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这块阵地,使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自由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欢乐、充满兴趣。为此,在活动主题的确立上,我选择了一些符合学生心里特点、年龄特点,学生感兴趣的课题。为了使学生能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探索学会使用电脑,我决定设计一次有关网络的活动,同学们纷纷提出许多问题,如网络有什么好处?网络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通过提问,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在活动伊始,我就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设计了这样一句导语:“同学们,老师今天遇到了点困难,你们愿意帮助我吗?”接着我说:“由于粗心,老师把今天上课要用的一张存有很多资料的磁盘放在家里了,我该怎么办呢?你们能帮助老师想个好办法吗?”听到这,同学们议论开来,这时,一个同学站了起来对我说:“老师,我们学校不是上宽带了吗,你可以让家人给你发E-MAIL啊!”听了这个同学的建议,我适时地做出了评价:“你的提议真不错,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微机室,去取资料!”接着我就开始给家人打电话,说明情况,让家人给我发电子邮件,接着上网,打开了邮箱,把资料存盘,随后拿来存好资料的磁盘对学生们说:“这个办法真棒,你们瞧,老师又得到了同样的资料,网络太神奇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网络世界,去探索更多的网络秘密!”通过情境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产生了求知欲,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师的角色,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在环节的处理上,我始终贯穿这样一条主线,那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新课程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通过合作的方式达到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共享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些理念,在活动中我设计了探究环节,这是一个开放的环节,利用网络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对于教师的提问,同学们踊跃发言,纷纷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自己结合组成小组,他们共同讨论、交流并发表不同见解,既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求异思维的发展。
在合作交流、成果展示这一活动环节中,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电脑展示成果,最后由集体评出最佳小组、网络新星等。这种学生自评的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体现了小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此五环节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体验了成就感,从而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活动进行到这里,可谓是高潮迭起,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获取了有关网络的许多知识。到了活动结束的时候,怎样把本次活动的内容串联在一起,使学生更好的感知本次活动的主题,同时把学生的兴趣引入更深的层次呢?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活动总结:同学们,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利用网络获取了许多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拓展了我们的思维,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远程、方便、快捷的服务,通过网络我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沟通,网络真的太神奇了,从现在起,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去揭开更多网络的秘密,感觉网络带给我们无限的乐趣。
本次活动,通过情境的设置、实践操作、成果展示等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机勃勃学习场面,不正是我们所期待出现的吗?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也发生了质的飞跃,置身于师生互动的课堂,真切地感觉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活动主人!”扎根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
在活动伊始,我就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设计了这样一句导语:“同学们,老师今天遇到了点困难,你们愿意帮助我吗?”接着我说:“由于粗心,老师把今天上课要用的一张存有很多资料的磁盘放在家里了,我该怎么办呢?你们能帮助老师想个好办法吗?”听到这,同学们议论开来,这时,一个同学站了起来对我说:“老师,我们学校不是上宽带了吗,你可以让家人给你发E-MAIL啊!”听了这个同学的建议,我适时地做出了评价:“你的提议真不错,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微机室,去取资料!”接着我就开始给家人打电话,说明情况,让家人给我发电子邮件,接着上网,打开了邮箱,把资料存盘,随后拿来存好资料的磁盘对学生们说:“这个办法真棒,你们瞧,老师又得到了同样的资料,网络太神奇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网络世界,去探索更多的网络秘密!”通过情境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产生了求知欲,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师的角色,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在环节的处理上,我始终贯穿这样一条主线,那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新课程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通过合作的方式达到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共享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些理念,在活动中我设计了探究环节,这是一个开放的环节,利用网络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对于教师的提问,同学们踊跃发言,纷纷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自己结合组成小组,他们共同讨论、交流并发表不同见解,既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求异思维的发展。
在合作交流、成果展示这一活动环节中,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电脑展示成果,最后由集体评出最佳小组、网络新星等。这种学生自评的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体现了小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此五环节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体验了成就感,从而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活动进行到这里,可谓是高潮迭起,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获取了有关网络的许多知识。到了活动结束的时候,怎样把本次活动的内容串联在一起,使学生更好的感知本次活动的主题,同时把学生的兴趣引入更深的层次呢?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活动总结:同学们,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利用网络获取了许多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拓展了我们的思维,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远程、方便、快捷的服务,通过网络我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沟通,网络真的太神奇了,从现在起,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去揭开更多网络的秘密,感觉网络带给我们无限的乐趣。
本次活动,通过情境的设置、实践操作、成果展示等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机勃勃学习场面,不正是我们所期待出现的吗?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也发生了质的飞跃,置身于师生互动的课堂,真切地感觉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活动主人!”扎根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