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知风格与认知策略运用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QING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的认知策略运用如何受到其认知风格的制约目前尚不清晰。本文首先回顾涉及认知风格和认知策略运用的几种理论模型,提出认知风格可能主要通过作用于个体的工作记忆系统和元认知监测来影响信息的表征处理,从而对策略的运用产生影响。然后全面分析该主题内现有的相关实证发现。最后在对有关研究进展状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明未来研究值得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逐渐兴起,人们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共识。创业教育课程具有
立足于文学与人生的关系维度,以批评家为纲,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另辟蹊径,完整描述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历史流变.朱东润以纯文学观来选录古代文论材料,他那卓有创见
“大学”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大学”具有不同的内涵特征。适应于中国古代礼乐社会文化背景的中国古代大学,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和教育层次上区别于“小
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以后,在进行现代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渗透、控制、重构的逻辑演变.首先进行土地改革,实现了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渗透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强力干涉,导致老挝发生政治危机并演变为国际热点问题,成为继任的肯尼迪总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肯尼迪政府在军事上继续帮助文翁一诺萨万政权对抗巴特寮和贡
美国学者王斑从自己的《春苗》体验出发,描述、究查20世纪中国美学与政治的复杂关系,他一反传统的政治一审美对立论,即外部的关系研究,提出了政治一审美的融合论,很好地解释了20世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是多民族国家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重要课题.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虽然相辅相成,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和冲突.公民身份作为现代国家中公民与国家关系的
马克思人本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从现实的实践的人出发,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异化现象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制度设计,描绘出人类解放以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美好图景
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发端于晚清时期,其路径有二,即"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前者主要表现为学术界在救亡图强理念下以经术饰政术导致经学学术规范的解体,对西学的倡导,以及对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美丽中国”这一热词,可以说是一个十分精当的美学表述,从美学的意义上阐发“美丽中国”,不仅有助于对“美丽中国”的准确把握,还有助于对“美丽中国”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