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2月22日:《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出台的那一刻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ry0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6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批准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簡称《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沿着规划的方向,我国开始了大踏步追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历程。
  回顾历史,1956年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当年1月14日到20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作大会主题报告,发出了“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号召。
  1月25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落后状态,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按照这一指示,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有关部门,拟定出1956~1967年的12年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
  3月14日,国务院正式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陈毅任主任,李富春、聂荣臻等负责具体组织领导工作。600多名来自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和近百名苏联专家参与规划的制定工作。
  《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从13个方面提出了57项重大科学任务、616个中心问题,从中进一步综合提出了12个对科技发展更具关键意义的重点任务:1.原子能的和平利用;2.电子学中的新技术(超高频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子仪器和遥控技术);3.喷气技术;4.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精密仪器;5.石油及其他特别缺乏的资源的勘探、矿物原料基础地的探寻和确定;6.结合我国资源情况建立合金系统并寻求新的冶金过程;7.综合利用燃料,发展重有机合成;8.新型动力机械和大型机械;9.黄河、长江综合开发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10.农业的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的重大科学问题;11.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最大的几种主要疾病的防治及消灭; 12.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在国家人力和物力上的优先保证下,在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与共同努力下,规划提出的任务尤其是重点任务提前5年完成了。比如,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于1958年6月13日开始发生链式反应,并于同年9月正式移交生产;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研制成功;1959年,大型通用计算机“104机”研制成功;1960年,我国第一台完全是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设计试制成功。这些工作为“两弹一星”和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刊记者)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市学前教育市场的迅速发展,各种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这不仅引起了广大家长的急切关注,也引起了广泛的专家学者对我市学前教育立法的深入探讨。在国家层面,国务院
杨艳秋老师上的《小羊过桥》一课从整体上讲是成功的。这节课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充分体现了我校对课堂教学提出的“六字”要求,即“宽松、愉快、高效。
期刊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国人皆知的苏丹红事件开始,到后来的瘦肉精事件、影响恶劣的毒奶粉事件、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地沟油事件等。这些被广泛群体食用的食
近几年,随着全球公共健康问题的日益严重,消费者对药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医药研发和创新能力一直较为薄弱,尤其是在2002年非典发生以来,更加暴露出我国在医药领域的弊端与不足。在治疗流行性疾病的基本药物欠缺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得到药品的方式,那就是平行进口药品。知识产权有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即专利权,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对专利药品平行进口制度进行研究,具
在国内影响力强、争议大的案件中,“彭宇案”是非常典型的。尽管距离“彭宇案”事发近十一年,社会大众、专家学者仍对其不断评析,尤其是2010年“彭宇案”原告徐老太的去世和2011
民族问题是国际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民族关系,其中,财政问题是民族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问题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