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青:“公告发布后投案第一人”

来源 :读报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3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下,经江苏省委、省纪委监委坚持不懈努力,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吴青主动回国投案并积极退赃。这是国家监委等联合发布《关于敦促职务犯罪案件境外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的公告》之后,首名投案的外逃人员。
  外逃加拿大的日子
  生于1965年的吴青。曾是一名乡镇中学老师。1990年代初,被调到淮安市棉麻公司,迎来了一次命运的转折。彼时,棉麻公司还是炙手可热的单位,当地在那个年代有句俚语叫“管好粮棉油,生活不发愁”。坐拥清江棉纺织厂这种规模上万人的国企,又垄断着全市棉花购销的棉麻公司,日子过得很“滋润”。
  设有棉麻公司。但淮安却多年不产棉花,采购多从新疆、安徽等地调拨。抓住当地这一短板。吴青依托一位在新疆掌管棉花生产的亲戚。给淮安在调拨时提供方便,加上自己脑子活、肯吃苦,很快就在公司里崭露头角,被提拔为董事长助理。但好景不长,吴青进入棉麻公司时,时代已进入计划经济的尾声。管理相对保守的国营棉麻企业纷纷遭遇困境,淮安市棉麻公司一样未能逃脱。
  公司决定顺势而为。进行股份制改革。在新成立的股东大会上,几十名员工将吴青选为董事长。但他最终也没能带领企业走上阳关大道,随后在吴青掌管公司的10年时间里,棉花购销业务疲软不振。经营状况起伏不定。
  2013年3月,企业在资金贷款等方面身陷危机,几笔付给供应商的预付款未能及时回账,企业经营陷入停滞。受企业欠债的牵连,董事会成员也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平日里开朗豁达的吴青顿时变得愁容难消,重压之下,他萌生退意,主动向董事会提出了辞呈。
  新任董事长仲其国提出了想做职务交接审计的想法,提议获得了包括吴青在内的董事会成员一致通过。第三方审计报告出炉后,公司多年来隐藏的账目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漏洞和问题很多,难以回避,不过审计结果并未将矛头指向吴青,大家更愿意相信问题出在了其他地方。”仲其国说当时吴青支持公司报案的举动,以及不避嫌的态度令他费解至今。随后几个月,已无具体职务的吴青依然天天到公司“点卯”,说笑如常。
  2013年11月上旬,同事们发现吴青不去公司了,电话也联系不上,大家纷纷猜测他的去向。起初有人说他去了加拿大,探望在那边的一双儿女。“这也合常理,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仲其国说。没过多久,公司两名财务人员被公安机关带走调查,并被处以行政拘留,外面传言两人被调查时将一些涉案问题推向了吴青。联想到吴青妻子也去了加拿大,棉麻公司的同事们才如梦方醒。2014年初,相关部门发布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名单,吴青在列。
  吴青是2013年11月7日。从上海乘机逃往加拿大的。抵达蒙特利尔时,正下着一场大雪。投案自首后的吴青说。他出国后过了一段最为平静的日子。可没过多久。他便遇到两个难题——语言不通和经济来源不足。外逃5年,吴青很难觅得合适工作,据知情人士了解。他最好时也只是找到了一份零工来贴补家用。
  窘况不光之于吴青。对许多外逃人员来说都不陌生。生活和工作的艰辛让他们的潜逃生活并不轻松。有时还显得度日如年。中部某省追逃办工作人员刘斌(化名)曾参与过多起追逃追赃案件,他告诉记者。从已回國的大多数外逃人员的所述中可知,这些人在境外的生活并不安逸,也不奢靡,更多的人是处于一种心无安处、身无定所的状态。
  “并非每个人出去前都能带足赃款,更多人是在毫无准备中出逃的。”刘斌说,即使那些早早布局把赃款转出境外的人,同样得低调行事,因为一旦涉嫌洗钱等罪名被外国政府盯上,就有可能引火烧身。“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在追逃工作中,我们会先去设法斩断外逃人员资金联系的原因。”
  被劝返:“推开希望之门”
  海外不是避罪天堂。逃了5年,吴青的境况越发窘迫。知情人士说,2017年底,一条偶然冲进他手机的微信,是他开始考虑回国的促成因素。发微信者希望能了解他在国外的近况。看到信息时,吴青有点紧张,因为一到加拿大他就更换了联系方式,国内鲜有人知。说了几句话之后,发信的陌生人道明来意,希望吴青能先在不设目的的前提下随便聊一聊。随后长达半年多的反复沟通中,吴青感受到对方好像没有什么恶意,他开始考虑自己除了外逃,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微信发自淮安市清江浦区公安分局的一名警察。吴青外逃后,这名警察多年来设法沟通,四处联系,最后通过吴青在新疆的亲戚找到了他的微信号。区公安分局与吴青沟通期间,还多次派人登门探望依然生活在淮安的吴青家属。通过与吴青哥哥和母亲多次沟通后,两位亲人也同意协助警方规劝仍在海外的吴青。
  “在绝大多数外逃人员的劝返工作中,家属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部某省追逃办的刘斌说,2015年以来,中央纪委每年都举办全国追逃追赃工作培训班,有一年,某追逃工作先进省份工作人员分享了关于劝返时亲情感化方面的经验,让他记忆犹新。“要把握外逃人员的心理痛点,有家难归,有根难寻,孝道难尽,是他们面临的一种现实无奈,也能转化为一种投案动力。”
  劝返之于吴青,则是“忽然间给他推开了希望之门”,知情人士称,刚收到那条微信时,他有点紧张,但并没有感到太意外,甚至还有些许庆幸:“早已想着能有契机与国内人员进行沟通。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希望回来把问题说清楚。”
  被贴上了“公告发布后投案第一人”的标签,吴青对此的看法是,无论是第几个,他都已经回来了,眼下让他更为关心的是,主动投案能否带来刑事审判时的宽待。类似于他的这一担忧,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陈山早有关注,并撰文指出:“有回头的利益才有回头的意愿,有回头之后的积极效果才能确证回头的理智。”
  2017年5月10目,中央追逃办曾对外集中公布了“百名红通人员”后续工作进展情况,似乎能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吴青们的顾虑。当时,“百名红通人员”已到案40人。已作出判决的15人中,通过引渡或遣返回国的8名嫌疑人所获刑期均长于投案自首者,且无一人被适用缓刑,而经劝返选择回国的均依法获得了从轻减轻处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大多执行缓刑。其中被劝返回国的“百名红通人员”张大伟,因在调查期间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积极退缴全部赃款。经法院判决,免予刑事处罚。中央纪委网站关于吴青回国的报道显示,他在投案时已积极退赃,给自己争取宽大处理加了一块砝码。
  吴青落地投案几小时后,日暮时分的浦东机场,上海市追逃办工作人员又接到一名回国自首者——中石化上海高桥石化公司财务结算中心资金结算科原科长倪小沪,他因涉嫌贪污罪外逃到美国已经24年。次日中午,2000年逃往澳大利亚的京沪高速山东蒙阴段工程建设指挥部原会计牛琳,也落地山东济南。回国自首。
  两天三人的投案频率,在研究追逃追赃工作多年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风看来,并不算很意外。2014年中央外逃办首次发布“敦促投案公告”后,就曾出现过一波外逃人员“排队”回国投案的小高潮,“这次也不是没这种可能”。与4年前相比,这次发布的“敦促投案公告”有明显变化。2014年,中央追逃办在成立当年首次发布的敦促投案公告全名是——《关于敦促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敦促对象是“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这次变成了“职务犯罪案件境外在逃人员”。
其他文献
诗人毛泽东善于咏物抒情言志,对春夏秋冬不同景致情韵有诸多吟咏,与历代诗家既有同声相应,更有别样格调。  春:春风杨柳万千条  毛泽东标明写于春天的作品有三首,其中《贺新郎·读史》属咏史之作,与季节无关。《菩萨蛮·黄鹤楼》中“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勾勒了1927年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形势,描绘内心难以平复的激荡心潮。《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万木霜天红烂漫”“雾漫龙岗千嶂暗”,正值冬春
期刊
尽管在经费分担问题上争吵不休,北约国家就先进军事技术的合作并未放缓。新近曝光的消息显示,今年7月的北约峰会上,各国防长签署了一项旨在提升反水雷和反潜能力的协议,协议重点内容包括加快新一代海上无人系统的研发和部署,以防范不断增长的水下威胁。  北约再度重视水下威胁  “无人系统的应用将改写游戏规则,”北约官方网站发布的新闻稿提到,“除了传统的海军装备,这些无人系统将增强我们的态势感知能力和对海洋的控
期刊
在如今的短视频时代,一个人出名可能只需要15秒。短视频的火爆,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无论是发布者还是观看者。  出名可能只需15秒  一段手指舞,几句翻唱,一个搞笑模仿片段,甚至一句话,都能让一个人迅速成名。  有网友相貌平平,只因录了一段“吴亦凡你好,今天我来到了清华大学”,就意外走红。有演员拍戏没出名,反而因为在短视频里,每句话后加上“真好”,成为人们竞相模仿的对象。有歌手一心想走音乐路线,但却
期刊
的前世今生  “生在美国就是美国人”被载入美国宪法,但它是借助一系列判决逐步落实的,120年前的“黄金德案”尤为关键。这位华裔移民的命运起伏背后,隐藏着“属地主义”与“血统主义”的交锋: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想要改变这一做法的表态,可以被视为这种冲突的延续。  从英国遗产到“根本大法”  一个孩子只要出生在美国的土地上,就可以获得公民身份,这被称为属地主义原则,也称“土壤之权”,渊源是历史悠久的英国普
期刊
活动目的   向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的抗疫战士学习,他们牺牲了与家人们团聚的机会,在与病毒作斗争保护着我们的生命。向他们学习,再累再苦也要为国家做贡献,为民族做贡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本次主题云队会,让队员相互了解到抗疫先锋的感人事迹,激发队员以实际行动向先锋学习的热情。   ·通过本次云队会活动,培养队员们多才多艺的能力。   活动准备  ·网络设备、腾讯Q群   ·队员根据疫
期刊
还记得前段时间微信上疯转的一篇文章《孩子写作业太磨叽,33岁妈妈急性脑梗住院》吗?这不是搞笑的段子,而是一条真实的新闻。没过几天,武汉也有个妈妈辅导15岁儿子做作业把自己给气伤了。据报道,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近日抢救了一名42岁的女性急性心梗患者。一年来,这名母亲经常因为儿子心不在焉的状态生气,医生怀疑其急性心梗发作与长期情绪应激、焦虑和睡眠少有关。  在孩子作业和学业有关的问题中,其实舆论此
期刊
近日。一则美国“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罗伯特·杨被判赔1.05亿美元、当庭承认骗局的文章在网上热传。那么。“酸碱体质理论”究竟可不可信?  “酸碱体质理论大师”被判赔患者1亿美元  近日,一篇题为《“酸碱体质理论大师”被判罚1.05亿美元当庭承认骗局》的文章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文章援引美国当地媒体报道,美国时间10月31日,圣地亚哥高等法院的陪审团裁定“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罗伯特·杨向他曾经指导治
期刊
红军长征前后,我党先后成立过三个“西北军委”,记录了中国革命重心逐步向西北地区实施战略转移,并最终奠基西北的过程。  以张国焘为主席的红四方面军西北军委  1932年10月,鉴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作出突围西征的决定。随后,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余人撤离鄂豫皖苏区,越过平汉路向西转移,经鄂北、豫西,进入川陕边地区。12月8日,在城固县“小河口会议”上,鄂豫
期刊
黄色成为皇族的专用色,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具体的人作为推手。  黄色渐为皇族垄断  黄色地位的提升是从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手上开始的。  隋文帝杨坚,算是历史上比较节俭的皇帝之一。在隋文帝之前各阶层皆可服黄,并且以百姓居多,而百姓可穿的面料,价格必定低廉。所以,隋文帝喜穿黄色也许是一种经济考量。由于皇帝常穿,所以黄色地位日升,最后文武百官商议,就把黄列入尊色之列。当然,隋文帝自己穿黄
期刊
2000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中划分了农耕与游牧的界线,自此,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中原农耕文化和北部游牧文化,成为一种广泛的认知。但这种划分是否能够适用于历史中国的各个时期,能否涵盖历史中国疆域内的各个地域?  阎崇年先生在其新著《森林帝国》中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华古代文明主要是由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等五种文化形态构成的。而他更加着重探讨了东北地域所属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