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状γ-氧化铝/火山岩基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刚果红吸附性能初探

来源 :燃料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火山岩为基体材料,硝酸铝、碳酸氢铵为原料,采用原位生长技术,成功制备火山岩孔道中交织生长棒状γ-氧化铝的火山岩基多孔材料,应用XRD、SEM、N2吸附-脱附、TG-DSC等技术表征该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并研究其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硝酸铝溶液通过扩散吸附填充到火山岩基体材料孔道中,焙烧后形成无定型相氧化铝。水热处理及焙烧时,形成的氧化铝依次转变为碱式碳酸铝铵和γ-氧化铝。制备棒状γ-氧化铝/火山岩基多孔材料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碳酸氢铵溶液浓度0.8 mol/L,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4 h。火山岩
其他文献
采用量子化学的方法,利用量子化学软件Gaussian09和GaussView,在B3LYP/6-311G(3df,3pd)理论水平下,对砷/氢/氧体系燃烧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研究。优化了13个基元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以及产物的构型,并通过振动频率和内禀反应坐标验证反应真实性。采用KiSThelP软件包基于传统过渡态理论拟合计算出动力学参数。本研究对砷燃烧体系中部分重要基元反应进行研究,便于后续建立砷的燃烧动力学模型。
以超纯靶材为原料,采用超高真空双靶共溅射系统制备出粒径分布为8.3−12.5 nm,Pt负载量为0.1 mg/cm2的PtTi作为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耐用性压力测试(DST)和计时电流(I-t)方法对所制备的PtTi催化剂结构、催化活性及耐久性进行研究,并探究Ti添加量对Pt基合金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高的电化学活性面积(ECSA)为186.14 m2/g,且经600℃原位退火后,直接乙醇催化氧化峰电流密度为1448 A/g,110
汽车燃油消耗过多,是现在很多车主关注的焦点,笔者将从专业的角度给大家解析汽车发动机燃油消耗过多的原因,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借鉴和帮助。首先,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通常表示“每升燃油汽车可以行驶的距离”的数字值指示,其单位是千米/升(km/L)。
编者按:“眼界”是“魔方商学院”戴晨老师亲手打造的汽车后市场脱口秀,“换个角度看行业,轻话题,深思考”,“眼界”脱口秀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国内汽车后市场广大同仁的高度赞誉和认可。
利用CaO基吸附剂直接从高温烟气中捕集CO2因成本低、吸附性能好等优点成为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重要技术之一。但CaO基吸附剂在碳酸化/煅烧吸脱附循环过程中存在易烧结的问题,导致其吸附性能急剧下降。本研究针对CaO基吸附剂全面总结了其吸附CO2的动力学、热力学及烧结机理,并重点综述了世界各国研究者在CaO基吸附剂抗烧结改性方面所做的研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及其局限性。结果表明,水合作用改性可使吸附剂崩塌而获得更大的比表面积;酸溶液改性会在制备过程产生
乙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传统蒸汽裂解生产乙烯的过程中,会产生乙炔、乙烷等副产物,如何有效地将这三种烃类气体分离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系统探究了石墨炔膜对三种气体的吸附、选择和渗透性能,并结合吸附作用分析和约化密度梯度分析,探索了三种气体分子穿透过石墨炔膜的相互作用类型、强度以及作用区域,并给出了分离性能的量子力学解释。结果表明,石墨炔膜常温下对乙炔/乙烯、乙炔/乙烷、乙烯/乙烷的选择性分别可以达到2×105、4×107、165;乙炔在常温下的渗透率约为
以酸洗和丰次烟煤为研究对象,依次采用石油醚、二硫化碳、甲醇、丙酮和丙酮/二硫化碳对煤样进行超声五级萃取,每级萃取物和萃余物分别记为Ei和Ri(i=1、2、3、4、5)。通过对Ei及Ri进行FT-IR表征,借助分段分峰拟合手段分析了萃取产物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五级萃取物的羟基氢键结构均以自缔合羟基氢键为主;在脂肪类物质中,除第三级萃取物E3以脂肪族−CH3和不对称的−CH2伸缩振动为主之外,其余几级萃取物均以对称和不对称的−CH2
自从汽车发明以来,车辆在动力性能、舒适性、安全性和环保性方面得到了不断提高。与专用机床、飞机、轮船等相似,当今车辆都拥有极其复杂的电子控制系统和数量众多的执行机构和传感器。为了能够控制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相互配合工作。
碳纤维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导电、导热、比重小和易加工性等优良性能,作为新一代军民两用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以及化工、机电、医药、采矿、交通运输、体育器材、建筑材料等领域。本文介绍了碳纤维的物化性能、碳纤维的种类及合成工艺、应用领域,并对今后国内碳纤维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运用井震结合技术进行沉积相沉积微相划分.根据不同的测井方法所能呈现岩石的岩性、物性、流体性质上探测能力的差别,地层在不同的测井组合曲线上的差异,对测井相进行分析.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