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ffrey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社会在飞速发展,但应试教育还是被很多学校所青睐。殊不知它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甚至阻碍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趣味性教学法就应运而生。本文从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实践的必要性着手分析,从而得出了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100-01
  实施趣味性教學,教师要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征基础上,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不断得到启发,进而去刺激学生积极探索新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欲望,让学习变得快乐而充满乐趣,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学习潜力才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开发。
  一、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实践的必要性
  (一)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是教师和学生所共同追求的,但就目前的很多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来看,情况并非如此。数学课堂的氛围常常严肃而毫无生机,但趣味教学法的运用,就能大大改善这一现状。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基础,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信心高涨,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从而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般年纪较小,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在他们身上司空见惯。此时如果数学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非但不能让学生很好地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久而久之还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趣味教学法恰恰能够改善并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发、游戏法等常见的趣味教学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于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能在这样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中,快乐的学习。
  (三)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性和抽象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带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的手和脑的共同参与配合,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学生。表现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数学思维,充分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练习的机会,如在“认识图形”这一内容的学习中,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去触摸感受不同数学图形的形状,以加深他们的认识。长此以往的实践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培养,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二、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措施
  (一)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步入小学,对学习还没有完全适应,很多生活中的习惯还得以保留。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一特征,在课堂上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能快速适应新鲜的学习生活,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1]。
  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上,教师要学会运用学生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例,这样熟悉的生活案例,才有代入感,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熟悉的环境中,这样进行教学就会自然而然,事半功倍。
  例如,在“元、角、分”这一内容的学习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先询问:大家自己有没有在商店买东西的经历?由此生活情境作为本节课的导入,来吸引学生注意,畅所欲言地讲出自己的购物经历,进而教师带领大家认识学习生活中的人民币。
  (二)增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
  小学阶段的学生跟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一味地灌输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会让学生与课堂的距离变得更加遥远。因而教师在开展趣味性教学时,要多关注学生,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2]。
  比如在《我们认识的数》这一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所知道的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字举例子并讲一句话。让学习积极发言,踊跃讲出自己的句子,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既联系了生活,又运用了数学中的数字,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也大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融入度也得以提升,数学与学生的距离也大大缩小。
  (三)注意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结合
  数学学习不同于其他文科学习,它更需要手脑配合,才能符合数学学习的要求。但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贪玩好动、自制力差的特征,往往在学习时就会将这些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教师非常头疼。因而在进行趣味性教学时,教师就要充分注意此阶段学生的特征,有的放矢,最大程度地化解这种学习的惰性和阻力。
  针对学生贪玩的特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手脑配合的教学环节,如在《认识图形》这一课上,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小时候玩过的积木来作为教具,带领大家认识基本的图形,如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教师可以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积木图形,引导学生将看到的图形画出来,这样的过程学生既认识了图形,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知。广大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方法,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增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还要注意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结合,只有这样趣味教学法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汪兴胜.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17(23):128-128.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学活动中基础教学科目,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能力,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问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思考,让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教师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但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深入分析成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探究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提问;教学方法 
摘 要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了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法则、公式、数量关系等基础知识,学生在遇到应用题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去审题,不能快速地从题目中找到问题和条件,许多同学更是无从下手。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应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能力,学会解答数学应用题。  关键词数学应用题;思维训练;逻辑性;灵活性;创造性;深刻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
摘 要自主学习需要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采用角色互换,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还要多多鼓励学生,给学生树立学習信心,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营造氛围;角色互换;多多鼓励;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0-0162-01  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能力,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相较于其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要重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本文以家国情怀教育培养为侧重点,总结了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了具体的渗透途径,希望通过实践探索能够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9-0031-01  为了不断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本文通过实践研
摘要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尽相同,对于笔者来说,34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仿佛并不漫长,如果让笔者讲一讲一个人一生最值得回味的时光,笔者想,教学生涯的34年美好青春时光是最不会让人觉得唐突或不适的。正是自己从未间断的努力和探索,才有了自己成长路上的喜悦和硕果,从而成就了自己独有的“巧、活、实”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探索;成长;教学风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这给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技术有着声像并举、形象化、交互化以及内容丰富等特点,但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优势,反而会适得其反。文章通过科学选择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形象具体性优势、巧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内容共享性三方面简要探讨了这一重要课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图形与几何;教学  
摘 要作文教学应该是人们表情达意、书面交际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有着最真实、朴素的人的思想和情感。更重要的是它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与高尚的人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作文中“儿童精神”缺失的现象却屡见不鲜。针对作文教学的种种现状,要把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让课堂从“师本”回归“生本”,让“习作”变为“喜作”。  关键词现状观察;体贴童心;回归生本;实践策
摘要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课堂内容的设置与教学方式普遍存在与社会文化发展相脱节的现象。通俗文化作为当下社会语境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文化形式却无法在艺术教育的课堂上占有一席之地,学校教育的漠视与青少年学生的极大需求形成一个巨大的矛盾。因此,中小学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把通俗文化拉入学校艺术教育的视野是它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于摆脱当前我国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来说,有着开创性的意义。 
摘 要传统的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意地分为为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而从实际看,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和分野。对于教过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笔者来说,说穿了,高中语文只是对初中语文更细致的重复罢了。高中生比初中生只是多认了几个字。说得更可怕些,语文教育从来都是一种可怕的重复,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又何尝不是在重复啊!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 数学作为一门理科类学科,单纯的题海战术以及课堂讲解学生们很容易对科目产生抵触的情绪,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以提升教学效果作为最終目标,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们对课程产生兴趣,学生们才会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近年来,教师们逐渐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对于数学思想与研究方法的教学,对于学生们的数学理解能力的提升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之一,良好的思想方法能够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