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物馆文物陈列的重要性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f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内大多数的博物馆在文物的陈列方面都存在着形式单一以及“以物为主”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限制了博物馆一些社会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一直以来,针对博物馆的文物陈列,我们提倡的宗旨都是尊重文物的历史文化,加强与观众的文化交流,有效诠释文物背后的历史信息。但是在当下却存在内容和方式单一以及其他不良状况。因此,强调文物陈列的重要性对于博物馆的规范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文章主要从多个方面分析博物馆文物陈列的重要性,以此完善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工作。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陈列
  1 强调博物馆文物陈列重要性的背景
  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分析,近年来我国对于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一般情况下,一些针对文物保护的科研工作和科学研究活动是与全国各地博物馆的相关文物保护工作同步开展的,但从整体上而言,国内大部分的博物馆文物保护的相关工作都开展得不甚顺利,甚至会出现很大的漏洞。各地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开展不顺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为原因,二是自然原因。
  首先,自然原因的出现是客观的,文物本身自带历史文化的属性,很难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运输和保管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产生一些变化,日积月累下也会引起质变[1]。
  另一种情况则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为因素也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工作人员的原因,二是博物馆内部环境的原因。首先,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各地的博物馆都比较缺乏具备专业文物保护意识与相关知识技能的人才,大部分工作人员都缺乏专业理念与技能的培训指导。另外,便是博物馆内部环境容易导致文物受到损坏。国家对于博物馆内部的温度、湿度、遮光度都有严格的要求,但是难免有一些博物馆没有按照规定要求对内部环境进行建设,所以就很容易导致文物由于受到外部的刺激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坏。比如说:如果温度和湿度控制得不严格,很容易会加快纸质文物老化或者破损的速度;如果博物馆的遮光度不够,导致外部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到文物上,则会加快文物氧化的速度,这种程度的损坏是不能阻止、无法修复的。因此,近年来一些博物馆都在严格控制馆内的文物陈列环境条件,提高对相关保护设施的建设投入。
  2 博物馆文物陈列重要性的分析
  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工作是博物馆向外表现其社会功能最浅显也是最基础的方式,同时也是博物馆最重视、最主要的日常工作之一。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首先博物馆的形象以及文化内涵都是通过文物的相关陈列表现出来的,另外博物馆与大众的联系都是以文物的陈列作为桥梁的,博物馆可以通过文物陈列的形式与外部进行间接的文化交流。
  3 博物馆文物陈列的特点
  这里以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文物陈列为例,在展线上陈列的样品有多个种类,如铁人遗物、文件文献、生产生活用具、音像制品、字画工艺品等。
  3.1 真实性
  真实性是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文物陈列最明显的特征。这些文物一般都是纪念某一对象和相关人员,或者是纪念某一对象所经历的真实的历史事件,故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契合性。此外在铁人纪念馆中还有大量王进喜生前用过的实物,如他在参加国庆观礼时所戴的前进帽、在跑井时所骑的摩托车等,这些文物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所以说,真实性是铁人馆文物的生命,这些文物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也是对王进喜这一人物的真实写照。
  3.2 载体性
  载体性也是博物馆文物陈列的基本特征之一,而且信息载体的价值远远超过了物质实物的存在价值。在这里具体指文物背后所存在的信息价值远远大于这一实物本身的价值。例如,铁人馆中国家一级文物——王进喜跳泥浆池时所穿过的棉工服,这一文物的实物价值只是一件普通的工作服,并没有那么珍贵,但这件文物却承载着的却是王进喜个人奋不顾身、勇于奉献的宝贵精神。看到这件衣服,人们就可以想起王进喜奋不顾身跳入泥浆池搅拌泥浆的场景,这件衣服的价值就在于他的“脏”,而这也深刻诠释了铁人馆文物的载体性特征。
  3.3 史料性
  史料性是鐵人纪念馆每一件文物的真实体现,这里的每一件收藏品不仅仅只是这一人物所经历事件的实物佐证,也是这一人物在这一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中所留下的历史资料。通过这些文物,人们可以对这一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进行深刻探讨,这些文物的价值就如同一部保存了多年的、历史悠久的史书,有着不可低估的史料价值。就像大庆石油会战时期的《战报》,通过这一战报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石油的开采情况,可以发掘到先进人物的历史事迹。所以,文物的史料性都是由它的内涵所决定的。
  4 加强博物馆文物陈列工作的措施
  4.1 从思想上,首先加强对文物陈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文物的陈列工作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命线,是向社会展现其社会功能与价值的重要方式与主要手段。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一般是在经过充分的科学研究分析后,才会再次利用展览的形式推动其文化价值的体现与延伸。而创意的文物陈列设计则可以更深层地挖掘文物的社会价值与文化内涵。博物馆的决策者以及工作人员,都应该深切认识到陈列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真实、规范、科学的文物陈列体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与文化价值。
  4.2 加强观众的体验,改进与创新文物陈列方式
  博物馆可以在完善保管设施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可以供观众体验的设施。一般情况下,博物馆是通过真实的产品、生动形象的讲解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展品所在的历史社会背景。如今更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观众与展品的直接交流,添加一些可供观众体验的设施,或者观众可以直接动手的项目,让观众对博物馆展览的文物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有利于提高观众对展览的兴趣,从中获得文化方面的感悟[2]。
  铁人馆展厅中国家一、二、三级文物的说明牌上都有各自的二维码,观众在参观过程中,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手机页面马上显示该文物的详细信息(名称、尺寸、材质等)。在每天的社教活动中,前10名找全10件文物位置的观众可以领取1件精美的纪念品。活动一经推出,受到观众热烈好评,观众纷纷积极踊跃参与到活动中。这项活动既创新文物陈列方式,又提高了观众参观的趣味性。
  4.3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文物保护工作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实践。首先,落实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文物展览与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实时把握文物陈列状况,能够及时发现突发状况并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降低文物的受损程度。另一方面,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还应该严格控制博物馆内部环境的各项可控条件,如控制馆内的温度、湿度、遮光度保持稳定的状态,以及加强文物展览柜的封闭性。一般情况下,通常采用中央空调来调控温度,展厅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必须要恒定在所需要的标准范围内。在温度和湿度环境不佳或者不利的季节,局部使用调温调湿设备,将文物的损坏降低到最小程度。此外,还要保证对场馆内展览的文物进行24小时的监控,防止文物损坏或丢失。铁人馆要加强博物馆内部环境的建设,改善文物陈列环境条件,提高对相关文物保护设施的建设投入。
  5 结论
  本文对当前我国部分博物馆文物陈列工作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在强调文物陈列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规范和完善文物陈列工作的建设性措施。总而言之,加强对文物陈列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博物馆管理人员对文物陈列的重视程度,在相关政策的规范下深入落实文物陈列与保护观念,能够有效地实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此外,强调博物馆文物陈列的重要性不能仅仅体现在口头上,还应该制定大量措施规范文物陈列实践工作,提高文物保护的效率,减少文物受损。
  参考文献
  [1]张鸣.浅谈博物馆文物陈列的重要性[J].长江丛刊,2018(14):151.
  [2]刘胜民.浅谈博物馆的陈列展览[J].卷宗,2013(5):220-220.
其他文献
摘 要:后土是道教神仙,是“四御”尊神之一,掌阴阳,育万物,是大地之母,深受人们的尊敬与崇拜。后土信仰是道教神仙信仰之一,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与大地的崇拜。文章介绍了后土称谓的来历与职能,通过梳理文献记载,简要阐述了后土信仰的发展。  关键词:后土;道教;神仙;后土信仰  明后土娘娘像(图1)长21.8厘米、宽13厘米、高36厘米,是宿州市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现陈列于明清遗韵展厅。后土娘娘像面颊丰腴
期刊
摘 要:做好博物馆陈列展览与当地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展现历史文物的价值,还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博物馆,让本地观众深入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让外地参观者对参观地有更直观的了解。文章以博物馆陈列展览与当地历史文化有机结合为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当地历史文化  博物馆陈列展览始终强调的是“物”的展示和“史”的讲述。一般历史遗存的“物”常常处于一种“失语”状态,通过展览对“
期刊
摘 要:如今文化创意已经成为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对社会教育、社会文化、社会经济都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洪秀全纪念馆为例,从文化服务、公共教育、特色活动、文创产品等几方面提出利用文化创意提高文物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文化创意;文物资源利用;有效途径  文物资源对于提高国民素质、社会文明程度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想使文物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必须在有
期刊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7月至9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搜寻、发现并确认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沉舰——经远舰。这是继致远舰之后,我国甲午海战遗迹水下考古工作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经远舰由德国伏尔铿(Vulkan)造船厂建造,1887年底作为致远舰的僚舰,入编北洋水师。著名将领邓世昌、林永升分别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历史文化学习以及休闲娱乐的需求都大大提升,这使博物馆传统的展陈方式面临挑战。文章对博物馆趣味性互动体验展开研究,从体验诉求、特点、实际应用等多个方面分析趣味性互动设计对于提高博物馆展陈效果、增强游客参观感受的重要作用,希望可以对我国博物馆的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博物馆;趣味性互动体验  1 趣味性互动的概念  传统的博物馆展览都是以文物、展板的
期刊
摘 要:2008年11月4日,在距安徽省寿县城关南4500米处的西九里沟附近保庄圩工地,发现一座唐代船形砖室墓,共清理出土了18件器物。因其墓葬出土器物体型相对较大、工艺精美,且有部分器物造型奇特,对研究唐代时期寿州地域风俗、审美、工艺技术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寿县博物馆;唐代墓葬;出土器物;器型纹饰  2010年深秋之时,寿县文物局向寿县博物馆移交了一批唐墓出土器物。这批器物是该局配
期刊
摘 要:历代赏石经历了先秦类玉石、秦汉景观石、魏晋山水石、唐宋造型石、明清案几石等类型的发展和变化,最终形成以“形、质、色、纹”为核心的审美准则。  关键词:质地;色彩;造型;纹理  纵观历代赏石文献,赏石经历了先秦类玉石、秦汉景观石、魏晋山水石、唐宋造型石、明清案几石等类型的发展和变化,并形成了以“形、质、色、纹”为核心的赏石审美准则。  1 历代赏石类型  1.1 先秦类玉石  先秦赏石重质地
期刊
摘 要:《金陵大报恩寺塔志》(十卷)是对大报恩寺塔历史进行研究时的重要参考资料,但是其中所记载的内容出现了和其他史料有差异的地方。为了明确其是“笔误”,还是兼采并收,文章就《金陵大报恩寺塔志》中的资料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其并不存在“笔误”也不存在刊印错误的情况,而是张惠衣“博采傍搜”“考从群籍”编撰风格的一种体现,是尊重史实的体现。  关键词:《金陵大报恩寺塔志》;张惠衣;笔误;兼采并收  民
期刊
摘 要:文物承载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博物馆文物的价值不可估量。在县级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保护好历史文物,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文章以含山县博物馆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明确了县级博物馆文物保管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积极提高县级博物馆文物的保管水平。  关键词:县级博物馆;文物保管;解决对策  文物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史,凝结了古
期刊
9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笔墨传承——新安画派、黄宾虹、赖少其艺术渊源研究展”在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展出,这是该馆自2012年来连续第7次入选该项目,展至10月10日。  展览内容分为“新安画派”“黄宾虹艺术”和“笔墨运用”三个专题,丰富多样的文献史料及各类作品共计228件,充分展示新安画派及代表人物和黄宾虹的作品风格、艺术理念及笔墨之道。赖少其认真临摹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