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治理亟待加强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wen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与时俱进加强社会治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治理亦不例外。《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3.1%。为了营造安全绿色的未成年入网络环境,2020年8月25日,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央网信办等六部门印发《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入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整治。这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也为当前和今后推进未成年入网络环境治理提供了行动指南。
  2020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引发了云端教學的热潮。随着互联网技术对教育领域的持续渗透,未成年入网络环境治理需要找准着力点,回应未成年入网上学习与学校课堂教育深度融合的现实需求,从源头上解决已暴露或潜伏的未成年入网络使用娱乐化、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诈骗甚至网络暴力等突出问题。
  抓好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治理,一是要进行整体规划,建立长效机制。要着眼于未成年人的未来发展,力戒短期效应,将网络环境治理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使之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构建净化网络环境的长效机制。二是要科学设计,有序推进。治理网络环境要从源头抓起,特别是要重视学龄前儿童的网络教育与管理,引导孩子从接触网络之初就养成良好习惯。此外,针对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及自控力差的心理特点,将网络信息甄别、网络操作技能、自我保护观念、网络自律意识、信息免疫、文明上网等能力的培养作为提升未成年入网络素养的必修课,有步骤、有计划地层层推进、螺旋上升。三是要多方联动,打造网络环境共治体系。强化沟通协作,完善家庭、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等多部门齐抓共管的网络治理体系。四是要建立网络环境的法律和法规,完善未成年入网络保护机制。要专门出台保护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的法律法规,加大未成年人上网保护技术的研发力度,屏蔽、过滤网络垃圾信息或有害信息,坚决打击并取缔侵害未成年人安全和权益的违法违规的网站平台。五是要推陈出新,加强治理改革的创新力度。作为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的新生一代,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治理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问题,因而不能迷恋既有经验,要不断分析变化的实际情况,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打破思维定式,将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治理推向新的发展境界。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王局长,您好!很高兴有机会采访您!山东作为教育大省,其教育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作为山东省府,济南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近些年做了哪些改革和探索?还面临着哪些问题?  王品木:您好!很高兴接受《中国德育》的采访。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深刻而复杂,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形势和新任务。比方说,当下社会思想文化交锋比较频繁,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学生群体特点和个性
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一直秉承“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念,以“润泽日新”品牌为依托,构建“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方式,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核心”的主体德育路径。“润泽日新”来自《新书·道德说》“目清而润泽若濡,无毳秽杂焉,故能见也”和《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润泽日新”强调过程和体验,通过有效德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引导学生在润物无声的良好氛围中快乐健康成长
摘要 安全是学生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安全教育是保障学生安全的必要手段。从韧性理论视角可将韧性融于安全教育的内容与路径之中,重视学生安全素养培养,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并习得和规范学生安全行为。同时,安全教育不能只靠课程教材传授,还需要通过多媒体以及安全演练等多元方式提升安全教育效率,从物理和生态系统韧性角度出发,巩固学校及社会安全硬件设施,构建全社会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安全教育路径。  关键词
摘 要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社会情感理论的研究为基础,社会参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程德育评价量表开发坚持科学性、过程性、一致性的原则,强调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情感”,从关注素养“内容”转向关注素养“行为”,以期为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德育评价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社会参与;核心素养;课程德育;评价量表  作者简介支梅,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党委书
摘 要 中国的儿童不仅具有与世界话语体系中“儿童”这一概念所共有的属性,更具有扎根于这片土地所生发的中国特性。基于福柯的规训与治理视角,理解当代儿童多元身份的冲突与张力:既要对“过度治理”展开批判,找回“儿童”的主体性,又要思考如何通过作为一种艺术的治理,使兼具多元身份的儿童不会成为社会变迁的被动承受者,而是成为社会建设的主动参与者。通过对儿童多元身份的冲突与张力的分析,寻找儿童治理体系优化的可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无法去评判和监控学生在实践生活中的具体行为,但是却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去不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要求,应在教学实践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从具体操作路径来看,课堂始终是主战场和主阵地,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并从学生出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领学生在实践的潜移默化和日积月累中培养爱国意识,
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小学地处关公故事流传千年的伏虎山下,学校依托地域优势,努力讲好关公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将关公精神“忠信仁义智勇”作为校训,用关公精神鼓励和影响学生乐表现、善表现、勇表现、讲诚信、树正气,育人特色鲜明,育人效果良好。  一、独特的校园环境影响人  学校依托丰厚的地域历史文化底蕴,以关公精神“忠信仁义智勇”作为校训,学校校门、院墙、前操场地面、后操场围栏都镌刻着校训六个大字,古朴
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对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行了分析,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勾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贯彻大会精神,是当前教育领域的当务之急。《中国德育》特开设专栏,解读大会精神,探讨实践应对,为新时代教育发展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
最近,“垃圾分类”一词频上热搜榜。上海强制垃圾分类,让人们对垃圾分类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9%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对垃圾分类一知半解,95.8%的受访者期待了解垃圾分类知识,69.8%的受访者希望媒体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吕斌认为,进行垃圾分类教育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持之以恒。“我国地广
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对国家的宪法无比敬畏,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应自觉践行自己所处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应对公民的内涵充分了解,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并依法自觉履行相应义务等。然而,这些方方面面的公民意识,单靠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是无法培养的,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综合培养。为此,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全面开展学生小干部的民主竞选活动,让学生在严谨而神圣的民主选举中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