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何总中保健品骗局?

来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w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两天课,听三句好话,老太太就买了六盒保健品,一万多块钱,还不敢让我知道。”金女士上周回娘家帮忙收拾屋子,在垃圾桶里看到吃剩下的药盒子,软语硬压之下,70多岁的老母亲才说了实话。这样的事情,生活中并不鲜见。“都知道保健品不治病,嘴巴磨出茧子来,可老人家就是不听。”金女士疑惑“养生课”下了什么蛊,老人着魔一般上当受骗。最近,奉化消保委发布的消费警示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窥探的窗口。消费警示不到1000字,却是八位义工历时三个多月“潜伏”保健食品行业,体验观察摸索出的“行销套路”。(3月10日《现代金报》)
  
  老人受保健品之害的事件挺多的。济南一名退休老先生,参加了三次某保健品销售公司组织的会议,就花费12万元购买了会上推销的保健品。但老先生食用后,发现疗效并没有宣传的那样显著;沈阳市铁西区齐贤街上的王大娘花几十万元买保健品;上海一所知名高校的教授年近90岁,花费十几万养老金购买保健品,可以吃上30年;82岁的广州老人温伯4年花20万买保健品……
  保健品行销玩的全是套路:有的是免费试用,分享交流感受,“洗脑”之后,工作人员一对一电话推销;有的是设连环套,这次听课买500块钱的蜂胶,下次听课返还你600块钱,每次上完课抛个诱饵,勾引着老人下次还去听课买东西,最后这些人把钱卷走,留给老人一堆不值钱的东西;有的是利用老年人爱占便宜的心理,搞限量发售,买一送二,造成奇货可居、销售火爆的假象引诱老人……其实,即便不是维权义工“卧底”,我们也基本上清楚知道保健品行销套路。但问题是,即便是知道了保健品行销套路又如何?其實,老人也知道,他们买的不是保健品,而是“想找人陪”。
  对付保健品行销套路的“解药”在保健品之外,换言之,其症结在于老人的晚年生活太寂寞。而解决了老人的寂寞之后,保健品行销再玩什么样的套路,老人也不容易上当受骗。如何解决老人的寂寞问题?这首先需要获得儿女的关爱。有事没事多给老人打电话,常回家看看,让老人获得更多心灵的慰藉;其次,需要老人自己走出去,融入老人群体,而不是陷入保健品行销套路中去;再次,需要更多的正规的保健讲座,老人是最需要保健知识的。据了解,近年来当地消保委组织曾在奉化剧院举办了几期“科学养生保健讲座”,为了吸引更多老人来上课,来听课的都有小礼物赠送。累计有2000多老人来听课。这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方式;再次,需要社区多组织老人活动,让老有所乐成为老人的生活底色;最后,当然,也需要对不实的保健品推销进行打击。需要监管发力,把“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贯穿始终。
  对付保健品行销套路的“解药”在保健品之外,还是先治好老人的“寂寞病”吧。
其他文献
从5-氨基-1H-1,2,4-三氮唑-3-羧酸出发,合成了7种5-氨基-1,2,4-三氮唑-3-羧酸甲酯类席夫碱,对其产率、物理性质作了首次报道,采用UV,IR,HNMR和元素分析等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实
摘要:“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随着高职院校实施“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结合笔者从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教学及工作经验,本文分析了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