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萍

来源 :中国美术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ynein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丽萍: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2005年至2007年先后入中国国家画院(原中国画研究院)高研班姜宝林工作室、曾来德工作室学习。现任职于云南昆明博物馆。在西南高原美丽的春城昆明,一位美丽的女艺术家蒋丽萍,正心无旁骜地寻求着古代文化深邃的意境。这个生长于西双版纳热带丛林的女子,记忆中永远不能忘却那植被葱茏的山林树木,水亲人和。她在自己的山水画中尝试着把南国亚热带的景象转化在文人画中,这是一个朴实的理想,又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因为在古代文人山水画中并没有云南山水植物地貌的摹本。 Jiang Liping graduated from Yunnan Art Institute. From 2005 to 2007, she successively went to Jiang Baolin Studio of China National Academy of Painting (formerly China Academy of Painting) for study in Germany. Now working in Yunnan Kunming Museum. In the beautiful spring city of Kunming in the southwest plateau, Jiang Liping, a beautiful female artist, i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profound artistic conception of ancient culture. The woman who grew up in the tropical jungle of Xishuangbanna should never forget the lush trees, water and people in her memory. In her own landscape painting, she tries to transform the southern subtropical landscape into literati painting, which is a simple ideal and an ambitious topic. Because in the ancient literati landscape painting does not have the landscape of Yunnan landscapes copy.
其他文献
在教育中学生本质上是一种语言存在。然而学生语言在学校中却成为被规训、被控制的对象,学生语言变得不堪重负、受到伤害。铲除那压在学生语言之上的重负,需要从观念、原则和策
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面对教育理论界一些言说的自言自语、教育实践界一些言说的苍白无力,回归生活世界成为教育言说的必要选择。在回归生活世界的路径上,对话机制的选择、思
9月中旬的吴忠,仍然绿意融融,一派生机。我们穿行在大街小巷之间,品味着这座滨河水韵之城的魅力。开斋节过后不久,街头的节日气氛还很浓,到处可见身着回族服饰的穆斯林群众,
逻辑是由于论辩的需要经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产生,伴随实践智慧的发展逐渐成为人类开展科学研究的工具。教育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其语言、内容与方法都与逻辑有着不解之缘,本文
哲人追问“自然正确”,志在过沉思型的哲学生活;民众追寻“习俗”与“意见”,旨在过安逸的世俗生活。哲人与民众生活理想的绝对冲突导致了哲入教育学与民众教育学的永恒争吵。政
教育知识形式包括“表层形式”和“深层形式”,表层形式的进步属于“增量性进步”,深层形式的进步则为“增质性进步”。教育知识表层形式的生成是个人教育观点在集体教育观念的
会议
案例背景rn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医保信息化、标准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开展门诊慢性病(以下简称“门慢”)诊疗和管
期刊
本文意图通过对课堂中学生的视觉生活的描述,揭示现代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的新变化。文章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看什么与如何看的解析,揭示了学生场外生存的原因,阐明了师生关系的某
1949年以来我国教育学知识的生产决定于语境,特别是意识形态造成的社会语境,决定教育学者“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如何说”。1978年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语境下,教育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