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劳动合同法》谨防十误区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nfe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合同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本文想提醒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学、用《劳动合同法》时,要谨防陷入以下十大误区:
  
  误区一:《劳动合同法》只保护劳动者
  其实,《劳动合同法》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侧重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从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劳动合同法》统筹兼顾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利益,适当向劳动者作了倾斜,但同时也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内容。比如,为了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促进创新、促进公平竞争,新规定了竞业限制制度。为了适应企业结构调整、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放宽了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新规定了在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企业可以依法裁减人员。
  
  误区二:《劳动合同法》只适用于企业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要指出的是,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法律同时明确,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之间也应订立劳动合同,但考虑到事业单位实行的聘用制度与一般劳动合同制度在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方面、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允许其优先适用特别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未作规定的,依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执行。
  
  误区三:规章制度职工必须无条件服从
  单位的规章制度职工当然得遵照执行,如有违反,也当然照章处罚。但作为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程序合法,二是实体内容不得与现行法律相违背。《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拒绝执行,也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这不算违反合同和用人单位制度。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违法,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动者还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误区四: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能解除
  不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都存在误解,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就不能解除。这样误解的结果是,一些劳动者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视为“护身符”,千方百计要与单位签订,而很多用人单位则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看成了“终身包袱”,想方设法逃避签订。
  《劳动合同法》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给出了明确界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无确定终止时间就表明劳动合同的终止是不确定的,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或者出现法定的解除情形时就可以解除的。其实,许多单位的实践经验表明,与符合条件的职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利于增加凝聚力,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而大多数职工也明白,不好好工作或者不与单位同舟共济,就是签了无固定期限合同也白搭。
  
  误区五:订立合同是企业跟职工的事,与工会无关
  我国《工会法》第二条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第六条明确:“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工会的维权其实是很具体的,比如参与劳动合同文本的制定和修改,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还包括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有权提出意见等。既然法律赋予了工会这一神圣职责,用人单位就必须予以配合和协助,而职工应该学会紧紧依靠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误区六:收押金违法但可以要求职工提供担保
  收取职工押金、扣押身份证等违法违规行为这几年遭到严厉地打击和查处,于是一些单位转而要求职工提供担保,否则就不予以录用。《劳动合同法》首次明令禁止用工担保,其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作为用人单位,应该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签订劳动合同。不得利用强势地位,要求职工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收取费用、扣押各种证件。如果违反,作为职工来讲,应大胆举报,以维护自己的就业权、财产权不受侵犯。
  
  误区七:事实劳动关系提前通知就可终止
  对应订未订合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根据现行规定,单位只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就可终止,只不过要根据未订合同的期限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这种做法就不一定可行了,除非与劳动者协商达成一致,否则,即使没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也不能被以提前通知的形式终止掉,而且,用人单位还将为不签合同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一个月以上一年以内违法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用工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误区八:使用劳务派遣工责任义务少
  由于对劳务派遣这种新生事物缺乏法律规范,使一些用工单位认为使用劳务派遣工责任义务少,一些被派遣劳动者的社会保险、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权益往往受到侵害,发生工伤等问题后,还会出现两家单位互相推诿的情况。
  为防止用工单位规避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维护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明确,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同时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误区九:求职应聘须如实回答所有提问
  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全面了解求职者的情况是自己的权利,于是许多女性应聘者面试时会被问及“你有没有男朋友”、“什么时候想要孩子”等问题,甚至必须通过尿检和妊娠反应检查,确定没有怀孕后,才能被录用。
  为保护劳动者的隐私权,《劳动合同法》第八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也就是说,不属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单位都无权过问,劳动者也有权拒绝作答。
  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包括知识技能、学历、职业资格、工作经历、以及部分与工作有关的劳动者个人情况,如家庭住址、主要家庭成员构成等。
  
  误区十:裁员是用人单位想裁就裁的
  一些企业认为裁员是企业说了算的,想裁就裁,想裁多少就裁多少。面对单位的裁员,许多劳动者也表示无奈。
  《劳动合同法》不仅对裁员的条件有明确规定,对裁员的程序也作出了明确规定,裁员并非是企业想裁就裁的。用人单位可以裁减人员的情形仅限于四种:(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至于裁员程序,《劳动合同法》规定,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才可以裁减人员。
其他文献
青磚小瓦马头墙。孩童过年放爆竹雕塑。童年游戏雕塑。朱门一进一进。  甘家大院总占地面积约21000平方米,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多进穿堂式私人民宅。为什么俗称为“九十九间半”呢?相传,天上玉帝的宫殿有屋子一万间,人间的皇帝自诩“天子”,不敢与其同数,所以连北京的故宫也只修建到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号称“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而王侯公爵的住宅再降一等,譬如,中国最大的官府建筑孔府就是“九百九
1 池塘要求    池塘进排水系统完整,面积5-15亩,水深1.2~1.5米,设浅水区和深水区,浅水区占全池2/3左右,池塘土壤以黏土或壤土为宜,四周用加塑料布的聚氯乙烯网片作为防逃设施:池中移植水草,面积占全池的1/3~1/2,水草品种有马莱眼子菜、伊乐草、沮草、水花生、水葫芦等:养殖中架设微孔增氧设施,风机功率每亩配备0.15千瓦。    2 苗种放养    3~5月放养规格100~300尾/
吉菜,吉林菜,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满族的祖先肃慎就定居在白山黑水之间,过着渔猎生活。吉林自古还有汉、鲜、蒙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各民族文化和饮食习惯不同,如满族人喜食炖菜和面点,朝鲜族人酷爱冷面和狗肉,蒙古族人爱吃烤肉。这些特有的饮食习惯,形成了吉林独特的多元化饮食文化。  以吉菜为主要餐饮特色的北京长白山国际酒店,原为北京吉林大厦,坐落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东侧,毗邻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
一堆牛粪,在平常人的眼里能看作什么呢?充其量就是种庄稼都不旺的肥料。而到了山东省郯城县沙墩镇王霞的手里,她却把它看成了一滩“金”子。她凭着这种特别的看法,从黄牛—牛粪—蚯蚓—黑鱼—蔬菜—沼气生态循环链中,每年都能赚得10多万元。  年近50岁的王霞,在沙墩镇华埠五村可以说是个能人,投资100万元,建起了养牛场。当时,由于养牛业行情较好,自从把牛买来后,价格翻着跟头地往上涨,年底60头牛全部育肥出栏
今年以来,山东省平原县远教工作注重转思路、调方式,创新管理机制,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动态管理,要求各乡镇及社区站点根据省、市、县远教工作要点,量力而行,自我制定上报本年度的“亮点”工作计划及具体到月的配档表,并随时对亮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年底总结表彰,以“月”亮点确保“年”亮点,以“局部”亮点合力打造“全局”亮点,确保全县“品牌”远教亮点纷呈。  站点互训互查,管理培训出亮点。通过分片组织培训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祖国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呈现出一派龙腾虎跃闹春耕,千家万户备耕忙的喜人景象。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种秋收,春花秋果,这是自然法则、是生产过程。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随着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次涉农,2010年又一批强农惠农政策的强劲出台,如同春风、如同细雨,滋润着大地、催生着万物。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抓住了严重制约经济
孟德拉斯以《农民的终结》一书揭示了20世纪下半叶欧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巨变。今日中国,亿万农民洗脚离田、进城务工,农村老龄化、妇孺化、空心化现象日趋加重,还有谁,在辛勤地从事农业生产,艰难地支撑起粮食“九连增”?  细心观察农村,不难发现,新农民正在崛起。  有着高学历、高收入的王黎娜两年前辞去银行工作,回到浦东农村“女承父业”,成为“扁豆姑娘”,如今父女带领4千名合作社员,种植了上海市场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立足职能,真抓实干,采取一系列措施,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日,记者就西部地区当前和今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专访了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    强化政策支持加快项目建设    问: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开展了哪些重点工作?  答:围绕深入实施中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进事业。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事关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推进步伐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我们通过调查统计、实地走访、培训反馈等形式,就深入推进余杭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展开专题调研,重点分析当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一、余杭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  1. 农村实用人才结构
农广校拥有中央、省、市、县、乡镇教学班五级办学体系,7万多名专兼职教师,是国家专门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的公益性专业机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可以加速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广校责无旁贷。  紧跟时代要求,办学目标和方向明确的优势。近年来,农广校体系上下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大局,与时俱进地调整和确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目标,自觉将思想和行动落到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之中,对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