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公开课的若干思考

来源 :校园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m19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开课教学活动以促进课堂教学为宗旨,是广大教学一线的同仁们进行课堂教学交流、研讨和学习的好机会。笔者曾在不同场合多次上过英语公开课,其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对失败的反思。在经历了一次次理性的审视后,我深刻地认识到:公开课是促进我们较快成长的重要平台。
  上好公开课,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与广大教师共探讨。
  一、“三维目标”是尺度
  教学不是盲目的行为,围绕目标进行。“三维目标”是基于对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认识而提出的,是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描述的一个巨大的突破。达成“三维目标”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追求,也是衡量一节好课的最重要尺度。
  首先,在“过程和方法”方面,教师要从学生现实的认知特点、认知发展水平与需要出发,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创造性地处理,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发展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整体设计和安排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处于和谐状态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重视对学法的授予。如在pre-reading环节,教师可根据单元认知理论的要求,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进行讨论或预测课文内容;在while-reading过程中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教师的课堂指令必须到位,通过这些要求和指令对学生进行方法(如阅读方法等)渗透。在After-reading过程中,能引导、鼓励对课堂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探究,从而得出结论。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在“渔”的过程中捕捉到鲜活的“鱼”,获得课堂成就感,这才充分体现了完美课堂的真谛。
  其次,在“知识和能力”目标层面,教师必须认识到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教学中绝不可厚此薄彼,必须明确:以能力训练为目标,在能力训练中穿插知识学习。只有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了,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如在阅读课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时,问题的设置可依次从感知、理解、探究三个层面展开。教师如导游般地将学生逐渐引入对课文理解的最佳境地,并在课堂中留有足够的时间和思维空间,鼓励他们对所学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见解。再如,在新语言点的处理过程中,切忌将学生当作学习机器,强行灌输。教师可在备课时将语言点巧妙地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如生词可在presentation 或lead-in中呈现,一些短语、结构可在问题设置或问题回答中呈现,在具体语境中不断出现重点难点知识,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让学生在教师讲解前便去感知,去体会,去理解,去解决有关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在感知-理解-掌握过程中形成能力。另外,在课堂的练习设置方面,也要注意到层次性。教师要根据课堂教与学的实际情况,设置从巩固性练习,到提高性练习,再到创新性练习,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帮助学生在一次次的课堂训练中获得成就感,获得自信,能力也在这潜移默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如此,在达成知识和能力的和谐过程中,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达到课堂效果的完美。
  最后,要注重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非常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是对一节课的重要评价标准。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如环保、爱国主义等),引领学生感受美,表达美。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中每一个可能的机会适时对学生进行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尤其是要充分利用课堂中的Presentation和Discussion环节 ,从话题设置着手,注重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根据学生的已有英语知识储备和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在此过程中,有时需要教师准备与话题相关的图片加强德育渗透的直观性,同时也可以给部分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在表达观点时一定的参考或帮助。在坚持主流价值取向占主导地位的同时,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挥创造性思维。激发人的主动性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原则,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自我塑造,自我形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美课堂。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障
  在课堂结构诸要素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最灵动、最富魅力的一组关系。师生关系和谐,师生之间心理相容、情感交融,在课堂上的表现是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气氛活跃而适当紧张,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尤其是在以追求完美的课堂教学为目标的教学展示课中,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是每节好课的重要保障。
  市、区级的教学公开课有时为借班上课,教师要始终注意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前走到学生中间与几位同学交流,一方面进行“火力侦察”——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缩短陌生的师生间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近教师了,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在默契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学生亲近教师了,课堂才会成为他们成长的摇篮和舞台。授课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适时、恰当地进行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尤其是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如教师观察到,男同学在课堂上比较活跃,举手多、发言多,而女同学则比较胆怯、沉闷,于是就积极鼓励女同学发言,并多把机会交给她们,这其中可将较简单的问题留给这部分未完全融入课堂的同学来回答,教师还可运用课堂教学机智与幽默,给他们以鼓励,使其获得成就感。全面关心学生在课堂的反应,给每个学生一个平等的机会,促进课堂上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充分的课堂安全感中享受有道德的课堂。
  三、重视“开头”和“结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像一篇文章要有一个精彩的开头,一次演讲要有好的导语,一幕戏剧要有一出诱人的引子,先声夺人,能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同样,一堂精彩的英语公开课也需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如二模块3单元《Amazing people》中,我用名人Albert Einstein的名言导入课题,When you sit with a nice girl for two hours, it seems like two minutes. When you sit on a hot stove for two minutes, it seems like two hours. Only one who devotes himself to a cause with his whole strength and soul can be a true master.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俗话说:编篓编筐,重在收口,描龙画凤,贵在点睛。一堂课如果有良好的开端,成功的过程,但结尾却草率收场,有可能功亏一篑。要知道,精彩的结尾会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令人回味,发人深思,给人力量,催人奋进。有经验的老师会想到,课堂结尾和开头一样重要,要精心设计,留有余韵,避免虎头蛇尾。
  但是,如果设计一个好的结尾模式,反复使用,时间长了,见得多了,学生也会反感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情等实际情况,经常变着花样儿,让学生总有新鲜感,这样可以形成强烈不断的刺激,从而收到好的效果。如二模块2单元 project中,学完香格里拉,我把学生引入到我暑假游玩的西双版纳—绿色植物王国,布置他们写一篇西双版纳的作文。“结尾无定法,妙在巧用中”。
  第斯多惠说,“教育不是要人消极不为、无所作为,而是要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自动性。”教师应当遵循自然原则,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规律,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作为“人”本身的自然发展规律,要给他们创设充分发挥潜能潜质的机会。其实,无论是公开课、示范课的教学还是我们的日常教学,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注重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和谐培养”,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形成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语言本身的美,感受自然的美,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让每个学生在英语课上畅所欲言,张扬个性。我们要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创设安全、自然、自信、和谐的课堂氛围,让他们真正享受英语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浅论英语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出自《考试周刊》2011年第72期 作者:陆秀娟
  2. 《英语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策略》出自《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年第03期 作者:王献典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有效改善教学的方法,以期切实提高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教学方法;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新课标》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更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根据课文写摘要; 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 由此可见,对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实质是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中学生特点的英语学习过程与方法。”  如何达成这一效果?这是我们英语教师不断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就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明确导入的作用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作为重槌的第一槌——导入,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迸发智慧的
小学生学习英语没有相应的英语环境,又不会主动地去巩固和复习,这就导致他们即使输入的词汇量再多,也会很快的遗忘。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地给学生们创设英语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巩固词汇。或者用巧妙的方法去帮助他们记忆这些词汇。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去做才能有效的操练和巩固词汇呢?  一、创设氛围,使词汇高频化  小学生学习单词记得快,忘得也快。我们不能等到他们已经完全遗忘了再来学
摘要:本文从创设主题情景,设计游戏活动,梳理语言知识,拓展故事教学,重组书面练习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小学英语复习单元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复习;效率  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3A—6B,每册教材都安排了两个复习单元“Review and check”。一些教师对复习单元,往往只是局限于默写检查词汇、朗读背诵对话、完成书上练习等。复习单元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运
摘要:全身反应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强调在真正的情景里教学;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经过形象思维的训练后发展逻辑思维。这种教学法可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首先,加强高职学生的听力训练。第二,英语教师锻炼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在场景里体会和掌握语言。第三,让学生做好准备后表现英语。第四,教学要有意义并尽量让学生轻松自然。全身反应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是:第一,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更加集中,英语和生活紧
摘要:随着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商务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上好商务英语课程也引起了许多教师的关注。从商务英语课程特点来说,它是一门涵盖内容极广的课程,同时它也是一门注重实践并涉及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就商务英语的教学方法而言,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以及结合BEC证书考试开展的教学都是比较好的商务英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商务英语;课程特点;教学方法  商务英语属于ESP(En
关键词:英语教学;简笔画;课堂气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提高有巨大的帮助。我们学校有60%的学生来源于农村,这些学生中至少有50%的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许多教育教学方法,持之以恒,到高三英语教学效
NO和H2O2是参与植物抗非生物胁迫反应的重要信号分子,为了确定NO和H2O2在大豆(Glycine max)根尖和根边缘细胞(root border cells,RBCs)耐铝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浙
沙漠中的研究基地rn英国科学家霍金曾经说过:“除非我们移民太空,否则,我不认为人类在未来一千年还能幸存下来,因为会有太多意外事故降临到地球上.不过我是个乐天派,我相信人
风和日丽,春暖花开,处处生机勃勃。然而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里,许多人却感到疲劳、昏昏欲睡,早晨不易睡醒,即使醒后也好似未睡足,这种现象就是人们所说的“春困”。“春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