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源 :大家健康·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lo)-07-02
  
  疼痛是最普遍、最重要的症状。它是由有害的刺激引起的主观感觉,常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指征之一,也是评定疗效的一个标准。因而疼痛在临床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个护理工作者都应掌握疼痛的观察和护理知识。
  
  1 疼痛的原因及分类
  
  1.1引起疼痛的原因一般而言,可能造成组织损伤的刺激都可能产生疼痛。如:化学刺激物、缺血、机械性损伤、温度过高或过低、感染及心理因素造成的疼痛等。
  1.2疼痛的分类疼痛可分浅部、深部或内脏痛。浅部痛是皮肤黏膜的接受器受刺激引起,如烧灼痛、刺痛。此疼痛局部化,有明确的范围。深部痛是由肌肉关节、筋膜等对疼痛特别敏感的深部组织引起,为钝痛、挛缩、闷痛、锐痛等强烈的痛。内脏痛可在发病器官的部位感觉到,或在远离内脏的部位感受痛,此为转移痛。内脏的感觉神经末梢较少,很难将疼痛局限在一个部位上,且各内脏器官依病理过程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痛。心肌梗死疼痛为收缩或压榨痛,而有空腔的肌肉器官是绞痛。消化性溃疡的疼痛为绞痛、烧灼感,如患者能正确叙述疼痛的性质,便能帮助医师诊断。还有的患者有“假痛”,如患者行截肢手术后,仍觉得脚趾疼痛,这是因疼痛原因去除后,原有的疼痛记忆和感觉仍在持续。
  
  2 疼痛的知觉和反应
  
  2.1疼痛知觉感觉疼痛的能力是由神经纤维的接纳、传导、疼痛冲动的总和。因此,只要有感觉神经脊髓感觉束、视丘或大脑皮质感觉区的损伤,皆会影响疼痛的知觉。患中枢神经的神经炎时,其疼痛刺激变得过度敏感,身体受损部位的邻近组织对疼痛比正常组织更敏感,已受伤的组织对疼痛刺激反应比正常的组织来的大。另外,身体某部分感觉到强烈的疼痛时,往往可增加其他部位的痛阈。
  2.2疼痛反应疼痛反应有生理和行为两方面的反应。生理反应是身体对有害刺激发出的警告反应,例如:患者面色苍白、血压升高、骨骼肌紧张、胃肠功能紊乱、心绪不安和易激惹等症状,这些症状将影响患者的睡眠和休息。疼痛严重时可产生软弱、虚脱等现象,即血压下降、脉搏弱而慢,甚至失去意识。行为反应就是以大声呻吟、哭泣、尖叫、无意识地击打等行为表示疼痛的反应,患者企图借以缓解疼痛。个体对疼痛的反应,受生理状况、情绪状态影响。同时,过去对疼痛的反应方式,也会影响到此次疼痛之反应。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家庭教育、学校训练都影响对疼痛刺激的反应。
  
  3 对疼痛患者的护理
  
  3.1疼痛患者的观察对疼痛患者的观察内容为观察疼痛的性质、疼痛的部位、疼痛强度、疼痛起始和持续时间,促进疼痛的因素,疼痛的伴随症状:如疼痛时脉搏、血压、呼吸的变化,疼痛时有无出汗、恶心、呕吐及其他症状及行为反应,这些对疾病诊断及估计病情的进展有重要意义。
  3.2减轻疼痛的措施
  3.2.1减除疼痛刺激,预防疼痛比治疗疼痛好,但目标不一定能达到。护理主要是以减除引起疼痛的刺激,减轻疼痛,协助患者控制疼痛。故探求疼痛的原因和减除它的来源,可以协助患者控制疼痛的程度,这是整体护理上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如因劳累而导致的疼痛,可让患者减少活动预防疼痛的发生,手术后患者在伤口愈合前应限制剧烈活动,以防引起伤口疼痛。分析患者疼痛是生理上的或因情绪困扰而并发的,视具体情况采取措施。
  3.2.2分散注意力可减少疼痛知觉,当注意力集中在痛上,又无其他活动来转移注意力时,会加重疼痛。此外,改变患者对即将发生疼痛的态度,如产科的“自然生产”成功的方法,使之对生育不害怕可达到减轻对疼痛的反应。
  3.2.3还可对某些患者采取用暗示方法治疗,如用不含药物的安慰剂,效果与止痛剂相同。物理方法止痛,若疼痛是由生理因素引起,可用物理方法改善。如因肌肉疲劳引起的疼痛,可用热敷和按摩止痛;炎症引起的红、肿、热、痛部位用冷敷也可达到镇痛效果。药物方法止痛,是最有效的方法,尤其对一些剧烈疼痛的处理,因药物能抑制疼痛,解除痉挛,但对不明确诊断剧烈腹痛不能滥用镇痛药。
  3.2.4协助患者控制疼痛,如让患者知道未来要遭遇的疼痛是怎么样,患者有事先的心理准备,可减轻焦虑、害怕,如很多诊疗是很不舒服甚至造成疼痛,应告诉其进展如何、目的、疼痛的性质等,告知疼痛不会超过他所能忍受的范围,便可改变患者对疼痛的态度,使患者能忍受与合作。还可告知患者:“我理解你的疼痛,我们将设法为你解除疼痛,如果痛得很厉害,可立即告诉我们”。鼓励做深呼吸,分散注意力,控制减轻疼痛。
  3.2.5另外,催眠方法可以减轻疼痛,保持环境安静,减轻不良情绪刺激,争取家属配合等措施,均可减轻疼痛,使患者感觉舒适。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 R78  文献标识码 8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由于本病的早期自觉症状不甚明显,一般不为患者所重视。因此,晚期常造成牙齿松动、移位、自行脱落。近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本病的病因,分类及治疗方法提出了许多新学说、新观点,但由于本病的确切病因和病机尚不甚清楚,所以在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内收治的患者均为病情危重的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或接受有创伤性检查与治疗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域。CCU的医院感染问题是导致患者治疗时间延长、抢救失败、治疗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CCU病室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洗手制度,根据病情合理使用药物,严格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住院患者行气管切开者共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18~86岁,平均52岁。气管切开时间为6~72天,平均39天。多发伤4例,重度颅脑损伤28例,慢阻肺8例,高血压脑出血6例。治愈30例,好转6例,轻残4例,死亡6例。6例死亡患者无1例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低骨量和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代谢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与人类生活方式、环境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即可达到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减轻致残率、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等目的。故而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受到全世界医学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而且趋向年轻化,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对控制糖尿病病情有直接的影响。糖尿病教育能促进患者学习糖尿病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对实现有效的病情控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至的组织溃烂坏死,又称为压力性溃疡。其高危人群为老年人、长期卧床的患者。年老体弱、瘫痪、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等均是形成褥疮的主要因素。    1 褥疮发生的原因    褥疮的发生与多种
中图分类号 R694.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1    尿潴留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留置尿管拔出后,更易发生尿潴留。其原因多是骨折术后患者受体位影响造成切口疼痛,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如骨盆骨折、股骨骨折、下肢及腰椎骨折术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患者,由于疼痛反射性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硬膜外麻醉术后,由于支配膀胱的骶神经恢复稍晚所致,或原有膀胱、尿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科中的重要分支。社区护理来源于公共卫生护理,有其特定的理论、概念、工作范围及工作方法。它是医院护理的延伸,不仅为患病的个体提供服务,而且为家庭、群体和整个社区提供健康服务。社区护理是一种能适应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发展需要的新型护理模式,它增添
小儿髋关节-过性滑膜炎又称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是儿童常见的髋关节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疾病之一,具有可自愈性,是临床常见的小儿软组织损伤疾患.目前对本病的病因病理尚无统一
目的:观察舒肝宁注射液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3例.2组均予以保肝、支持、对症等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口服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