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凝析气藏中沥青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 :科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c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沥青垫(Tar mats,有人译为焦沥青)是沥青质富集带,常发育于凝析气藏和轻质油藏中,是油气藏中的有机隔层.近年来,随着薄层色谱-氢火焰检测技术(TCL-FID)广泛地应用于油藏有机地球化学描述中,使得油藏内沥青垫的确认成为现实.国外已报道了来源于海相烃源岩沥青垫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但对来源于陆相烃源岩的沥青垫至今未见报道.作者在对塔里木盆地油藏地球化学研究中,在牙哈油气田陆相凝析气藏中发现两层沥青垫,并对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剖析.本文选择牙哈2井下第三系凝析气藏中沥青垫作为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在深入分析燕山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和地壳表层结构的基础上,确定了中生代构造形变平衡剖面计算的准则和主要滑脱层,对区内3条主要构造剖面进行了平衡计算,并运用各种尺度的多种
本文以银山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以水-岩反应及其同位素交换为出发点,对前人关于该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的结论提出质疑。根据流体和蚀变岩石的氧同位素组成进行
本文根据临沧锗矿床中富锗煤与硅质岩的空间分布规律、富锗煤中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锗在矿化煤层中的品位变化规律以及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分散元素锗形成独立矿床
对胶北.辽东和吉南地区古元古代层状岩系第一系构造变形作的详细研究和综合分析,并以此为典型实例,提出了古元古代拉伸构造模式,即隆起一顺层分层滑脱构造模式。该模式由核部隆起
<正>距1987年首届全国翻译理论研讨会在青岛召开已有25个年头,翻译学科已经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文化多元共生的语境下,翻译理论研究使命何
采用电子束熔炼工艺提纯了冶金级硅材料。硅中重要杂质元素Al在制备铸锭中的分布不均匀,呈现出由底部到顶部、由边缘到中心的富集趋势。铸锭边缘部位的杂质Al含量最低,已经低
利用ZYGO MarkⅢ-GPI干涉仪对120 mm×88 mm元件镀膜前后进行了面形测量,获得了峰谷值(PV)和均方根梯度(GRMS),并对镀膜前后的PV,GRMS值进行了比较,发现镀膜后PV,GRMS值分别
运用两个现代农业教育实践基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章节实践教学,效果如何?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现代农业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笔者对农业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
北京市杂技学校(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是北京市文化局直属,北京市最早具有国际交流职能的艺术类国办中等职业学校,是北京市重要的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学校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职
三脚架占地面积大,携带不太方便,传统独脚架,占地小,携带便捷,但在稳定性和低角度拍摄上存在着不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将二者中和一下呢?思锐P-S系列摄影/摄像独脚架就为此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