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培训基地,在上级培训机构的指导下,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直接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的培训活动。它以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培训的效果。本文从学校教师培训的时代意义来进行分析,研究适合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有效校本培训模式。
  【关键词】教师 培训 模式 校本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114-02
  
  教师校本培训在教师教育中具有重要及独特的作用;教师校本培训应从实际出发,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为教师的成长构建培训模式;在转变培训观念的基础上,要建立和完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
  一、教师校本培训的时代意义
  目前教师培训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或偏颇,过于注重理论学习,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培训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培训观念落后等,因此,教师校本培训有着现实的意义。
  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呼唤校本培训
  新课程是一场极为深刻的教育变革,此次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三个挑战:一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要求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二是教学行为的转变,要求教师学会理解,学会宽容,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帮助和引导;学会反思,学会合作,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三是角色的转换,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教师如何尽快应对这种挑战,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学校必须加大对教师的校本培训。
  2.学校的提质发展需要校本培训
  在新的时期如何使学校继续保持领先的地位,学校遵循着“慎选良师,精育名师”的原则,不拘一格“选”了良师之后,如何将他们打造成为素质过硬、本领高强的“名师”,则是学校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立足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是高水平教师队伍形成的基本途径。
  3.教师自身发展需要校本培训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师越来越感到现在的教师难当、学生难教、课堂教学难搞。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匮乏,难以满足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期望;教师终身学习、自主发展意识不强;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手段落后。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滞后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这种现状将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制约着社会的进步。
  二、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构建
  校本培训模式是指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的需求,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学校发起组织,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学校为基地,针对学校和全体教师实际,由学校充分自主地确立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的而开展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通过对校本培训时代意义分析,校本培训的价值追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学校的发展;二是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是解决教育教学工作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校本培训模式的构建可从四个方面来具体展开。
  1.以学校发展为视角的校本培训模式
  以学校发展为视角,着眼点在于学校发展需求的满足,即以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学校特色的发挥、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与目标的达成、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前提进行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素质。目前,一些地区和学校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实际需求与发展目标,对校本培训模式进行了多方探索,创建了丰富多样的操作模式。
  2.以学校特色为本构建校本培训模式
  特色是一种能够产生效益的资源,具有特色的学校可以提高自己的声誉,在激烈的竞争中独占鳌头,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也可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发挥学校的优势,所以,创建特色学校是每个学校的追求。学校特色有赖于教师教育教学特色的形成和发挥,而教师教育教学特色的形成必须基于一个有特色的特定环境的造就。因此,校本培训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既要寻找适合自己特色与个性发展的培训模式,以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相对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将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教育科研成果纳入本校的培训体系,使学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全面了解和把握学校的办学思路和改革思路,使学校的办学特色内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意识,进而使办学特色得到充分体现且持续地发扬光大。
  3.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视角的校本培训模式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校本培训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构建。首先,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开展教师的校本培训。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任务与要求开展培训活动是校本培训成功的重要保证。其次,按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开展教师的校本培训。教师的发展既有地区与学校的差异,又有专业发展阶段的差异,还有类型的差异(全面型、研究型、教学型、专长型等),而且,教师个体之间也存在着自我发展期望、兴趣特长、个性特征、教学风格等方面的差异,由此便造成了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具体而言,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需要;二是适应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需要;三是适应教师个性发展的需要,这几种发展需要都应得到关注与满足。
  4.以问题解决为视角的校本培训模式
  以问题为中心的校本培训模式,着眼点在于从学校和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最终达到解决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它的基本要求是:首先,培训者要从理论的讲解者或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培训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和点评者;受训者则从被动的接受者转为培训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其次,培训基于教师工作的真实环境,在培训方式上,注重教师问题意识的启迪,鼓励教师积极思考、努力探索,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提出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决定教师培训模式必然是多样化的,作为教师培训模式之一的校本培训模式同样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构建。然而,在实际的运用中,则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的限制而走向教条化,应根据具体情况与要求选用其中某项、某几项或交叉使用各种培训方式,在综合运用中有效发挥各种培训方式的作用,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景扬.教师继续教育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2 杨学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是中德两国政治、经贸、财经、科技、环保等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德两国在政府间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对话与合作。2009年1月温家宝总理访德时,中德两国签署了《中德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同意建立中德气候变化工作组以加强中德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加强中德双方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方面的交流,并推动两国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气候友好技术转让的创新机制、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一幢幢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这就要求高层混凝土建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因此,在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对抗震结构设计引起重视。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抗震;结构设计  1、工程概况  地下2层,用作停车库及设备用房。一~五层是裙房,裙房部分形状近似正方形,结构采用框架-剪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大势,随着全球物联网、移动宽带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信息化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已成为推动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加速
期刊
【摘 要】不管是从师资的数量还是从师资的质量及能力结构,基层教师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现状很难适应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校长培训师资队伍水平对培训质量和校长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要保证校长培训质量和效果,促进校长专业发展,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高、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关键。那么在构建高素质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师资队伍中,培训者个人、校长培训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呢?  【关键
【摘要】本文以海外某互通桥桥台、翼墙施工为具体实例,详述了高大模板大体积混凝土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具体简述了该项施工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详述了高大模板的连接构造及加固措施,重点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水化热的控制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今后高大模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  1、工程概况  某海外项目,主要施工内容包含三座桥梁施工、路
在英语新课改中,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
在非常时期的北京城里,4月25日由LENOVO联想推出“靓彩工作,靓彩生活”的多功能一体机体验活动,引发了一场多功能一体机的销售热潮.
【摘要】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日渐提高了对公路交通建设的力度,“要致富、先修路”这一观点中的“路”,事实上就是指的公路形式。相比其他类型的交通而言,高速公路工程类型多、层次分明、覆盖范围广泛,几乎可以延伸到任何一个角落,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直接刺激了物流、资金、信息、人力等资源的快速流通,实现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增加。基于此,本文笔者深入分析探讨提升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概预算编制质量
摘要:金融服务作为我国人民银行在执行自身职能期间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整个银行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有利于促进社会与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因此新形势下我国人民银行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职能,从而进行了金融服务改革与创新。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新形势下人民银行金融服务工作的作用和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为全面提高人民银行金融服务工作水平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新形势下;人民银行;金融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