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启蒙:对后现代主义批判人道主义的一种答复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向新启蒙:对后现代主义批判人道主义的一种答复[美]P.库尔茨王宏印,李育红,赵润林译如今众多的知识分子对于启蒙运动已不再迷恋,我们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一些自诩为“人道主义者”的人攻击“启蒙运动”是已经“过时的”、“虚幻的”,甚至是“压制的”、“邪...
其他文献
小津安二郎的茅崎馆  从茅崎馆醒来时是晚上10点半。这一天我先是从新大阪站搭乘 2个半小时山阳新干线到热海,又换乘东海道本线经过40分钟到茅崎站,最后步行15分钟才终于抵达此处——如此长途跋涉,晚饭后便倒在榻榻米上昏睡过去,再次睁眼,是因为感觉一道亮光久久停留在脸上,晃眼得很。  “难不成是外星人的飞碟登陆了么?”我挣扎着爬到窗前,只见头顶一轮明亮的镰仓圆月,正挂在薄暗的天空正中央,使那底下的云朵
通常人们所说的自然美,是指客观世界中的自然事物的美。自然界是一个千姿百态,万千气象,五彩缤纷,非常丰富的美的世界。无论是高山流水,白云蓝天,鸟语花香,还是彩虹朝霞,清
1  倒叙,时间回到一年以前。  无需触碰和抚摸,你就能感觉它的柔软,皮毛仿佛经过轻微静电的蓬松处理。这只名叫布布的猫格外温顺,被陌生人以并不舒服的姿势紧拥,布布尽量适应,不叫,不挣扎。它的主人告诉我,布布刚来时只是刚满月的黏人小毛球,天生就擅长自我克制,乖巧,清洁,从不抓坏家具。当我抱着布布离开它所熟悉的环境,它软绵绵地靠在我肩膀上,像只松懈的暖水袋,温热、随形,让人觉得,它根本没有猫科动物的利
我清晰地记得,当年在知青连队食堂,每人每月交12元钱,可以随便吃,食堂的伙食太差了,每天基本上都是大(?)子饭、高粱米饭或是二米饭,对于我们这些刚刚从大城市来到农村的知青
一  那天傍晚经过屋边那片房子时,看到墙上多了个硕大的“拆”字,蜷缩在红色的圆圈里,暮色不断加深,如散乱的灯光一样打在上面,看上去阴暗冷漠,那是判决了死刑的标志。这意味着它们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百多年的活着即将变成死亡,从这一刻开始,死亡是它们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最后一件事情。  没多久,里面的人像约好了似地一哄而散,如一股飓风卷走了草原上的羊群,转眼变得空空荡荡。一群脸色黝黑的农民工从角角落落钻了出
《玫瑰门》是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文中有六个奇特的小节,即苏眉与眉眉的对话。这些对话展示了“本我”眉眉在不断的惊恐与逃遁中,最终勇敢地跨越了代表着苦痛和美丽的“玫
中国古典文学的银河中悲剧之星最多最为璀璨,历各朝代愈显繁盛,剧情虽虐心却深受观众追捧,其原因是这些作品的创作符合了中国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遵循“儒”“道”
一件古董,流传中分为两半,甲乙各得一半。于是,甲乙都想让藏品合璧。  甲找到乙说,愿出高价收回乙手中的一半。乙摇摇头,坚决地说,我也正有此意。  僵持了很久,两人相互利用各种办法,都没有使對方松口,最后都被折磨得寝食难安。  一日,甲突然觉得,改变不了现状,可改变思想啊。于是,豁然醒悟,捧着半个藏品要送给乙,他的道理是,让心爱的藏品合体不失为一件美事,是收藏的一种高境界吧!  敲开门,说明来意,乙
说一个故事,告诉你们“见人下菜”的最简单释义。  我刚进单位的时候,去食堂吃饭。“吃鱼的时候给鱼尾,吃肉的时候给肥肉。”单位的一个老同志说,你要适应。我笑笑。他给我点了点附近一个略微有点职务的职工说,你看他的那一碗,是不是比你的质量要好?我瞟了一眼,还真是,肥瘦相间。  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发现,你拿到的菜不能说完全跟你的职务匹配,但一定与你在单位的地位有一定关系。人生第一次用最原始的方式被“见人下
期刊
这是敬老院,不是骡马店,想拴了拉着来,不想拴了拉走……怕是……巫婆跪错神,小鬼找不到坟……  ——题记  院长程飞十分热情接过我的行李。说是行李,其实就是装着本儿和洗漱用品的牛仔包儿,还没落定,一个影子从他身边一闪而过,是那样猝不及防。包儿已挎在影子肩上。突然,影子住了脚步,在十多步之外诡谲而嘶哑问道:“拆不拆?”程飞回答:“拆、拆、拆”。我和程飞虽然熟悉,我的包再没有什么值钱东西,也不能让他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