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课前演讲序列化研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zf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教育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做好对其教学工作的设计是保证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尚处于稚嫩的阶段,这使得他们的语言表达呈现出无序列、非理性的特点。同时,新《课标》的“表达与交流”部分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语文课前的演讲可以把这四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初中语文;课前演讲;序列化
  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空气。在新理念的引领下,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许多教师都做了有益的尝试。我校也决定以语文课前演讲序列的构建为突破口,使语文教学能够循序渐进,使学生语文水平得以逐步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校师生从中得到不少收获,最突出的感受是:初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有趣,扎根于有序,得益于有法。
  一、关于课前演讲
  课前演讲是指课堂教学之前,学生按照教师所布置的特定主题进行的口语表达的一种形式,其对于调动学生情绪和思维具有积极作用。教师需要做好对课前演讲的有效设计,让其能够与语文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演讲者积极准备,倾听者用心感受。
  在进行训练内容的选择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不同需求来进行,并确保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教材的主题为演讲主题,确立规划“多条辅助线”的原则,即以著名作品、经典故事、新闻报道等内容作为演讲主题。
  二、课前演讲应立足于有趣
  演讲训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培养兴趣和习惯。演讲开始时,有一種新鲜感和陌生感。学生不知道这个活动有什么样的过程,不知道从同学们分享的话题内容中能得到什么。在这个时候,教师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学生敢说、会说。让学生从最初的机械背诵,慢慢发展到能够讲出兴趣、讲出热情、讲出自信、讲出勇气。因此,明确演讲的要求和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逐渐脱稿。第二,提升难度,强化素养。在学生已经适应课前演讲之后,教师需要对课前演讲的难度进行提升,具体可以从主题、要求等方面实施,让学生接触更复杂的演讲主题,提高对他们演讲水平的要求,可以让他们进一步获得素材收集、文本组织、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进步,这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学习好作品,提高自己。到了九年级,中考就要来了,作文在中考中占很大比重。因此,九年级下半段,学生主要背诵中考满分作文,多做积累,面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要求,要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三、课前演讲要扎根于有序
  演讲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序列,一是单元主题序列。例如,基于语文教材单元主题,根据阅读教学的内容,设计演讲主题,建立了演讲序列。此外,还可以设计其他的主题序列(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自然景观等)、语言序列和中心序列。
  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读写结合。演讲与写作有机结合,学生以经典文本为写作模板,学习写作技巧。二是贴近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源自学生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的认识、体验。不同阶段、不同主题的训练都要注重语言表达和技能学习,这样才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前演讲得益于有法
  1.成功的激励作用巨大
  演讲是繁难的事,它耗时长,见效慢。更重要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演讲的兴趣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学生能不时获得成功的激励,就可以维持兴趣,并感染别人。从七年级开始,教师可以不断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演讲比赛,成功获奖的学生不仅可以成为校园明星,还可以激发其他学生对课前演讲的热爱。
  2.品读留白之处,拓展演讲空间
  文本教材中有许多有趣的地方—文章的留白之处。引导学生玩味这些留白之处,让学生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境,才能拓展演讲空间。比如,在七年级下册教材中《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女主人公英子面对父亲去世的噩耗时,表现得很沉静,看似平静,我们却能感受到她心中的波澜。在父亲的指引下,在爱的鼓励下,面对家庭的变迁,英子明白了“成长”的真谛。这里的成长也是生命和责任的延续。文章中有一处主人公爸爸去学校给主人公送花棉袄的描写,因为时间已经有些久远,作者已经不记得之后发生了什么。此时,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猜测父亲想说什么、是如何说的,让学生以此为主题进行演讲。我们引导学生品读留白之处,“让学生想开去”,拓展其想象的空间,这是对兴趣的激发,也是对阅读和写作的创新。
  读书是演讲的基础,学生读书就像蜜蜂采花,演讲就像蜜蜂酿蜜。通过使阅读变得更加有趣,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材可选。不断积累言语材料,激发言说欲望。要加深对言语的阅读,引导学生将文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文能力,通过阅读驱动言语,通过阅读指导演讲。这样,才能使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加和谐统一,使语文课堂更加有序高效。
  也许有人认为农村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差,胆量不足,课前演讲无法实施。事实上,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想法。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有竞争欲望,青少年在这方面尤为突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充分利用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开展课前演讲,推广这一模式。通过演讲主题序列化,将三年的语文教学内容系统化,确保课前演讲的有效性,是提高农村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杨海涛《高中语文作文序列化指导—探究作文课堂指导模式及有效性》,《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第S2期。
  [2] 翟小颖《学情视角下初中语文写作序列化教学研究》,《荆楚学术论丛》2014年第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主题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围绕特定的主题从实际出发,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等于一体开展德育的重要活动。本文对以“禁于未发之谓豫”的思想指导主题班会的实践探索进行研究。  关键词:禁于未发之谓豫 主题班会 实践探索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99  一、“禁于未发之谓豫”  “禁于未发之谓豫”出自《礼记·学记》:“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
摘 要:如今教学改革的步伐还在继续大步向前,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教育观,如何推行德育,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促使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些教学实施的对策,结合情境教学的思想,打造适合师生互动、交流以及合作探讨的情境。  关键词:情境教学 道德与法治 教学方法  自2016年秋季开始,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国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是华夏儿女智慧和精华的积淀,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中华民族的灵魂,更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一门适合于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更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有着巨大的优势和现实意义,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使课程能够正在符合新时代人才培
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喜欢画抽象画。左边这些画中,我们看到了用直线和方格组成的图形。
摘 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做好互动模式的应用研究,能大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构建学生的历史素养带来支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互动模式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得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开展互动教学模式很有
摘 要:一部《三国演义》,通过对东汉末至三国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可以说是一曲男性英雄的赞歌。这样的书是以男性为主角的,女性成为了陪衬和点缀。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三国演义》中的女性人物,并研究她们的悲剧结局,将结局分为三类:政治工具型、早年守寡型、贤妻良母型。  关键词:三国演义 女性 悲剧  一部《三国演义》,通过对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塑造了众多的英雄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着很大的帮助。这门科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去学习和发展。而且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接触到很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从中吸取很多的知识,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应该让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从而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 有效渗透  
摘 要:德才兼备,语文老师在开展语文诵读教学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本文从“激发诵读兴趣,开展品德教育”“问题引导诵读,思考品德教育”“小组合作诵读,探讨品德教育”以及“诵读联系实际,体会品德教育”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诵读融合品德教育实践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诵读 品德教育 实践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传统的知识传输型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知识融合品德教育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策略:从立足于古诗教学,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立足于语文综合活动,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意识;立足于课外经典阅读,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于传统节日,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观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结合,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养成健全的品格,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使中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学校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人性化,力求实现管理效果的最大化。在以人为本的视角下,中学学校管理者要想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学校管理理念,一切围绕“人”来进行,从而构建出一个人人自主、人人自治的学校环境。本文从尊重教师,激发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养成教育,落實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优化制度,创新人文制度管理模式;激励机制,激发全体师生的主动性四个方面对中学学校管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