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计算到全媒体

来源 :传播与制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国冰冻三尺,灰霾笼罩,南国三亚却是温暖如春,蓝天碧海。在美丽的亚龙湾蓝天白云下,一场踏着云计算之路到达全媒体彼岸的高峰论坛正在火热举行。
  1月1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广电系统高层领导、知名专家,相聚在由中科大洋、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等主办的第十三届DDMN高峰论坛,就“广电第四代全台网架构”、“云编辑”、“全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展开了广泛交流,共同探讨云计算与广电业务的融合发展之路,憧憬全媒体时代的美好未来!
  云计算之路
  当前,电视台面临重大挑战,系统架构需进一步整合优化,三网融合带来业务运营模式的挑战,全媒体运营带来内容生产工艺的挑战。对此,未来总体发展思路是构建全台文件化、IP化基础网络环境,基于虚拟化技术整合IT通用计算资源,采用集群计算技术重构编辑制作系统,设计新的工艺架构实现全媒体融合生产,建设全媒体整备平台实现多形态业务运营。
  云计算实现了业务与设备、编辑与渲染的剥离,云数据中心解决了多个烟囱式系统“小、多、专、独”的问题,实现了计算资源的虚拟化,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架构灵活性,集群式计算将非编操作和后台渲染进行了剥离,解决了编辑制作难以进数据中心的问题,实现了真正的办公移动化。全媒体融合生产实现了内容、工艺、渠道的整合,内容的多态化提高了节目吸引力和趣味性,增强粘性,全媒体“内容整备平台”为全媒体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四代全台网的核心理念是剥离+融合,即业务与设备剥离,编辑与渲染剥离,内容形态的融合,生产工艺的融合,发布渠道的融合。第四代全台网的基本特征是全程文件化,数据IP化,计算虚拟化,办公移动化,内容多态化,流程动态化,发布全媒体化。
  怎样看待云计算技术在广电的运用?云计算不是其他通信运营商和IT行业的专有用语和技术需求,是技术进步的时代标志及新的境界和可能。广电和广电相关企业必须关注、直面、运用、掌握。广电本身经过数字化改造—网络化建设—媒资化制播—高清化推进,已到了可以成熟运用云计算技术为广电生产力的极大提升、环保、节约、高效组织节目生产提供更大空间和可能服务。云计算在广电的运用将成为广电发展新的驱动、新的可能和新的展望。
  电视台“私有云”建设的初步想法。第一,解决“六多”(多链路制播、多样式生产、多格式转码、多方位分发、多形式发布、多技术应用)是台内私有云建设的出发点。第二,解决资源整合,是台内私有云建设的价值取向。“无克”(克服节目生产一次性消费,克服节目产业链不够长,克服多部门、多工种重复生产,克服媒资信息与产能、效益不对称,克服有效资源与市场、用户需求不及时)是全媒体提供商必须解决的难题。第三,解决创新工作流程是台内私有云建设的路径选择。“四可”(可能的全新技术架构,可能的全新制播流程,可能的全新后期、创作、发布系统,可能的全新演播、分发、BOSS体系)的实现是云对全媒体的崭新贡献。
  河南电视台制播业务云项目是典型的广电私有云架构,基于虚拟化技术实现了计算资源的整合,在云平台上承载了中心媒资、影视剧整备、广告整备、节目整备业务,旨在解决传统全台网架构无法解决的问题。制播云规划的思路,一是独立规划,按照传统方式对每个系统进行独立规划,包括所有的软硬件。二是业务分解,对每个系统的每个业务功能进行梳理,分解出可以虚拟化的业务。三是资源量化,对虚拟化的业务进行资源量化。四是平台整合,将所有的虚拟机对资源的需求汇总并打余量,进而决定需多少物理设备。五是优化部署,根据计算密集型和带宽密集型的差异,优化虚拟机在物理服务器是的部署。最终河南台采用的是一个虚实结合的私有云架构。
  在成本分析时考虑了两个因素。第一个是虚拟化整合比,即单台服务器承载的虚拟机数量,每台服务器上能承载的虚拟机越多,单个虚拟机的成本也就越低。为提高虚拟化整合比,在成本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尽量选高配服务器,同时,在给虚拟机初始分配资源时都不会过量分配,够用即可,随业务的运行再随需随扩。第二个是总体拥有成本,既考虑初期建设成本,同时也考虑后期的维护成本。在做初步测算时,我们认为即使初期建设成本略高,但考虑到后期的成本节省,总体上也是值得的。
  在关键的安全问题上,重点关注了两类:云计算平台的安全和视音频存储的安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服务器、网络、数据库、虚拟机影像存储采用全冗余设计,不存在单点故障,对关键的视音频数据采用冗余备份机制。
  对云平台管理要求一是全方位的管理,可实现对物理主机、虚拟主机、网络、存储、业务流程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二是低接触的操作,对存储、网络、虚拟机等的资源调配都采用虚拟化操作,实现“低接触”甚至“零接触”操作。
  对制播云管理方面,在管理中心,实现云平台管理、业务管理和存储管理。
  制播云项目一期上线后,后续规划主要是挖掘数据中心的潜力,将更多的业务部署到云平台上,例如新闻文稿系统等;考虑将非编也云化,进而将计算资源都集中到数据中心,打造全业务的云数据中心,实现全体云化;开展公有云相关的研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采用全媒体的技术手段,提升制播业务水平,扩大节目的影响力。
  云编辑是第三次制作革命,其优势是渲染运算资源的合理分配、有效管理;集群式后台处理保证业务连续性;易于监控,易于升级,易于维护;节能环保,绿色IT。从而降低总拥有成本。
  基于云编辑的系统的构建方式是笔记本非编/远程编辑、B/S编辑(经由应用服务器)、非编工作站、播出服务器、上下载工作站都工作于媒体处理云。
  基于云编辑的新闻生产系统实现瘦客户端编辑,少量后台服务器支撑大量前台站点,异地站点轻松接入,实现远程制作,高速并行后台合成,提高输出至演播室的效率。
  基于云编辑的包装制作系统实现无损画质板卡输出供预监,多服务器同时计算提升实时性,服务器资源灵活分组,支撑多种应用,自动预渲染功能,充分利用空闲运算资源。
  基于云编辑的新媒体快编网实现远程编辑,快速部署,灵活增减生产制作能力,后台媒体分析处理,后台集群式多格式转码处理。
  云编辑的未来体现在云编辑和云存储相结合,编辑即服务,与本地/就近运算的结合,与公有云的结合。
  拥抱全媒体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张建平:传统电视台怎么看待全媒体?首先站在当下从心态看,全媒体不是洪水猛兽,不是异域邪教,不是高不可攀;从理性看,它是新技术革命的催生体,是时代进步的新型媒体,是人文社会互动交流的新载体;从过程看,有一个痛苦观望的过程,有一段眼花缭乱的选择,有一段不被看好、却奋力前行的实践。其次站在全球看,宏观上各类传统媒体想方设法与新媒体接触,各类传统媒体想方设法呈现全媒体形象,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媒体形成大趋势;微观上,各大主流媒体都在重建节目架构,都在翻新节目花样,都在运营节目市场;趋势上,全媒体的格局在影响社会与人,全媒体的产能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全媒体的潜在影响不断张扬,无处不在。
  站在江苏台看,全媒体的目的是采用新技术,融合新媒体,提升制播率;目标是规划全媒体运营商发展战略,建设全媒体技术支撑平台,打造全媒体国际化航母;远景是基于全台数字化网络化制播,“三大两群”架构集群生产,云计算技术广为运用合理配置资源型的环保清洁、低碳高效的全媒体集团。
  站在媒体的角度定义全媒体,它有别于传统媒体,为多种介质承载,多种形式呈现,多个领域应用的融合式类型化媒体。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相关的实例说明高清互动电视界面设计如何才能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感,如何才能不让用户思考,同时需要服务于产品功能,贯穿着运营、营收的理念。  【关键词】 用户体验(UE) 用户界面(UI) UCD 信噪比视觉流  高清机顶盒迅速普及已成为家庭电视的主流配置,各地广电运营商也积极推进高清互动电视,以求真正实现看电视到用电视甚至是玩电视的发展。广电也唯有利用交互平台开拓新的增值业务,激发出自己
期刊
岁末年初连着参加了杭州的国际传媒产业论坛和三亚的DDMN高峰论坛,深深感到随着IT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对广电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和巨变,像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汪建强就在DDMN的“拥抱全媒体”论坛上强调上海台今后的工作重点就在手机这种第二屏上。而美国ESPN更激进,其某副总裁早就称已把手机视为第一屏。  2012年,伦敦奥运等盛事证明基于事件的电视节目依然是全球媒体服务格局的一个核心部分。
期刊
曾几何时,在电视业几乎所有的记录和播放都是使用磁带。如果你工作于一个自动播出的电视中心,这往往意味着大量费钱的存储、检索和播放录像带的机械手操作。  而到2000年,这些系统的时日已屈指可数,它们成为被弃在电视业发展道路上的许多旧技术的一个无人惋惜的部分。  使机械手系统进入技术垃圾桶的是视频服务器,当前它越来越强大,并且适应日益增多的应用。在过去几年,视频服务器已成为电视中心的跳动的心脏,对电视
期刊
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节目量剧增,传统的以磁带为介质的节目保存、使用方式面临许多问题:(1)磁带寿命有限,以往保存在磁带上的大量有价值的视音频资料需要抢救。(2)多种格式介质并存,经常要转换格式引致质量下降、效率低下,对台内素材、节目利用和台与台之间节目交换造成不利影响。(3)随着IT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磁带储存、传输方式无法适应互动的视频点播要求。  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整合方式或者
期刊
当今的媒体要面对一系列的挑战,从扩展内容的需求、紧迫的工期,到满足不断增长的、超越单一屏幕观众的需求。新调查研究表明,全球的媒体机构正在从迎合相同特征的观众向提供个性化体验转变,通过各种不同的平台使用内容,使观众能够越来越多地自主控制其消费新闻和娱乐的时间。一套好的解决方案在于更高品质的创意工具、更快捷的制作周期,以及在多个平台的同步发布。  基于Web和移动平台的流程优化  “如今,媒体创建和消
期刊
1月18日,从人民大会堂传来喜讯,由广电总局推荐、中央电视台牵头、多家企业联合参与的“新一代电视台网络化制播系统及重大应用”项目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央电视台总工丁文华代表获奖人员上台领奖,并荣幸地从总书记习近平手中接过获奖证书,习书记亲切地向丁总询问,并握手表示祝贺。这也是继“非线性电视新闻综合网络系统”获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广电行业获得的第二个国家科技进步
期刊
集成自动播出系统发展迅猛,云主控初露端倪  尽管长期以来主控系统市场一直以基于专用硬件的传统系统为主,但近年来称为“集成自动播出或频道在一个箱子内”(CIAB)的以IT为中心的新变化风靡该市场。  传统的主控系统控制矩阵、服务群、图文包装引擎及其它设备。它们的运行可能是自动化的,而它们的吸引力是在直播节目(如新闻、体育和特别活动)期间操作员可用硬件控制板手动切换频道和内容。  CIAB提取许多主控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总结大、中型文艺晚会及演播室节目的录制经验,解读电视晚会录制中,摄像机对灯光舞美的各项技术参数的要求以及如何协调好与灯光舞美设计相互间关系,使电视录制效果与现场演出达到完美统一。  【关键字】 照度 色温 色彩还原 白平衡  一.前言  焦作广播电影电视局1000平方米一号演播厅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我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一号演播厅启用庆典晚会《走进春天》(图1)
期刊
3D电视已成为现在电视的主流,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什么是3D电视呢?3D电视是三维立体影像电视的简称。由于人的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略有差异,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的视觉。三维立体影像电视正是利用这个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离,从而令用户无需借助立体眼镜即可裸眼体验立体感觉。  3D影视制作  运用三维软件制作立体电视有其独特的优势,如三维场景本身就具有立体特性,与立体成像相关的各种参数
期刊
【摘要】文中作者通过对带ASI复用功能的ASI转DS3适配器和DS3编码器的分析和改造,制作出ASI转DS3适配器,解决了带ASI复用功能的ASI转DS3适配器故障率高和广东广电数字微波系统中大量使用的DS3解码器兼容性的问题。  【关键中】ASI DS3 ASI转DS3适配器  目前,在广播电视数字信号的传输中,基本上都有这么一种设备——ASI转DS3适配器。它的作用是对编码器或复用器输出的单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