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初始治疗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调强放疗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单纯调强放疗(IMRT)与IMRT同步TP方案化疗治疗宫颈癌初始治疗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LN)转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至2013年8月宫颈癌初始治疗后出现PALN转移的56例患者,PALN转移病灶给予放疗剂量GTV 55~60 Gy,CTV 45~50 Gy,共25~30次,5~6周,接受同步放化疗(CRT组)者36例,单纯放疗(RT组)者20例。CRT组的同步化疗方案为TP方案,第1天紫杉醇135 mg/m2,顺铂60 mg/m2 2 d,21 d重复。单纯PALN转移(iPALN)患者33例,合并其他部位复发转移(niPALN)患者23例。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2.7个月(2.7~74.4个月)。98.2%(55/56)的患者完成了放疗,CRT组中,38.9%的患者完成化疗2~3个周期,61.1%的患者完成化疗1个周期。CRT和RT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91.7%(33/36)和85%(17/20)(χ2=0.516,P>0.05)。两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38和23个月,3年OS率分别为57.5%和32.7%(χ2 =4.059,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8.3和16个月,3年PFS率分别为50.4%和29.2%(χ2=4.184,P<0.05)。单纯PALN转移(iPALN)(33例)患者与合并其他部位复发转移(niPALN)患者(23例)的中位OS分别为71.2和21.4个月,3年OS率分别为53%和39.5%(χ2=4.265,P< 0.05)。CRT和RT组出现3或4级白细胞低下的患者分别为10例(27.8%)和6例(30%),3级消化道反应各有1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693、0.847,P> 0.05)。

结论

IMRT同步TP化疗对PALN转移的患者近期效果和远期生存均优于单纯放疗的患者,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心死亡后捐献供肾移植后活检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儿童供肾受者治疗和随访提供参考。方法根据Banff诊断与分类体系,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2012年8月至2015年2月完成的20例(22例/次)儿童心死亡后捐献供肾移植后活检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并与该院施行的成人捐献供肾、成人尸体供肾移植后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2例次受者中,急性他克莫司中毒16例(72.
目的探讨胎儿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CAVSD)的病理解剖特征、分型、合并畸形及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35例中晚期引产的CAVSD胎儿,回顾其尸体解剖资料、临床病史及染色体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5例孕18~38周CAVSD的胎儿中,26例为CAVSD A型(74.3%,26/35),1例CAVSD B型(2.8%,1/35),8例CAVSD
目的比较4种常见直线加速器晨检仪的性能差异。方法用三维水箱、剂量仪和电离室测量并调整直线加速器剂量学参数,确保加速器的束流系统基本稳定,包括中心轴输出量(CAX)、射野平坦度(FLAT)和射野对称性(SYM)。对4种晨检仪LINA-C、QUICK-C、BEAM-C和QA3,设置基准线,并对加速器进行检测和记录,比较各晨检仪的监测结果。依据TG 142报告要求,设置加速器剂量学参数(CAX和SYM)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低剂量照射癫痫灶引起的放射性脑水肿与治疗剂量和体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5年5月山东万杰医院及重庆大坪医院γ刀中心治疗的各种类型难治性癫痫患者136例。对136例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靶区体积和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绘出散点图,并进行相关数据的Logistic回归性分析,得出一定剂量、体积范围内预测放射性脑水肿发生概率的方程。结果立体定向放射外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大剂量单次给药对非清髓骨髓移植小鼠造血恢复的影响,为rhG-CSF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经60Co γ射线6 Gy全身照射。于受照后0.5 h给予rhG-CSF处理,通过检测接受不同骨髓移植时间(未移植组和照后0.5、6、24和48 h移植组)和rhG-CSF不同给药剂量(0、0.25、0.5和1 mg/kg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