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中劳动关系的认定

来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181709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学界和司法届的主流观点认为,劳动合同作为特殊的雇佣合同,不同于承揽合同、委托等其他含有劳务给付因素的法律关系,区分一般的雇佣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关键则在于劳务提供方是否对劳务受领者有"人格从属性"。为了填充人格从属性这一标准,司法界和学术界总结了一系列的具体特征,其中最为核心的两大特征是雇员融入了雇主的组织、在雇主的指挥下工作。德国劳动法采取雇员、类雇员和自雇者的三分法,人格独立但经济上有从属性的"类雇员"能够享受部分劳动法律规范的保护。相比之下,我国在劳动关系的认定上对双方主体资质要求过高,而且存在着重形式、轻实质等问题,又由于缺乏缓冲地带,不能认定劳动关系就不在劳动法,甚至社会保险法的适用范围之内,所以劳动关系认定引起的矛盾纠纷尤为尖锐。
其他文献
<正>过去韩方只将节目模式卖给中国,虽然在制作上也会提供一些技术援助但主要以中方为主,在经历了201 4年的韩式综艺"井喷年"后,韩国对华输出综艺节目模式正逐渐由单纯的出售
<正>"WiFi密码是多少"。如今我们走进一家餐馆、咖啡厅,开口第一句话,多半是问WiFi。WiFi撒下天罗地网,人们被打捞之余还甘之如饴。但对于2007年成立的迈外迪,这家国内最早进
期刊
新时期我们的乡镇干部所面临的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的任务是艰巨的、重大的,如何提高能力与素质、转变工作作风,积极作为,使工作效率更上一个新台阶,值得思考与探讨。
作为现象学基本出发点的"无前提原则",既是严格、纯粹的现象学理想的基石,也是在有无之境中的艰苦探索。"意向性"这个居于主体和(感觉经验)对象之间的更本源的思路来理解"意
本文分析武警院校教育现状,准确把握"合训分流"组训方式中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的特点,立足岗位需要,在学员综合素质培养上下功夫,为部队输送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管理又
<正>英语学习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听说读写样样行,更是要下足功夫。由此,有人会问,学习英语有没有什么技巧和捷径呢?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学习英语变得轻松,成
简.爱在西方话语圈中,一直处于边缘地带。她扮演着东方他者的角色,潜意识中对自己东方他者身分的有着强烈的认同
<正>这是杯滚烫的互联网咖啡,不是普通的咖啡。海淀大街往苏州街的方向,Esse Coffee的门前竖起了一个禁止路牌,鲜艳的红色提示只能右拐。5月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许就
孟荀关于性之善恶的争论,其实质是古典政治哲学的问题。荀子对性善论的批评,深刻反映了哲学与政治、思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我们只有从古典政治哲学的角度
大数据具有多重法律属性,其所具有的知识产权法属性虽然作为多重属性中的一种屡被提及,却多用于多重属性的整体性研究,或者具体行为的判定研究,尚且缺乏较为深入的专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