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铀氢氟酸再利用辐射影响研究

来源 :辐射防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ch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核设施运行产生副产品含铀氢氟酸的处理问题,本文对我国核燃料元件生产线运行产生的含铀氢氟酸用于生产氟化氢铵的辐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铀含量小于0.2 mg/L的氢氟酸用于生产氟化氢铵过程中对工作人员所造成的附加剂量远低于1 mSv/a,产品氟化氢铵中的铀含量小于1 Bq/g。从辐射影响角度分析,含铀氢氟酸用于氟化氢铵生产是完全可行的,有利于实现放射性废物最小化和资源利用。
其他文献
在分析中国钢管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现状、影响和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中国钢管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政府和行业层面控制和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指导企业构建针对国外贸易救济调查的应对体系,引导企业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逐步形成均衡化出口的市场格局;企业层面加大技术创新,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制定更加贴近市场的发展战略,转移钢管产业链,加强人才储备以应对贸易救济调查。
针对套管对焊连接下井,开发了一种X80钢级焊接下井型套管。设计了3种焊接下井型套管的钢种,采用相同的冶炼、轧制工艺进行试制,并用适当的热处理工艺调整钢管性能到X80钢级标准区间。分析了3种设计钢种钢管的金相组织,评价其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并据此优选出最佳钢种进行工业化生产;调查产品的应用情况。分析认为:开发的X80钢级焊接下井型套管,其管体和焊接接头的性能达到较高水平,满足套管对焊下井工艺的需要,已成功应用于某储气库。
介绍了焊管生产线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及信息化建设对焊管生产的支撑作用。焊管生产线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工艺流程及工艺指标在线管控,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流程及工艺指标的管控效率和质量;实现了产品数据的自动测量与自动采集、生产质量数据的实时跟踪查询及综合利用等,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分析、共享,为管理者及时提供准确的生产数据支撑,实现对产品质量的管控和追溯,帮助企业不断地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The current study introduces a new particleeparticle collision model as well as a classical particleewallcollision model to simulate the process of bedload transport. Large eddy simulation and two-waycoupling Lagrangian pointeparticle models also are appl
探究了Ti含量对Cr35Ni5导卫板耐热疲劳性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不同Ti含量试样表面出现裂纹时经过的冷热循环次数均减少。含0.9%Ti试样在600℃热疲劳试验中,经10次冷热循环产生裂纹,相比于不含Ti试样的耐热疲劳性能提高一倍;含0.9%Ti试样在900℃氧化试验中,经50 h氧化增重1.6 mg,相比于不含Ti试样的氧化增重减少0.7 mg,同时氧化膜变得更加致密。在Cr35Ni5材质中加入适量Ti,Ti与C形成TiC,TiC形成温度较高,在熔体中优先形成,作为碳化物异质形核基
静水压试验后部分X80Mφ1219mm×27.5mm规格直缝埋弧焊管的外周长超出相关标准上限。为查找不合格原因,调查了钢板板厚,研究了鼓胀焊管的化学成分、拉伸性能、硬度及显微组织。结果显示:鼓胀焊管母材的显微组织中块状铁素体比例高于其余焊管,显微组织差异导致钢板拉伸曲线出现较明显的屈服平台,形变强化能力变差,从而造成焊管在静水压试验后出现鼓胀。
以铝硅合金(AlSi)粉末为原料,采用脱合金法获得多孔硅(porous silicon,P-Si)微球。再采用原位化学聚合法在P-Si微球表面包覆聚吡咯(PPy),得到PPy包覆的P-Si微球(P-Si@PPy),最后将P-Si@PPy置于Ar气氛中在800℃下煅烧3 h得到氮掺杂碳包覆多孔硅(nitrogen-doped carbon-coated porous silicon,P-Si@NC)微球。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电化学测
介绍了国内复合钢管紧密度指标要求情况;以应用较多的水压复合工艺为例,分析复合钢管材料匹配与紧密度的关系。分析认为:设计内衬复合钢管时,为了获得较高的紧密度,基管和衬管的强化屈服强度之比必须大于等于其弹性模量之比;内衬材料为316L不锈钢或N08825镰基合金时,如果要求复合管有较高的紧密度,基管材料的钢级应在L360以上;虽然采用非水压复合工艺有可能获得较高的紧密度,但采用水压复合工艺生产的产品整体质量更好。
简述热轧无缝钢管生产技术现状,分析现有生产技术在工艺流程、设备型式、生产组织和节能降耗方面改进的可能性,探讨热轧无缝钢管短流程生产的可行性。介绍了3种短流程生产工艺:三辐联合穿轧工艺,即在一套轧辐的两个孔型中将实心管坯穿孔+轧管+均整轧制成荒管的工艺;穿孔斜轧联合工艺,即在一套机座中安装两套轧辐和相应的传动装置,一根轧件同时在两套轧辐的两个孔型中将实心管坯穿孔及斜轧成荒管的工艺;以及穿孔机轴向输出穿孔毛管直接进入轧管机轧制的短流程生产工艺。
分析了精密无缝钢管冷拔内模的失效情况,研究了镀Cr和等离子渗氮Cr12MoV的磨损性能与磨损机理。生产应用表明:犁削和黏着磨损是镀Cr模具失效的主要原因;等离子渗氮Cr12MoV合金的渗氮层厚度约为0.23 mm,表面精度高,硬度和摩擦磨损特性优于镀Cr的Cr12MoV合金,在磨损过程中出现犁削特征,也没有导致模具表面产生剥落现象;等离子渗氮模具形状精度(圆度)高,使用寿命较镀Cr模具高约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