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不断档 脱贫人口稳致富

来源 :中国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1年,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找准“三个聚焦”,按照“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工作思路,坚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齐头并进”,力促贫困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防范脱贫人口返贫风险。
  聚焦岗位需求“稳就业”
  摸清劳动力和企业用工两个底数  先摸清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底数,再摸清企业招工需求底数,为就业双向对接做好基础工作。通过部门联合对接和深入企业调查,摸清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底数和企业用工底数,并与全国人社系统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认真比对、核实已经就业和需要就业人数。目前,全县脱贫劳动力和边缘易致贫劳动力6748人,已就业2574人,其中县内就业1207人,县外区内就业89人,区外就业473人。
  通过培训向企业定向推荐岗位技术人员  为使企业就业人员稳定,与平罗县工业园区(含宁夏精细化工基地、石嘴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各工业企业积极对接各类专业技能岗位需求,落实职业技能培训“三年提升行动”进行岗前培训,将摸底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贫困劳动力推荐到各企业就业,2021年举办岗前培训7期,定向就业化学分析工、电工、电焊工、炼钢工、装载机驾驶37人,实现贫困劳动力从就业技能弱、就业积极性差转变为技术熟练的现代企业工人。
  发布用工信息,积极引导劳动力季节性就业  将企业季节性用工信息通过招聘会、村民生服务中心和已经在企业就业的人员宣传提供给其他未就业劳动力,引导贫困人员转变就业观念,踊跃出门到企业务工,增加增收。协调工业企业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真正变“输血”为“造血”。截至目前,累计发布招聘信息11期,提供岗位5784个,帮助脱贫劳动力就业234人。
  搭建招聘平台,为劳动力就业添足动力  搭建1000平米信息化人力资源市场,架起乡镇、村、社区、企业用工需求桥梁,充分满足企业招聘需求,拓宽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实施就业援助专项行动、“春风行动”和下基层“三送”活动,举办招聘会10场,其中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4场,为贫困劳动力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提供岗位5335个,达成就业意向106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和边缘易致贫劳动力99人。
  聚焦扶贫载体“扩就业”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和扶贫车间,吸纳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联合乡镇积极开展电焊工、装载机驾驶、美容师、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面点师、保健按摩师、手工刺绣等培训班,截至目前培训16期799人,其中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188人。依托华泰农、天源復藏、红瑞丰、中青农业科技、红翔沙漠甜瓜合作社、宁夏新丝路等16家扶贫载体,累计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889人次。通过培训和发展产业使贫困劳动力掌握了1—2项种技术,将贫困劳动力逐步培育成长为现代职业农民。与乡镇协同着力打造精准扶贫车间,庙庙湖引进新丝陆服装厂,累计培训缝纫工350人,就地就业累计283人次,稳定就业78人。通伏乡建成稻艺草编加工扶贫车间,就近就业累计67人次,红瑞村引进台宏服装加工扶贫车间,已经技术培训90人次,通过专业技能培训,精准扶贫车间成为贫困留守妇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加強劳务派遣中介作用,扩大劳务输出就业面  加大全县劳务服务机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平罗县劳务服务机构带动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能力,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同时通过培训、监督、引导各类劳务机构充分发挥扩展就业、劳务输出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外出就业。目前,举办劳务服务机构培训班1期,培训110人,累计输出劳动力到周边省市就业940人次,为本县255家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推介劳动力在电力维修、通信维护、商业销售、餐饮业、建筑业、快递外卖、农业种植、水利施工等用工617人次。
  拓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互联网就业创业  联合商务局、科技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等电商管理和服务平台,整合互联网信息资源,将“互联网+创业”思维运用到就业扶贫工作中,举办创业培训班5期150人,提高学员互联网经商营销基本技能,带动电商稳定创业就业27人。其中:全力在三个生态移民村打造农村电商服务站9家,电商创业32人。
  优化创业载体,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开展“创业园区+创业担保贷款+创新服务”的三位一体帮扶模式,为贫困劳动力低成本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创建创业基地3个,均为区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入驻商户127家,其中扶贫创业基地1家,入驻商户48家,带动就业384人。
  聚焦政策落实“促就业”
  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  着力在农村开发保洁、绿化、管水、护林、护草、治安、护路、扶残助弱等公共服务岗位,加强对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兜底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2021年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80个,于5月份全部上岗,目前全县在岗乡村公益性岗位199个。
  落实失业保险和创业补贴政策  发挥失业保险保障贫困劳动力失业人员生活作用,依托“人社一体化”系统实现失业保险线上线下“畅通领、安全办”,为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失业人员及时发放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确保待遇应发尽发,应保尽保,截至目前,已为15名贫困劳动力发放失业保险金2.07元、失业补助金8.68万元。支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鼓励贫困劳动力创业者通过创业实现持续增收,已受理创业补贴14人,预计发放补贴14万元。
  全力推行“铁杆庄稼保”政策  鼓励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参保“铁杆庄稼保”,为其生命安全系上“安全绳”,全力做好联络服务、信息沟通、跟踪维权等服务保障工作,切实解决转移就业外出打工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全县“铁杆庄稼保”参保18136人,完成区级目标任务16800人的108%,其中贫困劳动力 607人。
其他文献
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已成为就业服务领域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研判就业形势的重要依据和制定和落实政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为稳步推进失业预警全国试点工作,掌握安徽省安庆市就业失业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安庆市重点从“样本的优化”“数据质量的提高”“监测结果的应用”三个方面夯实监测工作基础。根据安徽省人社廳部署,近期,安庆市对13家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情况、2个产业园区和60户重点企业招聘及人员流动情况、10个
期刊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理事长 宋晓梧:   新就业形态的  新特征与带来的新挑战  早在2011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了“非标准就业”的概念,指不同于标准就业的、更加灵活的就业形势,主要包括临时工、兼职、临时机构、分包、依赖性自营职业以及伪装的雇佣关系等。从生产活动组织、价值交换方式、劳动场所和劳动参与等方面来看,我国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就业形态具备显著的“非标准”特征。  新就业形态具备生产活动非正
期刊
自从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推动学史力行走深走实,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扎实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从指导培训、授课方式、服务体系三方面入手,更好地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者学习专业技能、熟悉创业政策、成功创办企业,助推全民创业更上新台阶。      加强“个性化”指导培训  针对各类青年创业人员,以如何“创办你的企业”(SYB)为重点,适时开展以培养创业愿望和提升创业能力
期刊
为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鼓励、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断浓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根据江西省人社厅等11部门《关于印发<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引领大学生就业创业。   近年来该区对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高度重视,及时启动,在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原则下,进一步发挥公共
期刊
金三月,银四月,又是一年一度求职高峰期。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为全面贯彻落实高新区人才招引工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2021年春招季,扎实做好2021年大学生招引工作,通过“线上+线下”不间断招聘,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来高新区就业。      “名校人才直通车”  活动如火如荼   3月10日,淄博高新区重点围绕“四强”产业筛选了包括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新恒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淄博绿能芯创电子
期刊
落实相关政策   支持企业稳定岗位   去年以来,集宁区人社部门积极主动和企业对接,全面掌握因“疫情”对企业稳定发展带来的困难和影响,有针对性的多措施、多渠道、全方位为企业“稳岗留工”提供服务:   去年以来,为17家符合条件的企业补贴社会保险金额608万元,为61家企业的5102人发放稳岗补贴252万元,共为183家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率232万元,共为25人发放失业补助金15.13万元,为1
期刊
洪湖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东南端,国土面积251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5万,农业人口54.4万,外出务工经商总量约20万。后疫情时代,洪湖同武汉一样涅槃重生。特别是推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作的特色和亮点纷呈,农民工等人员真正成为了洪湖水乡大地创新创业的主角,为洪湖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洪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新动力。   “五项保障”  筑牢返乡创业大舞台   组织保障 成立由市
期刊
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加需要高素质人才。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是重点就业人群,影响着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目前,大学生就业仍面临复杂问题。一是毕业生规模正在不断增加;二是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三是经济结构快速调整与新就业形态带来的双重就业压力。因此,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是着力解决毕业生就业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关键。   政府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加快改善基层就业环
期刊
今年以来,广西来宾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稳岗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根据新形势下脱贫人口就业需求及企业用工实际,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精准防贫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探索出“零工车间就业”+“共享用工”的新模式,促进企业满产达产及劳动者增收。   聚焦防贫 强化举措   持续推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 
期刊
党中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指出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这一标志性的提法,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了经济发展与稳定就业的关系,赋予新发展格局下稳就业的新内涵。扩大内需能够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同时为扩大内需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和现实基础,两者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处理好两者关系,是适应新形势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