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酮症患者血清乳酸及丙酮酸结果分析

来源 :吉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kai_zhangz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高血糖酮症(DK)患者进行血清乳酸和丙酮酸的检测,明确血清乳酸和丙酮酸测定在该并发症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及意义。方法:对所有样本均采用全自动酶学分析法测定血清乳酸和丙酮酸。结果:各设置组间血清乳酸、丙酮酸比较:高血糖酮症患者组(DK)与糖尿病组(非DK)、DK组与正常组对照组、非DK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其结果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乳酸和丙酮酸在高血糖酮症患者中显示出其一定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以作为高血糖酮症患者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6年至2011年间手术治疗的幕上脑出血122例,现将治疗方法的选择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男78例,女44例,年龄30-82岁,平均58.7岁。103例既往有高
目的研究头孢克肟及其关键中间体7-AVCA的合成工艺,以酶解法替代传统化学裂解法。方法经工艺考察及改进,最终确定以GCLE为起始原料,经关键中间体7-AVCA制备头孢克肟适合于生产的
目的从链霉菌2754中提取分离和纯化小分子VEGF受体抑制剂,并进行结构鉴定。方法以酪氨酸酶活性测定方法(ELISA法)为活性跟踪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反相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采用漫反射和衰减全反射两种红外光谱分析何首乌及其提取物。结果表明,以丙酮为提取剂时,何首乌其提取物中,韧皮部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木质部的有效成分含量最低;通过两种方
本文通过详实的数据,系统总结了贵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对大健康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贵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加快构建"医、
日本食醋(二)2日本食醋的生产技术变革2.1日本食醋的技术史大约在14-15世纪左右,欧洲食醋生产逐步形成了工厂化,17世纪中叶(日本江户时代)日本出现了食醋生产的行业,直到明治维新之前,日本食醋制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性,40岁,无诱因出现左下腹间断性钝痛1个月及阴道少量出血2周。既往体健,无甾体类激素服药史,月经规律。无恶性肿瘤家族史。查体:心、肺、腹部无阳性发现。妇科
1病例报告2患儿系单卵双生,均为男性,7岁。3岁时始,2患儿无任何诱因,渐渐出现语言发育障碍,甚至有不如3岁前的倒退现象,到7岁时均无任何表达性语言发育,常发出他人难以听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