;二是做靓细节,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三是建立多元的人才培养观,对促进学生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人才培养;德育;生本;中职  一、多元的人才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潜力,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让潜能变成现实,让每个学生成才。作为学生对自己也应有一個清醒的认
【摘要】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想努力学习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满激情,善于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视野,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关键词】激情;兴趣;幽默;语言  怎样构建一堂充满激情的课堂呢?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视野,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一、热爱学生  教师要热情面对
【摘要】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借助教师或同伴的帮助来解决问题,技能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效率也将得到相应提高。  【关键词】任务驱动;主动;互动;生本;信息技术  网络知识纷繁多彩,网络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媒体,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教授学生知识显得至关重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是由教师直接讲解教学内容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实质是还课堂于学生。但时,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也还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  一是小组合作时机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耳听内容,更用心“听”情感”,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保持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真诚、一份耐心地倾听,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让学生真正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关键词】互动;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生本  倾听是一种等待,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谦虚谨慎的姿态,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通往内心深处的是耳朵,专心聆听并适当回应,对别人是一种很大的鼓舞”。对
【摘要】课堂是教师进行教育、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使学生愉快而有效地学习,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家园。  【关键词】兴趣;课堂;方法;生本;成长  一、让课堂更温馨  课堂教学中,你如果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了学生主动地参与,那么这堂课就有了成功的保障。课前两、三分钟,我就到教室里与学生交谈,或者唱一支短小的歌调节情绪以进入角色;课堂上,则更多地关注从学生那里反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