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习题教学之我见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84989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同时也是一门与生活最接近的科学。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应用于生活,这就需要不断搞好化学教学工作,然而在化学教学活动中的习题教学更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重点。如何让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对化学计算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更是每位化学教师比较头痛的问题,对此,我谈一点在习题教学中的体会:
  一、扩散思维,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使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封闭的思维开阔起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同时,当多种解题方法在头脑中凸现时,学生自然会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最佳方法,达到多中求快、多中求巧、多中求优的目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解题方法。如果认为哪一种方法自己更利于掌握,便可以应用这种方法进行解题。比较有针对性,充分结合了新课程的理念。
  二、开动脑筋,一题多变
  化学习题更能体现出化学这门学科“千变万化”的特征,只要我们将一个题目的已知条件、设问角度或求解目标稍作改变,便可得到一个“题簇”。题目变了,审题视角要变,思维方式也要变。但“题簇”里的各个题目牵涉到的知识点是相同的或相似的,其解题方法有相似的一面。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中考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学生反映某个(些)题目被老师“猜中”了,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老师讲过嘛,可成绩揭晓,傻眼了,怎么这个分数!显然,考中的题实则是一个变题,但学生不加思考,照搬老师所讲解法,结果出错。所以,教师在讲题时不能把思路局限于一个题目之内,要多行“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做到处变不惊、应付自如。同时也能够由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以加强。
  三、更新观点,特题特解
  有此题跟常规题迥然不同,它立意新颖独特,乍一看缺少条件,无从下手,似乎“山重水复疑无路”了,但只要换一下脑筋,打破思维定势,用第三只眼以嶄新的视角来审视它,就会找到特别的解题办法,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
  现有蒸气C2H5OH和C2H6组成的混合气体,已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求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粗看无从下手,但仔细一分析,可知混合气体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是个定值,并不缺少条件,当然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灵活应变,新题新解
  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开展,新题层出不穷,信息迁移题应运而生,现已成为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主要题型。这类题突破了大纲的限制,教师应引导学生先通过阅读题目给予的信息,理解、消化了没有课堂上学过的新知识,再运用它在新环境中解决题目中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理解信息,然后通过分析,利用信息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只要善于分析,能读懂信息,这类题的难度不大。
  总之,化学教学能否取得好的成绩,习题教学非常关键,只有充分运用上述各题型的讲解,充分运用新课程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融会贯通以后,才会达到“5×1>1×5”的效果,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才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题水平,才能够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县兴濮中学
其他文献
以梅大高速公路湖寮连接线为工程背景,简要介绍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在现场无破损状况下应用探地雷达,对路面进行连续性检测,快速确定水泥混凝土面板下脱空比例和
英语写作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对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组织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都有相当高的要求。本文通过说明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分析写作的"四步法"即:"词——句——
信息技术课对中学生来说是最不缺乏兴趣的一门课,每次上课都能看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激情与主动,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感到很欣慰。然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更多的是对网络游戏、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这门课的特殊性在于它评价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倡在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摘 要:“活动与探究”栏目的设置是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一大亮点,起到引领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实施时却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引领学生积极开展“活动与探究”、落实课程标准和实现教材编写者目的等,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苏教版 化学1 活动与探究    教材作为课程理念的载体,有必要精心设计和安排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究的问题情境、科学探究活动方
中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必须依赖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而所有这些都无不与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联系在一起。教师的素质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未来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看教师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是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一、坚定教育信念,增强教师的事业心    一个教师,因为有了对事业、对学生的爱,就有了无穷的工作动力,就有了强烈的责
针对蒲虹公路过湿土路基特点,提出不同处治方案。通过试验分析和适用性特点比较等进行比选,制定经济合理、简单适用的换填土处治方案及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