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田径业余训练损伤原因

来源 :新校园·学习(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普通小學开展的业余训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抓好业余训练,是提高学校运动技术水平、推动学校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的有效途径。但种种原因阻碍着学校业余训练水平的提高,运动损伤则是阻碍小学田径业余训练的原因之一。本文针对小学田径业余训练损伤的原因、部位、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总结和分析,为今后小学田径业余训练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韩愈小学六年级部分学生,共计108人,男生58人,女生46人。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搜集阅读现有文献资料15篇,进行比较分析来做初步探讨。(2)访问法:就此问题访问专家一名,运动骨科医生3名。(3)问卷法: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04份,回收率为93.6%,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三、分析并讨论
  表一 损伤原因统计
  ■
  从表一可以看出,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占22.1%,组织不当的意外损伤占5.8%,局部负担量过重占32.7%,技术错误引起损伤占7.7%,场地器材不良占24%,心理状态不良占7.7%。
  1.局部负担过重的原因。(1)过分突出专项训练,训练内容单一,使身体相应部分负担过大引起损伤。(2)运动量过大或超过当日身体的耐受力,尤其是伤后、病后身体机能状态较差,进行大量运动训练。(3)身体素质不全面,在身体素质薄弱环节,易出现损伤。小学业余训练,队员几乎全是十一二岁,他们在骨骼、肌肉、神经等许多方面和成人不一样,他们骨组织中水分多占50%,骨不坚固,易变形;骨骼生长快,有弹性,但很脆,肌纤维较细,收缩机弱,易疲劳,肌肉发展不平均,如果这时大运动量,大强度,长时间练习,易造成肌肉拉伤、骨折、肌腱损伤等。
  2.场地器材不良的原因。比如跑道不平、上坡下坡、水泥地等都很容易造成局部损伤。准备活动不足,身体各部分机能还未进入工作状态,也很容易造成局部损伤。另外,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急于投入练习,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表一中看出,小学生业余训练损伤主要由于小学生生理特征和场地器材所决定的。那么在小学生业余田径训练中,各个项目的运动损伤情况又怎样呢·我们通过下表可以看出:
  表二 损伤项目统计
  ■
  由表二可以看出,在小学生业余训练损伤中,跳跃项目损伤最常见,占总损伤的33.6%,其次短跑占29.8%,投掷占21.1%。
  1.跳跃项目受伤最多的原因。(1)下肢力量不够。跳跃项目下肢承受负荷最大,如体重40至50公斤的跳远运动员一般在起跳瞬间担负360至450公斤的重量。所以,如果下肢肌肉力量不足或天气寒冷,准备活动不充分时都易造成下肢肌肉和关节的损伤。(2)空中技术错误。跳跃腾空后,人体失去平衡,着地时,人体没有按照技术的要求(用相应的部位着地,而用身体其它部位着地,或落在沙坑和海绵垫以外)而导致损伤发生。(3)精神疲劳。跳跃项目的训练,往往需要运动员集中精力,反复进行快速的助跑和准确地踏跳,所以,体能和精力消耗大,易产生疲劳,使动作失调受伤。此外,场地器材原因,也是造成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2.短跑在田径运动损伤中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1)终点冲刺跑错误。就是在冲刺时,身体过分前移推动平衡而摔倒,造成损伤。(2)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和无氧代谢能力差,运动时血糖易下降,肺活量小,呼吸频率快,心肺功能差。进行短跑时,大脑易缺血,而产生眩晕,运动失调,变形而跌倒,出现损伤。(3)下肢力量不足,主要是大腿后侧肌群较弱,是易拉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如跑道不平、过硬,易造成踝关节损伤和跌伤等。
  投掷项目的损伤仅次于短跑,占受伤总数的21.1%,投掷项目以投掷铅球损伤为主。由于器材本身特点,对运动员要求很高,运动员需具备很好的爆发力,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运动员受伤的主要部位在肩、肘、腰、踝处,肘关节损伤的原因是最后用力过程的损伤、手臂动作不正确造成的,即肩上投铅球时在肩外、肩下,使肌肉无法承受大负荷而造成损伤。
  表三 损伤部位统计
  ■
  从统计中看出,田径运动损伤,下肢比例较重,占72.1%,其中踝、膝及大腿后侧损伤较常见;上肢损伤居第二,占18.3%,主要是肩、肘关节损伤;最少是躯干,占9.6%,最多的是踝关节受伤占32.7%。
  1.踝关节损伤原因。主要由于踝关节特殊的解剖结构特点造成的。足有28块骨头,26个关节及许多韧带、肌腱构成,同时,足的屈肌力量比伸肌长,外踝比内踝高,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强,内翻比外翻容易,而且活动幅度大,所以踝关节容易损伤。
  2.大腿后侧肌肉损伤多为拉伤的原因。(1)解剖结构特点,肌肉形状为扁细长型,收缩力差。(2)肌肉柔韧性差,运动时易拉伤。
  四、结论
  1.小学田径业余训练损伤原因。(1)过分突出专项训练,内容单一,导致身体相应部分负担过大而引起损伤。(2)场地器材不良,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错误或心理状态不好,都易造成局部损伤。
  2.造成损伤项目、部位分析。(1)造成损伤项目比例统计为:跳跃项目占33.6%,短跑项目占29.8%,投掷铅球项目占21.1%,中长跑项目占15.3%。(2)造成损伤的部位统计为:下肢占72.1%,以膝踝关节为主,上肢占18.3%,以肩肘关节为主,最少为躯干占9.6%,最多见损伤为踝关节损伤占32.7%。(3)造成踝、大腿后侧肌群损伤是特殊的解剖结构特点。
  3.预防损伤出现的方法。合理地、科学地、系统地、完整地训练可以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成绩。相反,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会造成伤害事故,不仅提高不了运动成绩,还会使学生身体素质下降。
  4.建议。(1)充分完善小学训练管理体系,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训练,防止负荷过重。(2)在学习动作技术时,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动作,控制负荷量和强度大小,防止技术错误而造成损伤。(3)克服畏惧心理,使学生树立信心,防止损伤出现。
其他文献
通过对通化县农村饮用水源基本情况的调查及农村饮用水源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几点保障措施,以便加强农村水源地管理,提高农村饮用水条件,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物质财富。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为农民奠定了保障土地权益的基本原则。文章仅就农村土地承包中的男女平等权、流转自愿权、承包
一、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    科学的教育活动需要科学的评价。评价除为了评判和鉴定教与学的效果外,它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即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指明教与学的方向。所以要把评价和学习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以学生为主的评价方法。长期以来,不少教师误以为考试就是评价的全部,这是不公正的,它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由此看来,教师应该要注重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采用 Fenton氧化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CODcr 的去除率随 H2O2 投加量的提高,先升高后下降;随 FeSO4投加量的提高,先升高后趋于平缓;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趋于平缓;随
对于东北地区绝大多数农业县(市)来说,通过合理改造种植业,在提高土地的贡献率中促进农民增收;做大做强畜牧业,在提高畜牧业的市场占有率中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推动农民创业,在提高农民
交互手段让师生关系可以不受教学内容、时间、空间的限制,使教与学衔接得更紧密,教学效率更高、教学内容更多,使“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这句新课改理念成为可能,进而回归
提出了一种使用Jakes仿真模型对时变水声信道进行模拟的方法。该模型是在研究水声信道衰落特性的基础上,基于信道包络服从瑞利分布而提出的。利用瑞利信道的多径延迟向量和功
系统的总结了五大连池市当前现代化农业的类型,介绍了五大连池市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生产问题,提出了五大连池市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对策,以期促进当地现代农业的发
目标识别一直是水声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将高阶累积量用于希尔伯特变换特征提取中,通过对舰船目标辐射噪声信号进行采集,得到舰船目标噪声信号,进而提取目标辐射信号各阶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