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给药查对缺陷原因分析与对策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f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静脉给药是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途径,在挽救患者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临床护理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因给药查对行为不良而导致的护理缺陷时有发生,严重者造成医疗纠纷甚至患者死亡,临床护士查对制度的落实,是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有效措施。通过对2012年-2013年我院护士静脉给药查对缺陷统计与原因分析,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提高护士的查对意识,养成查对行为习惯。
  【关键词】静脉给药;查对缺陷;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84-02
  在护理众多的实践领域中,静脉输液应用多,范围广,约90%以上的住院患者需要通过此方法进行治疗;并且应用范围已从医院扩大到了家庭、医疗诊所等场所。但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的同时,输液风险客观存在。护理给药查对制度是规范患者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一项重要核心制度。查对制度的落实是预防静脉给药差错事故的关键环节。护理部对我院2012年-2013年护理质量考核(包括随机抽查、月考核、季度考核及节假日、夜查房)统计,静脉给药查对流程(医嘱处理、备药、配药、静脉输液、更换液体5个环节)护士查对缺陷共达71人次,见表。
  2012年、2013年护士查对制度执行缺陷统计表
  1 存在问题:
  2012年至2013年,由于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静脉给药查对制度造成给药错误3例,均属一般护理差错。根据统计结果可见:静脉给药5环节都存在缺陷,统计如下:
  1.1 转抄医嘱后未经双人核对,致医嘱转抄错误:如Bid转抄为Qd。
  1.2 准备输液用物时,未认真核对药物的质量、有效期及无菌物品,未发现液体和分装袋过期,未检查无菌棉签和消毒液的质量及有效期;
  1.3 配药和静脉输液不携带医嘱执行单,导致无法进行查对;
  1.4 备药后、配药后、输液中、输液后、更换液体前、更换液体后未查对或查对项目不全:如未查对腕带、床头卡、药物;
  1.5 未认真核对患者腕带号,致叙述腕带号错误;
  1.6 输液中、更换液体中未再次确认患者身份和药物;
  2 根据以上问题,找出近段原因-鱼骨图:
  3 找出根本原因:
  护理人员对查对流程不熟悉,对护士的培训不到位,护士查对意识极其淡薄,查对不严谨,查对行为习惯养成不够。
  4 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范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根据原因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4.1 护理部依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要求制定了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建立了科室间患者身份确认表。要求在诊疗活动中尤其是患者在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交接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身份证、询问患者及其近亲属等。
  4.2 对急诊室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住院患者一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重要标识,向患者讲解佩戴腕带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建立患者使用腕带情况满意率调查表,进行满意率调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4.3 制定静脉给药查对标准流程:护理部将制定的初稿发给全院各科,广泛征求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制定静脉给药查对标准流程,以利于护士的落实和管理者的督查。
  4.4 由护理骨干进行模拟工作情景演练,将查对标准流程溶于静脉给药5个环节操作中,组织病房护士长观摩,病房护士长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将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向护士说明。
  4.5 护理部及护士长进一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查对理论培训。包括查对制度剖析,实物查对内容项目讲解,查对缺陷案例分析等,提高护理人员对查对重要性的认识。
  4.6 要求病房护士长跟班作业,查找每一名护士静脉给药查对缺陷,进行查对行为强化训练培训、考核及障碍考核(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如液体过期、分装袋过期、错误医嘱等),人人过关。使护士通过培训转变查对理念,变“要我查”为“我要查”〔1〕,克服原有习惯,克服职业倦怠和过于自信,建立新的规范行为,养成执行查对制度就跟吃饭穿衣一样形成习惯和固定思维。
  4.7 规范了对新护士按“查对—养成教育训练模式”实施岗前培训〔2〕。
  4.8 营造护士自我管理氛围:在工作场所张贴醒目“别忘记查对”字样提醒,包括计算机旁、治疗室、床头,培养护士时刻做到慎独〔3〕。
  4.9 加强带教工作。护理部对护生岗前培训时,重点进行查对理论培训;护士长对护生的入科培训,必须进行单项实物查对培训和静脉给药查对流程培训;要求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落实带教责任。
  4.10 加强对患者的宣教,鼓励患者主动参与身份识别,不但对护士起到了提醒作用,也尊重了患者的知情权,密切了护患关系。如①采用呼叫询问式查对:护士操作时请患者或其家属主动说出名字而不是护士直呼其名,如:阿姨,你叫什么名字?②反問式查对:护士操作时呼唤患者床号姓名等让患者或其家属核实,如:阿姨,你是某某对吗?③双向查对:鼓励患者或其家属主动向护士提问,如:护士,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用的什么药?用法对吗?〔4〕
  4.11 护理部加强对此项工作的专项督查,采取不定期抽查,考核结果与护士和护士长的绩效工资挂钩。
  参考文献:
  [1] 郑凯兰,龚龙飞,龚小华.护士给药错误根本原因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4:177-178
  [2] 肖菊香,梅蕊.养成教育训练模式对新护士查对行为习惯形成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2012,6:36-37
  [3] 杨毅华,赖文娟,管玉梅.护士自我管理模式在静脉给药查对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J〕,2013,14:59-60
  [4] 刘光维,刘丽萍,赵庆华.“双向查对”制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18(4A):913-914
其他文献
医用臭氧腰椎间盘内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1],但是影响其疗效的冈素却并不明确,很可能与突出物及腰椎间盘的密度有关.变性腰椎间盘及突出物的密度可用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本地区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状况,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ycoplasma IST试剂盒对23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前段尿标本进行支原体的培养鉴定,并对阳性株进行了4类6种抗生素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88株解腺支原体(Uu)和6类人型支原体(Mh)。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已达53.4%和35.2%
期刊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以膝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积液)而致膝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不同程度地影响生活质量.治疗方法较多,如药物、理疗、手术等,但
[目的]评估尺骨远端锁定加压钩板治疗第五跖骨近端基底部显著移位及粉碎性的关节内Ⅰ区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1年7月~ 2014年5月本院24例采用尺骨远端锁定加压钩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83-01  ACEI和ARB类药物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疾病的药物,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却发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的使用ACEI类药物,而有的患者使用ARB类药物,那么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应该优先选择ACEI类药物还是ARB类药物呢? 临床药师拟结合临床实践案例对此做一探讨。
期刊
结核病的诊断往往借助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与结核抗体(TB-Ab)的测定,但究竟在诊断上的价值如何,一直是我们探讨的课题.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367例
目的 试论临床对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中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配合心理护理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 随机抽选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5例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
【关键词】纳洛酮;肝性脑病;治疗;应用  56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51-02  肝性脑病是消化科常见急症,继发于各种严重急慢性肝病。发病机制复杂,单一治疗效果欠佳。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重视,纳洛酮作为辅助治疗,在肝性脑病的治疗中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本文就笔者诊治的62例肝性脑病昏迷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
期刊
【摘要】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也逐渐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这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包括职业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语言素质及身体素质等方面。  【关键词】 整体护理;护理模式;护士素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67  文章编号:1004-748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