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ma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主动学习,最终促进自己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1导言
  传统教学中,一直都是教师作为主体,学生作为客体,在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下,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扼杀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传统教学方式已然不能适应现代数学的教学。所以,教师只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充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把小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更加注重对学生传授知识,没有看到小学数学教学自身的特点,更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从而促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最终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学生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状态下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中来,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认知的积极性。良好的学习环境,既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知识、看清楚自己学习时出现的问题,又能运用正确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这一点,让他们自觉地融入到学习情境之中。比如在“圆柱的体积”知识点的学习时,笔者把学生带到一个美好的情境之中。我们进入到了动物王国,此时,正值动物王国一年一次的泼水节,我们的朋友熊大和熊二手里都有一个水桶,熊大手里提的蓝色水桶又粗又矮,而熊二手里提的水桶则是又细又高,他们在一起争论起来,熊大说“我的蓝色水桶比你的粗,里面的水肯定就会比你的多。”而熊二也不甘示弱,拍拍自己的黄色水桶说:“我们来比一比,我的比你的高,里面的水自然比你的多。”两兄弟越争论激烈,差一点打起来。兄弟俩不服气,找来光头强做裁判,可是光头强怎么挠头都想不出好的办法。我鼓励小朋友们,你能不能想出办法呢?学生都感觉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于是纷纷想办法帮兄弟两个计算出里面的水的多少。有的找书上的公式,有的把水桶里的水互相倒一倒,比一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由此,教师也帮助同学们想一想自己的方法,引起体积的计算公式。
  4分组学习提高协作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与主动参与者,而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指导者,是学生的解惑者,教师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其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他们在自发的学习中找到了自信。当然了,学生成为属于自己的学习者,那就要努力想出一切办法解决问题,无疑,学生之间的合作就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自己的努力加上与别人的合作,使问题的解决更加顺利。比如在学习“圆柱的体积”的知识点时,我们先推导出公式V=sh,为了使学生轻松地理解这个公式,笔者并没有直接套用课本上的例题,而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给每个小组一个水桶、尺子、笔记本等,让他们到器材室再找一些材料辅助他们进行公式的探索。他们分组后干得热火朝天,有的测量数据,有的记录,有的运算,有的专门负责器材,还有的做小小监督员,不让这个过程出现错误,很快,他们就解决了问题。
  5分层教学给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契机
  学生们存在着个体差异,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我们要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认知水平,让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层次内都能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比如,在“商不变”的知识点教学时,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然后每個小组里配一到两个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本层次的领导者,大部分高层次的学生可以分配到中层次与低层次的小组中,指导他们的学习,中层次的学生负责主题讨论,较低层次的学生负责倾听与结果公布。通过分层次教学,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学习自信心大增,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再比如,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定意义的作业,教师既可以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所以,教师要对作业认真研究,给高层次的学生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他们开发自己的思维,提高视野。而对低层次的学生,则要多布置一些基本知识点,让他们掌握课堂上所学的基本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6结语
  总之,自主学习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做主,从而实现学生愿学、乐学、好学的目的。因此,在现代教育中,教师要多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学习中主动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陈岩.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J].吉林教育,2016(48):141.
  [2]王伟柏.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高考,2016(36):110.
  [3]蔡振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探讨[J].高考,2016(36):151.
  [4]仲文.浅议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高考,2016(36):36.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是各学科学习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如何从课堂情境的创设、自主意识的培养、阅读氛围的营造等几方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效率;策略;情境;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
摘 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抽象特征,深层数学知识的系统性研究,要求学生形成独立的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善用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指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投身于知识的海洋,在点滴进步中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走上全面发展的创新之路,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也是基礎教育事业整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有赖于教
摘 要: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诵读能力,这是对古诗词的一份积累,同时也是对古诗文的一份继承。所以在对小学语文课外古诗词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对于古诗词与感和意境感悟的能力问题。本文对小学古诗词教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古诗词;古典文学;教学策略;古诗词教学  古诗文化是民族的一份传承,是我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仍然熠熠生辉
摘 要:数学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课程,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都至关重要。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有效性也成为了衡量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课堂实效性十分重要的指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一直都是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最为重要的途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包括
摘 要:“德育”是一个亘古常在而又与时俱进的话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道德思想是我国的道德主干、准则,是德育发展的重要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这要求我们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说明国家高度重视学校教育的德育功能。当前,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不尽人意,出现缺失现象,而德育在体育教学中处于优势地位,对其研究势在必行,为更好在体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阅读应当是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感悟,接受实践阅读的过程,教师给予的是指导,在阅读中接受情感的教育,思想的升华,获得真实性的阅读感悟,才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那么,如何去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呢?  一、兴趣导入,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开展教学内容前,加强课前导入,有助于学生提前熟悉课堂,加深对课堂学习主题的了解。尤其是利用多
期刊
摘 要:本文就学校体育课程出现的事故着手分析,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进行致因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预防措施,目的是给学生家长吃一颗定心丸,让学生健康阳光的参加体育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降低校园事故出现的概率,确保学生在体育课中阳光锻炼,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校园安全增添保障。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生伤害事故;归责原则;预防措施  1概念界定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以学校为组织单位,在其负责的场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