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小石头都要偷?!企鹅为了筑巢养育下一代“不择手段”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m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十月底开始,随着南极半岛每天阳光照耀时间的加长,冰雪进入慢慢融化的节奏,持续半年之久的南极冬季即将远去,迎来的是生机勃勃的春天。此时的岸上是异常热闹的,那些原本生活在海洋中的企鹅都回到了它们熟悉的栖息地,开始了一年一度繁殖下一代的工作流程。原本沉寂的冰雪世界有了可爱的企鹅身影,随处可以听到它们求偶时发出宏亮的“驴叫声”,一对对企鹅夫妻们严阵以待,在焦急不安中等待着新生命的诞生。
  建筑材料紧俏
  企鹅夫妻来到岸上之后,总会选择一处满意的空地或者山坡作为自己的家。选址结束后,当然第一步就是筑巢。这在自然界也很常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鸟儿们收集大自然中容易获得的素材来建造各自的巢穴,吸引异性,并之后成为夫妻繁殖养育下一代的居所。而常见的素材就有草、树叶、泥土、羽毛,甚至有些鸟儿还喜欢叼一些从人类那里获取的小物件来装饰自己的家。
  不过和绝大多数筑巢的鸟儿们不同的是,企鹅们所面对的环境实在太艰苦,放眼整个南极半岛岸边或者山坡上,几乎找不到任何植物。要知道在南极地区本来植被就少,又大多都是苔藓、地衣等形式存在,没有成型的树木枝叶可以利用,甚至在春季找到泥土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而且企鹅也并非善于挖洞。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找到的小石块就已经是很好的建筑材料了,把这些小石块围起来,堆砌成圆形的窝,这便是企鹅家族能够想到最理想的家了。
  之所以一定要用小石块筑巢,科学家也给出一些可能的原因,比如说企鹅无法搬动海岸边较大的鹅卵石块,所以只能收集小块的石头,便于运输;其次有了小石头作为巢底部,可以避免夏天冰雪融化雪水对于企鹅蛋的影响;第三,用小石头把产下的卵围起来可以起到一定保护作用,挡风,保暖。
  不过小石头毕竟数量有限,在整座岛上可能存在数万甚至十多万企鹅居民的情况下,仅有的这些建筑材料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栖息地周围的小石头很快就被全部征用了。
  捡?还是偷?或是抢?
  11月中旬开始,南极半岛的众多企鹅家族,包括巴布亚企鹅、阿德利企鹅、帽带企鹅等,都圈好领地,繁育下一代。雌性企鹅通常产下两枚卵,由雄性或者雌性轮流在巢上进行孵化,而另一半则去大海觅食或者继续寻觅加固巢穴的“建筑材料”。那些机灵有经验的企鹅父母早早地搭建好坚固的“石块堡垒巢穴”,安心趴在上面,而那些落后的父母则忙于继续寻找石块,否则万一上坡冰雪融化雪水下流,对于孵化企鹅蛋是极其不利的。不过此时周围哪还有现成的小石块呢?该被捡走的早就没了。
  那些老实的企鹅会很固执地走到很远的地方继续寻找小石块,不过总有些喜欢走捷径贪小便宜的企鹅,它们有着自己的招数:首先打探周围邻居家哪家巢筑得好,哪家石块多,瞄准几个潜在目标;然后留意看邻居的动向,一旦企鹅外出,或者打盹不注意的时候,就上前去偷一块,这多简单,距离近,石块也好,神不知鬼不觉。
  偷就偷吧,反正没人看到。于是在企鹅栖息地总是忙碌着那几个勤劳的“搬运工”,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地偷着别家的小石块,打着损人利己的小算盘,很快自己家的巢档次就上去了,自然会得到另一半的赞许。不过有时候偷盗变成了大白天的明抢,有一只企鹅就是仗着个子大、速度快、皮糙肉厚,完全不顾是否别家有主人,看到就抢,不劳而获,抢回去就是自己的。到了后来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一路走过都会引起企鹅村民的一致抵抗,不过它还是乐在其中,抢个不停,却没想到自己抢回来的石块没人照看,早就被另一些“小偷们”瞄上了。这就是春夏季南极半岛企鹅栖息地有趣的偷石头现象。
  不过别看这些企鹅平时呆呆傻傻,或者偷石头时候横行霸道,当雏鸟破壳以后,那份对下一代的关爱还是溢于言表。
  看来这企鹅偷石头也是为了生存,一门生活在南极极寒艰苦地区的必备技能,看着这些可爱企鹅们忙于偷别人或者防范被别人偷的有趣场景,不禁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所以企鹅偷石头也不算“偷”嘛。
其他文献
选择冬季旅行的好处,一是能避开游客高峰,二来很多景区票价优惠,更重要的是往往能见到意想不到的风景,比如冬季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从乌鲁木齐出发,已经连续行驶了30几个小时,终于在昨晚午夜时分到达轮台。  大雾,能见度不到10米,零下12摄氏度。  这是一座在塔里木盆地沙漠北沿的绿洲城市,在大雾中时隐时现,大家决定在车里和衣而睡,但又反反复复被冻醒。第二天早上7点半,天还没亮,我们决定再次出发,由北
期刊
我们总是在忙碌。  忙着来来往往,忙着是是非非,忙着里里外外。  也许出于本心,也许并非如此,但我们依旧很忙碌。  在身体和机器一样不断地运转之时,精神上的压力愈加凸显。  我们需要慢下来、静下来,给心灵放一次长假。  如陶潜归隐山林一样的假期,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节奏。采菊东篱,悠然南山的生活固然让人向往,却终归是心远地偏。选择一座城市,去“慢”游,是个折中之选。虽不如雪山莽原般彻底,却也总能获得足
期刊
回顾与《旅游纵览》编辑们交流的过程,我对他们充满信任和感激之情,因为编辑的敬业、专业、精业的作风,使得他们与作者、读者的关系,可谓是亲密友好“零距离”。  作为喜欢动笔、习惯敲键盘记录旅行、表达心声,始终愿意与媒体打交道的我,有幸引起编辑的重视,同时也有了机会接触、了解编辑。向来是有比较就有鉴别,有鉴别就有发现,有发现就有收获,任何事物皆如此。当拙作在贵刊发表后,我确实具有一种别样的心灵感受。  
期刊
有朋友问我,你喜欢重庆是为什么?我竟然说不出任何关于这个城市的特质,我在记忆中寻找斑驳的点滴,最后找到的却是细碎的东西:一只陪我吃火锅的小狗;在洪崖洞一间新开的酒店,酒店里一顿加了煎蛋的寻常早餐;在十八梯,吃了一个煎饼;在磁器口,遇到的一个面目慈祥的坐在门口招呼我们拍照的老奶奶……山城重庆的记忆,就这样被拼接起来,却也让我念念不忘,我喜欢他繁华过后的孤独,重庆印象,停留在拼接的记忆里,嘉陵江,轻轨
期刊
美国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有个很美的名字——翡翠项链。它被公认为世界城市史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像一条串连着波士顿的公园、林地、水景、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绿色项链。“绿道”,顾名思义就是绿色的田园道路,没有城市道路中汽车尾气的污染,也没有普通乡间小道的崎岖难行。它融绿色、休闲、生态、低碳于一体,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  在绿道上散步是一件很惬意的事——绿道采用优美的曲线、宽敞的空间,
期刊
在新疆,无论城镇还是乡村,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清真寺建筑随处可见,或华丽庄严,或古朴素雅,都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新疆崇信伊斯兰教的人数众多,作为宣教和礼拜的标志性建筑和景观,清真寺格外引人注目,可以说,凡是有穆斯林居住的地方,就有清真寺存在,其中不乏许多历史悠久的清真古寺。  公元9世纪末10世纪初,伊斯兰教经中亚传入新疆南部地区。10世纪中叶,信仰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发动了对于阗佛教王国历时40
期刊
耕地又称为农田,在地理学上是指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耕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唐诗中有“借牛耕地晚,卖树纳钱迟”和“耕地戒侵连冢土,伐薪教护带巢枝”等广为人知的名句。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耕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系统。  根据地貌,地理学家将耕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梯田是指在丘陵山地为保持水土、发展农业生产,将坡地沿等高线辟成阶梯状田面的耕田,大多分布在高原地带及丘陵山区。
期刊
当北下寒风无情地吹走秋日最后一丝温存;当冬日早晨在床上与寒冷斗争;当骑着自由车在街头不再惬意;当口罩都无法面对灰蒙蒙的雾霾……你是不是想如自由大雁一般来一次长途迁徙,寻找一个理想逃避严寒越冬之地?  想象着静怡海岛,摇拽的椰子树,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海水拍打着洁白沙滩;阳光下一杯充满热带情调缤纷冷饮,与爱的人感受海风穿透发丝的绵绵爱意,或与家人听着海声在星空下的海滩上赤脚漫步共享天伦;这一切在毫无生
期刊
在马来西亚沙巴州西南海岸的红树林保护区,居住着一种珍贵的灵长类野生动物——长鼻猴(proboscis monkey)。长鼻猴有着大得出奇的长鼻子,目前只有在马来西亚婆罗洲的沙巴、沙劳越等地的红树林中才能看到,属于世界濒危动物,也是马来西亚的国宝。  沙巴的红树林是由几个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组成的。亚庇附近的红树林景区,有三个点﹐即威士顿(Weston)、克里亚斯(Klias)和Garama,这三个
期刊
周海翔,高高瘦瘦,头发蓬乱,脸部线条明显、轮廓清晰,细边眼镜,有严重的“恋高症”。  与更多的生态摄影家追逐濒危野生动物不同,他更提倡“多观察、拍摄身边那些鸟儿的自然行为,感悟它们存在的理由,记录它们的动人故事”。他甚至请求掌握珍稀鸟种信息的鸟友:“请您自私一点好吗?别再透漏地点信息给我们了,求求你们了,为了保护濒危物种,这是你的贡献。”  这种请求实属出于无奈。作为摄影人,当然希望能拍到更多的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