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21455206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项重要的、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模式,也迎合了新课改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分层教学模式,让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与其自身情况相符的学习机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日后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我国的大教育者就认识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所谓的因材施教其教学目标和分层教学是一致的.只有做好分层教学工作,才能够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小学生各具自己的个性,学生们的数学基础、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发展潜能、学习习惯等都存在着种种差异,学生们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如果教师不考虑这些情况,在授课过程中只能够采取单一的方法教学,对学生提出相同的发展目标,必然不会照顾到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的教学状况.在这种情况之下,优等生没有学习的内驱力,显示不出自己的优势;学困生对教学内容不能掌握,在学习上遇到各种困难.学生们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之上得不到发展,自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全面考虑每一位学生的教学方法,能够为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开展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充分地了解学生,合理地对其进行分组
  在一个班级中,通常都会存在尖子生、中等生与后进生的学生分层现象.这些现象也是教师使用分层教学模式的基础.每一名学生,因为受先天智力与后天环境的影响,在学习能力上有着一定的差别.身为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认知结构、思维特点等方面充分地了解,把握住每名学生在非智力与智力因素上的特征,从整体的角度考虑,才能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划分,可以将学生从成绩的优良程度上分为优秀组、中层组和后进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性格特质,灵活地配置出“互补”的组合,进行探究式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地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教师要呵护他们幼嫩的心灵,避免因“偏心”或“不公正”而造成对他们的伤害.学生是否都乐于接受分组的学习方式,亦是影响分组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按分组的情况,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分层教学实施的依据,只有为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制订教学目标,教师就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数学教材等,分清楚哪些目标是要求哪些学生应该达到的.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能够在已有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只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做出基本习题即可.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为三个层次的学生制订这样的教学目标:
  共同目标:记住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并且能够运用此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层次目标:
  A层次学生:能够推导出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够熟练运用此关系去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的数学问题;
  B层次学生:能够理解对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的推导过程,能够运用此关系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C层次学生:能够了解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的推导过程,能够对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准确地记忆,并且能够运用此知识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分层
  课堂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做好课堂教学过程的分层是关键.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以一个层次的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通常以中等层次为中心即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低起点、换坡度、多层次的立体化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同时,对A层次学生提出较高要求,向他们提出较为复杂、思维性较强的问题;对于C层次的学生要降低要求,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
  (四)数学作业分层
  现阶段的小学生较之以前的小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差别,现在的小学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个性差异,这种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能力等等众多方面,这也给数学教师设置了一道难题,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层,设置不同的作业量与难度,针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多布置一些作业,并且设置相应的难度;针对一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作业量、降低作业难度;针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成绩.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每位学生的成绩,实现学生的全面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能够满足小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对小学生的层级进行科学的划分,不仅仅能够保证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对于促进教育理念更新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值得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进行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分层教学法全面实施的将来,小学数学教学会更上一个台阶,学生的发展也会有更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莹.小學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之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4):392.
  [2]吴杰勇.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4(01):138.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使用前景是较为广阔的,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数学建模的方式进行解题,利用新型“学案导学、先学后助、当堂达标”的原则,将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形成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将教学效果进行提升,为数学教学开拓新的空间,将主要的教学方式进行提升,形成特色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针对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的难点和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自助;互助;数学建模  数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创新组织设置为着力点,以建立长效教育机制为载体,对如何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水平进行了思考。
【摘要】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一般通过参与具体活动直接领悟、创造活动经验获得具体经验,然后对所经历的活动进行回顾、反思等内在的思考,内化为能够理解的合乎逻辑的、抽象的经验,并将之在新情境中进行证实和运用,重新领悟和创造新的经验,在这样不断循环往复的连续过程中实现经验的创造、领悟与转化.  【关键词】创造;领悟;转化;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素养之一,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培养和提升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数学就在身边”的正确观点,采取将生活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促进数学和生活两者之间的结合,将学习和生活合二为一,积极地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掘数学因素,贴合生活,指引学生利用数学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数学对于自己生活的作用,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贴合生活;发掘数学因素;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能力  数学和生活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激励机制是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激励机制的角度而言,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比如薪酬制度缺乏内部公平性,考核制度与晋升机制相错位,激励制度的"目
本文阐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论证了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律的支撑,法律是保障道德建设顺利实现的保卫舰;并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伦
传统的口语教学法脱离了语言使用的真实的具体情境,教学手段单一,造成学生语言学习和实践相脱节的尴尬局面。建立在情境认知论基础上的影视口语教学从语言的使用环境入手,以语言
【摘要】 微课程是在短时间内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过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利用零散时间自己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微课程的出现对教育模式改革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微课教学已经走进大多数高校和中小学校,在教育界掀起了微课热潮,微课教学在应用中被不断改良和发展,已逐渐成为部分初中教师教学时的必备工具. 本文就微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做出了研究.  【关键词】 微
我们曾将《黄帝内经》中的岁气历和《难经》中的子午流注历整合出通用医历。它是生命历法,不是生活历法,年不取整,以立春作年首,历年长严格等于一个回归年(365.2422日);每年12个月,
【摘要】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运用几何直观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学会运用几何直观来描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教学;几何直观;能力培养;数学素养  关于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内涵,国内许多专家给出了不同的诠释.有的认为是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有的认为它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