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声乐演唱及技巧的关系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yh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声乐演唱形式多样,各有特色,在发声练习中,老师通过对学生的唱歌姿势、气息、共鸣、咬字等方面的指导,达到理想的演唱效果。当然声乐演唱不仅仅在于发声,更注重对音乐作品精神内涵的抒发,演唱者在对音乐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演唱进行情感的表达,从而更好地将演唱技巧与音乐本身融为一体,阐释音乐的本质。本文就声乐演唱及其技巧进行简单的阐述,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声乐演唱学习打好理论基础。
  关键词:声乐演唱;声乐技巧;呼吸;发声;共鸣
  1 声乐演唱及技巧的内在关系
  声乐是嗓音、曲调、语言的完美融合,它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声乐的探索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通过日常演唱者的刻苦发声训练逐渐建立其模式化的声乐演唱体系。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研究领域,声乐演唱在音乐教育中也有了新的教学模式的改进和提高,主要表现在对发声的科学化指导,对相关技能的全方位掌握,无论是对声音还是站姿、咬文嚼字都有着系统化的训练模式,从而在声乐演唱训练的基础上使得学生产生音乐的共鸣,达到富有感染力的演唱效果。
  声乐演唱讲求技巧,如何运用正确的姿势,如何保证气息的支持,如何让声音自然圆润,如何更富有渲染力的表达歌曲等等,都要依靠声乐演唱技巧得以实现。声乐演唱技巧包括发声技巧、肢体语言表达技巧、共鸣腔使用技巧、咬字技巧等等。发声技巧的关键在于气息的运用,唱歌时,气息畅通无阻,才能将声音似喇叭般高低自由收放,得到圆润、松垮、通畅、宽衡的声音效果。肢体语言表达技巧是指通过肢体动作,配合歌词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演唱者的心声,除此之外,适当的肢体动作也可以确保演唱者畅通的呼吸,使整个演唱过程锦上添花。共鸣腔使用技巧是声乐演唱的基本技巧,包括咽喉、口腔、鼻腔、胸腔,通过四腔的协调一致影响声音的共鸣,从而引导或牵制声音的变化。咬字技巧主要运用在对歌词的阐释,通过掌握每一个字发音的规律及腔调,分析并运用到演唱中去,通过对咬字适当的夸张或缩略来配合不同的曲风,从而加强音乐的感染力。
  声乐演唱的过程也是声乐技巧运用的过程,声乐技巧作为声乐演唱的辅助工具,对于音乐的演唱及内在情感的表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声乐强调的是演唱,演唱即是声和情感的外在表达。为了更好的阐释声和情感在音乐中的融合,需要声乐技巧予以辅助,通过坚持不断地发声练习和肢体表达练习来达到最终的演唱效果。除了互通的内在联系外,声乐演唱及其技巧还有共通之处,即声音的共鸣。歌唱的动力在于气息,气息又贯穿声乐演唱技巧始终,无论是发声练习还是咬字技巧及肢体表达技巧练习,其都为“气息”所服务。在气息提供演唱动力的基础上,气息又帮助演唱者更好地阐释歌曲,表达歌曲。在音乐教学中,老师会充分利用声乐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再由学生的悟性感知声乐,表达声乐。在领悟中,需要学生以积极地心态感知声乐演唱及技巧二者的联系,在技巧的辅助下将音乐完美的表达。
  2 呼吸训练
  呼吸为声乐演唱提供“支持”,这种支持是一种自然的唱歌状态,即讲求气息的平稳通畅,从而推动声的发生,当然这种自然流畅的气息需要不断的气息训练加以强化,使得声音避免僵死和堵死的情况发生,声音在气息的推动下自然的形成“通”、“松”、“空”的特点。在我们的音乐教育中,呼吸训练作为基础训练,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教学作用。古语说的好“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呼吸训练帮助声音正确的震动,随着不同振动频率、振幅使得声音有高有低,音色各异,在气息的支持下,完成整首歌的演唱。当然气息不仅仅对声音有着支持作用,还有着渲染作用。气息的渲染作用主要表现在“饱满性”上,即随着喉咙的打开,气息的通畅流淌,使得整个上半肢腔体得以扩大,在充足的空间内,产生“共鸣”。因此呼吸训练不仅决定着音色、音调,也决定着共鸣体的渲染作用。打好“气息”的坚实基础是声乐练习的第一步。
  3 发声练习
  发声训练是声乐演唱训练的基本形式,即提炼出歌曲的基本曲调及动机、乐句,配合母音、音节,根据对不同音域的选择,在一定的音域内做半音上行或下行移动的练唱。正确的发声往往配合横膈膜控制呼吸法,在喉头的位置确定下,使得声与气息密切配合,无论是低音还是高音,无论是美声还是通俗,在喉部器官稳定的基础上配合声、气的调节都能达到理想的演唱效果。发声训练的另一大目的是为了调节共鸣腔体的使用,通过头和胸的控制扩张共鸣腔,在共鸣腔扩张的同时美化发声。训练中,老师往往会帮助学生做声区划分,注重学生呼吸、共鸣腔体的紧密配合,从而达到发声练习的最高效果。在发声练习中,通常选择a、e、i、o、u五个原音作为基础母音,从最易发声、最自然动听的母音练习开始,逐渐引导学生正确的发音,提高声乐学习质量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4 共鸣腔体的运用
  在呼吸训练中我们提到过,共鸣使得声音更有渲染力,更具饱满性,没有共鸣,声音失去艺术特点,由此可见共鸣的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人体的共鸣腔包括胸腔、口腔、头腔,在歌唱中,由于曲调的不一,演唱形式的各异,咬文吐字的具体化,使得共鸣腔在演唱中的使用比例不同。通常来说,低音更多的使用胸腔,因此在低音域练习中,会注意胸腔发声练习,胸腔共鸣的关键在于保持声音的松弛,切莫用胸腔共鸣压迫喉咙。中音则适用于口腔共鸣,口腔共鸣是声音的直接共鸣区域,声音由喉咙发出后、口腔保持自然打开状、下颚自然放下,在需要时可以稍稍后拉,上颚保持上提感,在烟、喉自然松开的情况下,配合牙齿、唇部、舌获得更好地口腔共鸣效果。头腔共鸣主要应用在高音发声,头腔共鸣的最大特点在于声音的明亮、辉煌,富有穿透力。头腔共鸣不仅决定着音色,更决定着音质,练习时,老师通常会教导学生以闭口打哈欠状,双唇微闭,留宽气息通道,从而使得声音上提,以眉心震动为目标,集中声音的明亮,配合呼吸点、共鸣点、发声点,取得丰富,富有光彩的发音效果。
  5 歌唱语言及其表达
  声乐不仅是对旋律的表达,也是对语言的表达过程。歌唱艺术以唱腔为基础,搭配语言,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追捧和热爱。如何才能充分表达歌唱语言,首先从咬字说起,歌唱时的咬字不同于说白话时的咬字,讲求呼吸的支持,根据音域和音质的要求达到不同的共鸣。吐字同样以气息为动力,以口腔为发声源,在吐字中我们既要考虑口腔的打开状态,找到共鸣点,又要确保呼吸的支持,咬准字的发音,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保持正确的吐字效果。最后要提的是收尾,恰当的收尾做到承上启下的歌唱作用,不仅为下一句发音打好铺垫,更保障了整首歌的自然流畅的表露。
  6 结语
  通过对声乐演唱及技巧的探索中我们发现,声乐技巧为声乐演唱提供了保障,使得声乐演唱更完美、细腻。此外声乐的各个技巧间又相辅相成,穿插其中,无论是共鸣还是发声还是气息支持,都成为声乐演唱艺术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杨思思.浅谈声乐演唱中呼吸的运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2] 戴宝丽.试谈声乐演唱中的技艺结合[J].大舞台,2010(04).
  [3] 杨婷.如何正确处理声乐演唱中技与艺的关系[J].华章,2010(31).
其他文献
【正】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组主要侵犯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高凝状态和血小板功能增强,导致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
<正> 黑龙江大学外語系(前身是哈尔宾外国語学院)十余年来,在党的領导下,艰苦奋斗,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外語干部。1958年大跃进以来,該系师生高举毛泽东思想紅旗,积极拥护党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耻,坚决貫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針,
【摘要】实际上,点的坐标(x,y)的待定涉及两个未知量的求解,基本解题思路是要找两个等量关系构造出关于x、y的方程组来解决.因此探求图像上点坐标的问题实际上转变成构造方程组的问题.  【关键词】函数图像;点坐标 求解  笔者在函数综合专题的复习中,发现较多地市的中考卷中,频频出现待定函数图像上点坐标为背景的考题,内容与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函数式应用、多边形、圆等紧密相连.于是查阅相关资料,精心
摘 要:大多数绘本是文字和图像的有机结合,而日本插画师安野光雅另辟蹊径,以纯粹细腻的图画展现西方世界的人文风光。将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学、建筑、地理等因素巧妙地融合在他精巧的画卷中。本文将从创作背景、画面内容、情节构思、视觉表达、创作素养等方面对作品的特点展开研究,并阐述其作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安野光雅;绘本;人文  绘本艺术起源于欧洲,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地区繁荣壮大,且各地区由于文化差异呈现
本院2年来在常规治疗慢性肺心病的基础上加灯盏花素治疗慢性肺心病22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正> 一最近两年来,我在英语系四年级的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问题的重要。我们在低年级也强调学生的独立工作,但是高低年级之间学生的独立工作是既有衔接又有区别的,也就是说五年中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学生入学后基本上从字母学起,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是真正的小学生,在这一阶段
小脑卒中是临床上较易误诊的急性脑血管病之一,老年患者更容易误诊.现将我院收集的11例被误诊老年小脑卒中病例报告如下.
唐代(公元581~907年)是中国古代人物画发展的成熟时期。唐代初期在继承前代人物画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绘画题材上以政治生活和宗教故事为主要方面,人物形象也保留了“秀骨清像”的痕迹。坛画涌现出很多名家,各有特色。唐代中期宗教绘画向世俗化转变,题材内容向日常生活转变,描绘对象向时尚的妇女转变。不同地区的画法融合,中原风格和西域风格相互影响,产生了很受欢迎的新样式。以吴
【摘 要】财经专业的开展一方面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职高学校财经专业的展开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全面的财经类人才。本文将结合自身在职高学校内的工作经验,对财经学生的理财教育展开讨论,希望能促进财经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职高学校 财经专业 理财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1.077  当代学生
【正】 我们分析了62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特点,并采用了相应的急救措施,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0~2004年我科诊治的符合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