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国的“合”与“一”

来源 :读报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huiyi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中划分了农耕与游牧的界线,自此,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中原农耕文化和北部游牧文化,成为一种广泛的认知。但这种划分是否能够适用于历史中国的各个时期,能否涵盖历史中国疆域内的各个地域?
  阎崇年先生在其新著《森林帝国》中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华古代文明主要是由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等五种文化形态构成的。而他更加着重探讨了东北地域所属的森林文化,森林文化孕育了满一通古斯语族诸民族,造就了渤海、金朝、清朝等政权。
  梳理东北地区的文化脉络
  森林文化,就我国的地域范围而言,主要指的就是东北地区:就历史上生活在这一地域的民众而言,主要指的就是满一通古斯语族诸族群。这些族群利用当地的森林资源,进行渔猎和采集,崇拜森林,所产生的文化就是森林文化。阎崇年指出,森林文化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从肃慎、勿吉、挹娄、靺鞨、渤海、女真直至满洲,始终获得继承与发展,是一条贯穿3000年东北史的文化脉络。
  这条文化脉络的存在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东北地区是否具有独立的文化形态。以往,学界一般认为,东北地区并不具有独立的文化形态,而与西北地区一样都属于草原文化的一部分。这种观点的缺陷在于,既无法解释东北地区文化与西北地区草原文化的显著差异,也不符合东北地区的文化特征。但是,独立的文化形态并不意味着文化形态的单一性与排他性。森林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吸收借鉴农耕、牧放等生产方式。明代汉人曾对女真诸部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了比较描述,建州女真“乐住种,善缉纺,饮食服用,皆如华人”;海西女真“俗尚耕稼,妇女以金珠为饰,倚山作寨,聚其所亲居之”;野人女真“不事耕稼,惟以捕猎为生”。这是由森林文化所处地域的地缘政治决定的。
  东北地区与以游牧为主的蒙古地区毗邻,又与从事农耕的汉人、朝鲜半岛居民长期接触,故存在于森林文化中的生产方式包括农耕、牧放、渔猎、采集等多种。但渔猎、采集应是最初的生产方式,农耕、牧放是随着与周边文化的接触而逐渐产生的,同时也是伴随着森林文化族群逐渐南下的过程出现的。有学者已经指出,射猎、牧放和采集经济,为女真社会经济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重新审视满族崛起的根源
  赫图阿拉位于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村。阎崇年为了写这本书。这些年曾无数次去往赫图阿拉故城遗址。赫图阿拉是满语的汉语音译,直译作“横岗”,也译作“平顶山”,是一座地形古怪的小山城,三面环山,四面临水,凭借天险,易守难攻。为什么是赫图阿拉?因为赫图阿拉可作为清朝的发源地:努尔哈赤以赫图阿拉为基地,统一女真各部,创建满文和八旗,奠定了清朝的基业。赫图阿拉被清朝尊为“兴京”,意思是清朝兴起的京城。
  《森林帝国》开篇便抛出一个历史问题——“赫图阿拉之问”,简而言之,就是满族如何以弱胜强地战胜明朝,并建立起268年的统一王朝。作者通过多年的努力在书中对此问题进行了回答,可以用“文化”与“统合”两个词予以简单概括。
  清史专家曾指出:“满族是17世纪初在辽东地区形成的一个新民族共同体。而构成其基本源流的那部分女真入主要来自东北北部和东北部的边远地带。”
  满族先民的步步南下,在白山黑水之间形成了四个民族(女真、蒙古、汉族、朝鲜)、三种文化(渔猎、游牧、农耕)并存互动的格局。外部的多重文化对于满族先民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这是满族意识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清史专家提到了满族先民在南下过程中不断接触其他族群、其他文化的历史,也提到了多重文化对满族形成所起的前提作用。
  而所谓外部文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促进了该地域的森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文化史家认为,文化并不是在人类活动及其成果中被经验确认的、作为技术方法及静态特征的样式,而是作用于人类一切活动及其成果中的“动态力量”。是促使样式成立的“形成原理”。诚如上文所及,森林文化的重要特点就是善于吸收、借鉴其他文化,从而使得本文化与他文化互融互通。这应该是森林文化的一大优势。借助这一优势,满洲依靠森林文化,统合其他文化,定鼎中原,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
  阎崇年认为。在中国两千多年帝制史中。中华文明帝国曾表现为农耕帝国、草原帝国和森林帝国三种形态。其共同特征是以某一文化形态为纽带,实现文化的多元一统。森林帝国是指以森林文化为纽带,统合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及海洋文化,所建立多元一统的中华文明帝国。
  白寿彝先生曾指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逐渐形成起来的,并在理论上提出了统一的四个类型,即单一民族内部的统一、区域性多民族的统一、全国性多民族的统一和社会主义的全国性多民族统一。历史时期的全国统一则应该属于白先生提到的前三种类型,而满洲建立清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也属于白先生这三种类型的范围之内。满洲实现了女真内部的统合,完成了东北森林文化的统合、同漠南蒙古(内蒙古)的统合,以及同汉军、汉臣、汉儒的统合,形成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清定都北京后,原本是“以小制大”,经过“康乾之治”的文化统合,他们在满、蒙、疆、藏、台等地区,重俗尊教,因地制宜,逐渐与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统合。
  书中所述五个文化圈,占当时全国人口的90%、土地的90%以上。满洲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占据主导或主流地位,取得了巩固的地位。总之,清廷依靠“文化统合”而得以国祚绵延268年。后来外有列强入侵、内生文化分裂而逐渐走向衰亡。
  重新看待中华民族的凝聚统一
  阎崇年在《森林帝国》中首次提出了文化统合的概念。他认为,从森林文化走出来的满洲统治集团,善于利用政治、文化、宗教等政策,逐渐统合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以及海洋文化,使得各种文化类型既能和而不同、各自得到发展,又能够互通有无、促进多元文化共同发展,最终汇聚成为中华文明,各文化类型的族群最终凝聚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统。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曾指出中国有三大特征:广土众民、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历史长久。翁独健先生也认为。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是历史上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的两種不同方式。因此,民族同化、民族融合被长期认同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存在形态。此外,“征服说”“汉化说”“涵化说”等说法也代表了学术界有关民族关系的认识。
  阎崇年提出的森林文化善于吸收借鉴其他文化,具有包容性,而满洲统治者则充分利用森林文化的优势与特点,采用文化统合的政策。费孝通先生在其代表性著作《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指出:“中华民族的‘一体’,是指各兄弟民族的‘多元’中包含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而不是其中某个民族同化其他民族。更不是汉化,或者马上实行‘民族融合’。”费先生的说法与满洲统治者所采用的文化统合政策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统合,在坚持统一的前提下,允许各个地域、各个族群在各自的文化系统内生产、生活。在对中国历史的长时段观察后。阎崇年指出了文化统合的优势与不足:文化统合能够促进政权的建立与巩固;文化统合还需放眼世界,善于从其他文明、文化中汲取养分;中国历代长期忽视海洋文化、森林文化是文化统合中的一块短板。
其他文献
2017年,浩瀚宇宙中一个神秘天体闯入太阳系后,以每小时31.5万公里的高速飞离,朝着飞马座方向而去。哈佛大学教授亚伯拉罕·勒布率领的研究团队推测:这个细长型、深红色的天体。可能是外星文明发射的探测器——一艘漂浮在星际空间中的“光帆”飞船,可以吸收太阳辐射而获得前进动力。今年去世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生前曾有计划,与投资人开发一种“光帆”飞船,可以飞往半人马座阿尔法星附近。  首个太阳系外
期刊
诗人毛泽东善于咏物抒情言志,对春夏秋冬不同景致情韵有诸多吟咏,与历代诗家既有同声相应,更有别样格调。  春:春风杨柳万千条  毛泽东标明写于春天的作品有三首,其中《贺新郎·读史》属咏史之作,与季节无关。《菩萨蛮·黄鹤楼》中“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勾勒了1927年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形势,描绘内心难以平复的激荡心潮。《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万木霜天红烂漫”“雾漫龙岗千嶂暗”,正值冬春
期刊
尽管在经费分担问题上争吵不休,北约国家就先进军事技术的合作并未放缓。新近曝光的消息显示,今年7月的北约峰会上,各国防长签署了一项旨在提升反水雷和反潜能力的协议,协议重点内容包括加快新一代海上无人系统的研发和部署,以防范不断增长的水下威胁。  北约再度重视水下威胁  “无人系统的应用将改写游戏规则,”北约官方网站发布的新闻稿提到,“除了传统的海军装备,这些无人系统将增强我们的态势感知能力和对海洋的控
期刊
在如今的短视频时代,一个人出名可能只需要15秒。短视频的火爆,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无论是发布者还是观看者。  出名可能只需15秒  一段手指舞,几句翻唱,一个搞笑模仿片段,甚至一句话,都能让一个人迅速成名。  有网友相貌平平,只因录了一段“吴亦凡你好,今天我来到了清华大学”,就意外走红。有演员拍戏没出名,反而因为在短视频里,每句话后加上“真好”,成为人们竞相模仿的对象。有歌手一心想走音乐路线,但却
期刊
的前世今生  “生在美国就是美国人”被载入美国宪法,但它是借助一系列判决逐步落实的,120年前的“黄金德案”尤为关键。这位华裔移民的命运起伏背后,隐藏着“属地主义”与“血统主义”的交锋: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想要改变这一做法的表态,可以被视为这种冲突的延续。  从英国遗产到“根本大法”  一个孩子只要出生在美国的土地上,就可以获得公民身份,这被称为属地主义原则,也称“土壤之权”,渊源是历史悠久的英国普
期刊
活动目的   向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的抗疫战士学习,他们牺牲了与家人们团聚的机会,在与病毒作斗争保护着我们的生命。向他们学习,再累再苦也要为国家做贡献,为民族做贡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本次主题云队会,让队员相互了解到抗疫先锋的感人事迹,激发队员以实际行动向先锋学习的热情。   ·通过本次云队会活动,培养队员们多才多艺的能力。   活动准备  ·网络设备、腾讯Q群   ·队员根据疫
期刊
还记得前段时间微信上疯转的一篇文章《孩子写作业太磨叽,33岁妈妈急性脑梗住院》吗?这不是搞笑的段子,而是一条真实的新闻。没过几天,武汉也有个妈妈辅导15岁儿子做作业把自己给气伤了。据报道,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近日抢救了一名42岁的女性急性心梗患者。一年来,这名母亲经常因为儿子心不在焉的状态生气,医生怀疑其急性心梗发作与长期情绪应激、焦虑和睡眠少有关。  在孩子作业和学业有关的问题中,其实舆论此
期刊
近日。一则美国“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罗伯特·杨被判赔1.05亿美元、当庭承认骗局的文章在网上热传。那么。“酸碱体质理论”究竟可不可信?  “酸碱体质理论大师”被判赔患者1亿美元  近日,一篇题为《“酸碱体质理论大师”被判罚1.05亿美元当庭承认骗局》的文章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文章援引美国当地媒体报道,美国时间10月31日,圣地亚哥高等法院的陪审团裁定“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罗伯特·杨向他曾经指导治
期刊
红军长征前后,我党先后成立过三个“西北军委”,记录了中国革命重心逐步向西北地区实施战略转移,并最终奠基西北的过程。  以张国焘为主席的红四方面军西北军委  1932年10月,鉴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作出突围西征的决定。随后,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余人撤离鄂豫皖苏区,越过平汉路向西转移,经鄂北、豫西,进入川陕边地区。12月8日,在城固县“小河口会议”上,鄂豫
期刊
黄色成为皇族的专用色,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具体的人作为推手。  黄色渐为皇族垄断  黄色地位的提升是从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手上开始的。  隋文帝杨坚,算是历史上比较节俭的皇帝之一。在隋文帝之前各阶层皆可服黄,并且以百姓居多,而百姓可穿的面料,价格必定低廉。所以,隋文帝喜穿黄色也许是一种经济考量。由于皇帝常穿,所以黄色地位日升,最后文武百官商议,就把黄列入尊色之列。当然,隋文帝自己穿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