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作业是学生巩固学习知识,老师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文就作业批改与设计方面谈一些做法,其意在于让数学作业变得灵动而富有吸引力,从而让学生爱上数学作业,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作业 作业批改 作业设计
数学作业不仅是时常巩固知识、检查教学效果的手段而是以再现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与学生认知情感交流的必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的有效方法。然而赋予数学作业的这些新理念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学生对数学作业感到乏味、厌倦,原因是数学作业的单调、机械、无新意,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应试训练色彩浓厚,使得很多学生都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不愿认认真真地去完成,以至于数学作业的积极作用不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本人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对数学作业布置和批改进行一些尝试。
数学作业除书面作业外,还可以多进行一些尝试,如阅读作业、口头作业等多元化发展。
设计阅读作业。数学知识获得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仅仅依赖数学教科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适当地布置阅读作业,如阅读数学某些定义、定律、法则的背景材料;数学在航天、航海及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著名数学家的成长历程和伟大成就等。让学生在阅读数学材料的过程中了解数学发展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拓宽数学视野,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完成阅读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比如在讲《数列》这章时,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关于教育储蓄,住房贷款等问题,了解数列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列知识的重要性,可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设计口头作业。口头作业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回答数学问题的“是”和“不是”,它包括:复述识记内容,比如公理、定义、定理、法则等等,讲述解题思路、解题方法,阐述命题论证过程。口头作业能增强识记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及对问题的应变能力。该项作业适宜同桌合作完成,在复述时要求学生准确、熟练运用数学术语,尽量用多种方式叙述各个命题,论证方法力求多样化。
设计活动作业。数学活动作业不仅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且是造就一种能产生问题、促进思维和取得经验的主要手段。学生通过探索、制作、实践,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且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互帮互助、合作的精神。例如在《解三角形》这章中,布置小组合作测量教学楼的高度,每组自己分工,又相互配合,通过测量数据,利用正余弦定理来计算教学楼的高度,最后每组上交一份实践报告。这种实践式的作业既增强了同学间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并有助于学生看到数学的似直性、不确定的一面,学生真正领会了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数学。
作业批改方式由单一的教师批改走向多样化发展。
传统的作业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这种方法至少有两大弊害:一是教师疲于奔命,而学生受益甚微。用叶圣陶的话说,叫做“徒劳无功”。那么如何进行批改呢?我想不妨尝试下列方式:
(1)抽样批改。任选一部分学生的作业批改或按学生数学成绩的上中下三种层次,各抽一部分作业批改,这样教师批改的任务量减少了,批改更细致了,不仅能發现学生答对答错,更能探究对错原因。
(2)重点批改。每次作业,基本题可给出答案让学生自批;自批后还要写出心得收获,包括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绩及改进的措施;容易发生错误的题目,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教师重点批。
(3)小组批改。其组织方法是: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轮流执笔,共同讨论,逐一批改。或者也可同桌互批、小组与小组同学对调批,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又能使学生由单纯做作业的被动状态变为积极参与作业批改的主动状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要想达到好的数学教学效果,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爱上数学作业,不断地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感悟数学的价值与神奇,让数学作业带给学生更多的福音,并引领他们奔向数学的绿洲。
关键词:数学作业 作业批改 作业设计
数学作业不仅是时常巩固知识、检查教学效果的手段而是以再现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与学生认知情感交流的必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的有效方法。然而赋予数学作业的这些新理念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学生对数学作业感到乏味、厌倦,原因是数学作业的单调、机械、无新意,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应试训练色彩浓厚,使得很多学生都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不愿认认真真地去完成,以至于数学作业的积极作用不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本人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对数学作业布置和批改进行一些尝试。
数学作业除书面作业外,还可以多进行一些尝试,如阅读作业、口头作业等多元化发展。
设计阅读作业。数学知识获得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仅仅依赖数学教科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适当地布置阅读作业,如阅读数学某些定义、定律、法则的背景材料;数学在航天、航海及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著名数学家的成长历程和伟大成就等。让学生在阅读数学材料的过程中了解数学发展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拓宽数学视野,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完成阅读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比如在讲《数列》这章时,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关于教育储蓄,住房贷款等问题,了解数列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列知识的重要性,可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设计口头作业。口头作业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回答数学问题的“是”和“不是”,它包括:复述识记内容,比如公理、定义、定理、法则等等,讲述解题思路、解题方法,阐述命题论证过程。口头作业能增强识记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及对问题的应变能力。该项作业适宜同桌合作完成,在复述时要求学生准确、熟练运用数学术语,尽量用多种方式叙述各个命题,论证方法力求多样化。
设计活动作业。数学活动作业不仅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且是造就一种能产生问题、促进思维和取得经验的主要手段。学生通过探索、制作、实践,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且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互帮互助、合作的精神。例如在《解三角形》这章中,布置小组合作测量教学楼的高度,每组自己分工,又相互配合,通过测量数据,利用正余弦定理来计算教学楼的高度,最后每组上交一份实践报告。这种实践式的作业既增强了同学间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并有助于学生看到数学的似直性、不确定的一面,学生真正领会了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数学。
作业批改方式由单一的教师批改走向多样化发展。
传统的作业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这种方法至少有两大弊害:一是教师疲于奔命,而学生受益甚微。用叶圣陶的话说,叫做“徒劳无功”。那么如何进行批改呢?我想不妨尝试下列方式:
(1)抽样批改。任选一部分学生的作业批改或按学生数学成绩的上中下三种层次,各抽一部分作业批改,这样教师批改的任务量减少了,批改更细致了,不仅能發现学生答对答错,更能探究对错原因。
(2)重点批改。每次作业,基本题可给出答案让学生自批;自批后还要写出心得收获,包括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绩及改进的措施;容易发生错误的题目,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教师重点批。
(3)小组批改。其组织方法是: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轮流执笔,共同讨论,逐一批改。或者也可同桌互批、小组与小组同学对调批,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又能使学生由单纯做作业的被动状态变为积极参与作业批改的主动状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要想达到好的数学教学效果,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爱上数学作业,不断地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感悟数学的价值与神奇,让数学作业带给学生更多的福音,并引领他们奔向数学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