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单纯调强放疗(IMRT)与IMRT同步TP方案化疗治疗宫颈癌初始治疗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LN)转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3年8月宫颈癌初始治疗后出现PALN转移的56例患者,PALN转移病灶给予放疗剂量GTV 55~60 Gy,CTV 45~50 Gy,共25~30次,5~6周,接受同步放化疗(CRT组)者36例,单纯放疗(RT组)者20例。CRT组的同步化疗方案为TP方案,第1天紫杉醇135 mg/m2,顺铂60 mg/m2 2 d,21 d重复。单纯PALN转移(iPALN)患者33例,合并其他部位复发转移(niPALN)患者23例。
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2.7个月(2.7~74.4个月)。98.2%(55/56)的患者完成了放疗,CRT组中,38.9%的患者完成化疗2~3个周期,61.1%的患者完成化疗1个周期。CRT和RT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91.7%(33/36)和85%(17/20)(χ2=0.516,P>0.05)。两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38和23个月,3年OS率分别为57.5%和32.7%(χ2 =4.059,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8.3和16个月,3年PFS率分别为50.4%和29.2%(χ2=4.184,P<0.05)。单纯PALN转移(iPALN)(33例)患者与合并其他部位复发转移(niPALN)患者(23例)的中位OS分别为71.2和21.4个月,3年OS率分别为53%和39.5%(χ2=4.265,P< 0.05)。CRT和RT组出现3或4级白细胞低下的患者分别为10例(27.8%)和6例(30%),3级消化道反应各有1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693、0.847,P> 0.05)。
结论IMRT同步TP化疗对PALN转移的患者近期效果和远期生存均优于单纯放疗的患者,且不良反应可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