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的发生与护理体会

来源 :大家健康·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shua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至的组织溃烂坏死,又称为压力性溃疡。其高危人群为老年人、长期卧床的患者。年老体弱、瘫痪、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等均是形成褥疮的主要因素。
  
  1 褥疮发生的原因
  
  褥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1)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常见于昏迷、瘫痪、晚期癌症、年老体弱、水肿等患者。2)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因素刺激。如大小便失禁、床单、被褥、衣服皱褶不平、床上有渣屑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供血不足或全身营养不良都易导致褥疮发生。4)褥疮好发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厚的骨骼隆突处。
  
  2 褥疮的临床分期
  
  2.1瘀血红润期主要是局部软组织受压,出现的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红、肿、热、痛和麻木。因此应防止局部受压,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给予局部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加强营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2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如再受压,可导致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出现局部静脉瘀血,皮肤由红变成紫红色,压之不褪色,并可形成水疱,表皮松解、剥落、有疼痛感。此时应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感染。有水疱时,根据水疱的大小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未破的小水疱可外敷厚实的滑石粉包扎,以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大水疱可让其自行吸收或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后用无菌敷料包裹。
  2.3溃疡期表现为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局部瘀血致血栓形成,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轻者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形成溃疡;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溃疡期患者,轻者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无菌凡士林纱布敷料包扎,1~2天更换敷料1次。重者可用1:5000呋喃西林液清洗创面。坏死组织应予清除,再用凡士林纱布及无菌纱布敷料包扎,1~2天更换敷料1次,如有潮湿因立即更换。
  
  3 预防及护理
  
  3.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鼓励和协助卧床患者经常更换卧位,减少受压时间,一般每2~3小时翻身1次,必要时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每1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注意避免拖、拉、推等粗暴行为,避免皮肤擦伤。局部红肿的皮肤及易受压部位可使用气垫、气圈等给予悬空避免受压。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最好使用褥疮防治气垫床。
  3.2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刺激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保持皮肤的完整性。患者如有大小便失禁、呕吐及出汗等情况,应及时擦洗干净、保持干燥,及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等,被褥应柔软、平整、干燥。
  3.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增加营养的摄入经常给予温水擦浴,定时采用50%酒精或红花油按摩骨骼凸出部位的皮肤,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或减少褥疮的发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改善全身状况、增强皮肤抵抗力,补充营养,预防褥疮的发生。
  控制褥疮发生的关键是预防,因此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效果。因此应做到六勤,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使长期卧床的患者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
其他文献
靳锋主任医师认为汗证可分虚实,且虚多实少,虚多为气阴两虚、阴阳俱虚,实则为外感风热或肝胆痰湿,虚实之间可兼见或相互转化.临证时以交通心肾法培护根本,以调和营卫法贯穿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3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通常指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急性疾病,属于脑血管病。脑卒中是全球人口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据估计我国脑卒中发病150万/年,因脑卒中死亡约130万/年,75%残废,其中40%重残。脑卒中一旦发生,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少患者需终生
2009年12月隆冬时节,趁出席第三次全国苏区精神(北京)研讨会之机,我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拜访了正在住院治病的高恩显将军.经事先联系,将军谢绝了亲朋好友的探视,将严格
摘要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择期接受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TIA组,34例)和静吸复合麻醉组(CIIA组,33例)。TIA组实施全凭静脉麻醉;CIIA组采用快速静脉诱导,以持续吸入1.0%~2.0%七氟醚并静脉间断给药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苏醒时间及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CIIA组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TIA组(P0.05)。
中图分类号 R78  文献标识码 8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由于本病的早期自觉症状不甚明显,一般不为患者所重视。因此,晚期常造成牙齿松动、移位、自行脱落。近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本病的病因,分类及治疗方法提出了许多新学说、新观点,但由于本病的确切病因和病机尚不甚清楚,所以在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内收治的患者均为病情危重的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或接受有创伤性检查与治疗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域。CCU的医院感染问题是导致患者治疗时间延长、抢救失败、治疗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CCU病室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洗手制度,根据病情合理使用药物,严格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住院患者行气管切开者共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18~86岁,平均52岁。气管切开时间为6~72天,平均39天。多发伤4例,重度颅脑损伤28例,慢阻肺8例,高血压脑出血6例。治愈30例,好转6例,轻残4例,死亡6例。6例死亡患者无1例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低骨量和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代谢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与人类生活方式、环境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即可达到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减轻致残率、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等目的。故而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受到全世界医学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而且趋向年轻化,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对控制糖尿病病情有直接的影响。糖尿病教育能促进患者学习糖尿病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对实现有效的病情控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