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是时下我们接触最多的一个话题,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和谐的班集体是一种民主公平、团结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班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班集体的主人。没有或者缺少民主公平的班级不会是一个正常的班级,更谈不上是和谐的班级。为此,我们根据新的教育形势,构建新颖的、民主的育人体系,营造和谐的、温馨的育人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自觉地接受教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自主发展,自己管理自己。
一、强化自我教育,渗透主人翁意识
实践证明,主人翁意识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动力,使他们时刻想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利益和自己息息相关,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关心自己班级,关注自己发展上。
在班级中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渗透主人翁意识是在班级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贯穿于学生的身心活动的全过程。开学初,我通过班级大会制定了班级制度、周记随笔制度、小组活动制度,以制度作为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规则。通过自我教育、自觉遵守班级制度,学生每天都会把自己的行为与这些制度相对照,使他们感到每天都在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写周记随笔的制度,学习别人,分析自己,养成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批评自己的良好作风。班级小组活动制度强化了学生自主管理,使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取长补短,通过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积极引导,形成了团结、合作、融洽、和谐的学习生活小组。
班规班纪是学生自己约定的,没有老师的强加成分在里面,因此学生在心平气和的和谐氛围里面规范他们的言行,也大大减少了班主任的工作量,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二、民主竞选,培养竞争意识
竞选制,可以培养民主的班风,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培养学生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和不服输的坚强性格,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使班级工作更加协调,还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在实施组长竞选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当小组长的条件。第二步,要先召开班会进行分组讨论,通过组员民主推荐与毛遂自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候选人。第三步,候选学生自己准备竞选演讲材料,准备演讲。第四步,学生直接进行无记名投票,根据得票数确定组长。最后由班长召开组长会议,明确组长职责;督促组员完成作业、遵守纪律等。最后,在周末组织每组学生评议组长工作,或者让组长自己谈谈一周工作的收获、体会,为竞选下一任新组长做准备。实施竞选组长制后,我发觉学生能比较客观地评价、推选组长,并都能争着当组长。激发了学生的主人意识,从而促进了每个同学的全面发展。竞选组长制,充分调动了学生自己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级竞争意识明显增强。
总之,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管理的双重过程中健康、全面、和谐成长。
三、引导自主活动,促进自我发展
活泼好动是青少年学生的重要特点,对于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他们往往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并渴望展示自己的价值。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设计。不过,活动一定要符合当时班级、学校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活动的“安全性、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等。每次活动可以由当时所任班长牵头,全班参与的办法进行。至于搞什么活动,怎样搞由学生自己去确定。这样学生参加活动时没有心理压力,相反有更多的活动自主权,没有过多的限制性条规,他们一定会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活动能力一定能得到和谐锻炼。
四、建立和谐的班级评价体系
一个和谐的评价氛围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很重要。因此评价要体现:
1.真诚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生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易产生震动,受到感染。
2.针对性。笼统、抽象的评价学生,往往使学生造成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认识,评价内容含混就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3.激励性。教学评价要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被激发出来,课堂上才能焕发无限生机与活力。
4.多样性。评价方法应富有变化、巧妙、灵活、多样化等特点。教师应增强幽默感,积极调动体态语言,并倡导学生互评。
5.宽容性。回答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要给予一分为二的辨证的积极的肯定,以保护发言同学的积极性。
6.差异性。学生无论在基础知识、智力水平等方面,总是存在差异,因此评价与要求不能一刀切,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差异,要分层加以鼓励。
和谐,如春花灿烂,沁人心脾;和谐,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空间,给学生以亲密的交流空间,和谐的班级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教师要积极想办法,善于思考,营造一个宽松、融洽、和谐、民主的育人氛围,在这些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在和谐的教育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黑龙江哈尔滨市汽轮小学校)
(责任编校:白水)
一、强化自我教育,渗透主人翁意识
实践证明,主人翁意识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动力,使他们时刻想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利益和自己息息相关,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关心自己班级,关注自己发展上。
在班级中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渗透主人翁意识是在班级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贯穿于学生的身心活动的全过程。开学初,我通过班级大会制定了班级制度、周记随笔制度、小组活动制度,以制度作为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规则。通过自我教育、自觉遵守班级制度,学生每天都会把自己的行为与这些制度相对照,使他们感到每天都在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写周记随笔的制度,学习别人,分析自己,养成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批评自己的良好作风。班级小组活动制度强化了学生自主管理,使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取长补短,通过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积极引导,形成了团结、合作、融洽、和谐的学习生活小组。
班规班纪是学生自己约定的,没有老师的强加成分在里面,因此学生在心平气和的和谐氛围里面规范他们的言行,也大大减少了班主任的工作量,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二、民主竞选,培养竞争意识
竞选制,可以培养民主的班风,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培养学生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和不服输的坚强性格,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使班级工作更加协调,还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在实施组长竞选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当小组长的条件。第二步,要先召开班会进行分组讨论,通过组员民主推荐与毛遂自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候选人。第三步,候选学生自己准备竞选演讲材料,准备演讲。第四步,学生直接进行无记名投票,根据得票数确定组长。最后由班长召开组长会议,明确组长职责;督促组员完成作业、遵守纪律等。最后,在周末组织每组学生评议组长工作,或者让组长自己谈谈一周工作的收获、体会,为竞选下一任新组长做准备。实施竞选组长制后,我发觉学生能比较客观地评价、推选组长,并都能争着当组长。激发了学生的主人意识,从而促进了每个同学的全面发展。竞选组长制,充分调动了学生自己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级竞争意识明显增强。
总之,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管理的双重过程中健康、全面、和谐成长。
三、引导自主活动,促进自我发展
活泼好动是青少年学生的重要特点,对于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他们往往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并渴望展示自己的价值。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设计。不过,活动一定要符合当时班级、学校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活动的“安全性、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等。每次活动可以由当时所任班长牵头,全班参与的办法进行。至于搞什么活动,怎样搞由学生自己去确定。这样学生参加活动时没有心理压力,相反有更多的活动自主权,没有过多的限制性条规,他们一定会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活动能力一定能得到和谐锻炼。
四、建立和谐的班级评价体系
一个和谐的评价氛围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很重要。因此评价要体现:
1.真诚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生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易产生震动,受到感染。
2.针对性。笼统、抽象的评价学生,往往使学生造成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认识,评价内容含混就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3.激励性。教学评价要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被激发出来,课堂上才能焕发无限生机与活力。
4.多样性。评价方法应富有变化、巧妙、灵活、多样化等特点。教师应增强幽默感,积极调动体态语言,并倡导学生互评。
5.宽容性。回答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要给予一分为二的辨证的积极的肯定,以保护发言同学的积极性。
6.差异性。学生无论在基础知识、智力水平等方面,总是存在差异,因此评价与要求不能一刀切,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差异,要分层加以鼓励。
和谐,如春花灿烂,沁人心脾;和谐,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空间,给学生以亲密的交流空间,和谐的班级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教师要积极想办法,善于思考,营造一个宽松、融洽、和谐、民主的育人氛围,在这些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在和谐的教育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黑龙江哈尔滨市汽轮小学校)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