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
  方法: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神级内科就诊的重症患者98例,临床施以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方式采用常规护理及肠内营养护理和心理护理结合。
  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甲状腺素蛋白,白蛋白及机体的免疫力均有好转。
  结论: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施以肠内营养护理,可有效视为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 危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 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33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206-01
  神经内科的重症患者由于长期服药经常会出现意识障碍,不思饮食或无法控制饮食,吞食费劲儿等情况,使得病人的营养摄入非常困难,患者的饮食情况不理想,机体长期的处于营养不良的条件下,患者的免疫功能也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生急性低蛋白血症、脑梗死、脑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因此临床上对病人加以合理的营养支持,已成为了脏器功能的支持与治疗的重要因素。其中肠内营养因具有安全高效、简便经济,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加强患者的康复效果,从而减少住院时间,也可以使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等诸多优点被应用于神经内科的危重患者[1]
  结合长期日常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对神经内科的重症患者临床上应用肠内营养护理是非常的重要的一个工作。本文选取98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肠内营养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神级内科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吞咽困难,均是由其脑部损伤所导致。其中包括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12例病毒性脑膜炎,34例脑梗死和42例脑出血。
  1.2 方法。
  1.2.1 肠内营养支持。98例患者在入院治疗3天后开始使用肠内营养制剂(购于华瑞制药有限公司),对其施与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放置鼻胃管进行鼻饲,于上午9点开始滴注,由低到高增加滴注流量,最终控制在1000-1500ml/d,滴注持续4小时。滴注过程中,如果患者误吸或返流,马上暂停鼻饲的同时还要进行胃肠的减压,将聚积在胃肠道内的液体和气体吸出,在胃肠减压完成后继续鼻饲,要从每小时50ml的速度开始,缓慢增加滴注速度 [2]。
  本研究对98例患者均进行了为期15天的肠内营养支持。
  1.2.2 护理措施。
  1.2.2.1 常规护理。根据不同实际情况的患者,护理人员也需制定和实施不同的营养方案,准确记录鼻饲时液体的进出量,护理人员还要详细检查患者的电解质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时刻观测患者的脉搏和血压。患者在进行鼻饲时,为避免患者发生呕吐,返流等情况,须将床头抬高30° -40°。为避免发生口腔感染,还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3]
  1.2.2.2 肠内营养护理。
  (1)输液过程的护理: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输注营养液的速度,速度要先慢后快,输液最开始时一般保持在每小时50ml,最后基本保持在1200-1300ml/d。鼻饲营养液的浓度也要由低到高缓慢加大,起始浓度设定为10%,最后稳定在25%。护理人员要每天更换输注营养液的管道,保持管道的清洁,特别注意管道的接头处要保持无菌[4]
  (2)导管的使用与清洁:熟练的掌握不同种喂养管的性质是对护理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在护理期间,要定时检查导管的通畅性。为了避免管道发生堵塞,每次用完导管后都要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若管道发生堵塞,且生理盐水无法疏通,可采用35℃-45℃的温水进行冲洗或直接更换管道。
  (3)并发症的护理:在对神经内科的重症患者在进行肠内营养时,护理人员要对各类并发症如代谢类、感染类、胃肠道类的护理方法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5],以保证患者能够顺利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6]
  1.2.2.3 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在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心理辅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与患者和患者家属沟通是配合完成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铺垫工作,要尽量详细的向他们介绍肠内营养的实施方法[7],对患者紧张心理进行舒缓工作,取得患者和家属发自内心的理解,使其乐于配合护理人员完成实施过程。要帮助患者勇敢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多和患者聊天,帮助其平稳情绪,主动的配合医生进一步治疗。
  2 评价指标
  在完成治疗后的第二天早上空腹采血,检测患者的白蛋白,甲状腺素蛋白和转铁蛋白的含量;测定患者免疫的功能,包括CD3、CD4等,方法为放射免疫分析法。记录治愈情况及是否出现并发症。
  3 结果
  在对98例患者的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的白蛋白,甲状腺素蛋白和转铁蛋白及机体免疫力都出现好转。其中出现2例死亡,2例胃肠道并发症,4例发生代谢性并发症,16例感染性并发症。
  4 结语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在实施常规内科治疗同时也应给予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缩短治愈时间。对神经内科的危重症患者施以肠内营养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患者的死亡的风险,得到的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因此很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靳雁,郭小花,袁娟,等.持续质量改进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945-1946
  [2]刘维,陈萌,南菁.肠内营养管在营养治疗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36-137
  [3]陶鲭羽,杨艳,谭萍.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200例护理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13-114.2
  [4]张咏梅,张润军,王润萍.肠内营养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2):1385-1386
  [5]梁丽霞,莫丽君,陈玉霞.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时机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0):38-39
  [6]马俊萍,吕欢,李娜.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引起返流误吸风险的对比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451-145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方法: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选取我院辖区内54例高血压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1组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2组作为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教育后的疾病控制水平、疾病知晓率等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1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良好者为7例,血压控制水平尚可为11例,血压控制水平差的患者为9例。2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良好者为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从而明显降低哮喘的急性发作及住院率。  方法:现通过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9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  结果:9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有74例得到临床控制(82%),显效12例(13.3%),好转3例(3.3%),1例(1.1%)重症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门诊输液患者应用全程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200例门诊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管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知识掌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结果:观察组平均满意率为98%,对照组为82.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特点及临床护理。  方法:选取60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依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  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结论:在临床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产生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内科 老年患者 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327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面对医院泌尿外科护理工作的新形势与新要求,有必要将人性化护理引入其中,切实的从患者角度着想,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优质的服务;使患者及其家属始终保持一种温暖、舒畅心态,不但能使患者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保证良好临床治疗效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较为紧张、激烈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泌尿外科 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32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措施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8例行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研究对象,并对其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总结。  结果:本组9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其中3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及液化现象,1例患者发生切口裂开现象,经针对性治疗后患者均痊愈。术后仅1例患者因急性肾衰竭死亡,其余9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的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治疗状态,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进行心理调查,制定以中医为特色的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  结果:通过与患者沟通和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及药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结论:我院所采用的以中医为特色的老年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护理,可
期刊
摘要: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肺癌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34例,男 27例,女7例,平均年龄59.5±4.3岁,均为择期手术,术后病理显示鳞癌21例,腺癌9例,小细胞肺癌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7例。收集患者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空腹血糖6.8~16.6mol/L,既往已知糖尿病29例,术前检查时发现5例。手术切除率100%,均痊愈出院。  关键词:个性化优质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风病人褥疮好发阶段的护理。  方法:选取我院近10年收治的48例中风患者进行规律的皮肤护理,发现在中风的特殊时期,如创伤后营养状况下降或在接受特殊治疗后,更容易发生褥疮。  结果:对48例病人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程度,采取不同的护理重点,经过近两个月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收效很好。  结论:中风病人褥疮好发阶段的护理效果理想,护理工作对于中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风
期刊
摘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具有一定危险[1]。男性多于女性,老年人患病率高,病情逐渐发展可出现肺高压、肺心病、呼吸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333  【中图分类号】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