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贤诗选

来源 :山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無雪冬天
  到了冬天,我就干燥
  从皮肤表面到内心
  “前段时间那场雪白下
  没有吸收到水分”
  失望如同自卑
  感觉不到冬阳无力爬上二楼
  对我垂怜
  而它空出楼底的地方
  生活忙于三餐
  奔波以钟声为号
  “我没有赶到尽头,生命依旧
  裹上羽绒服蜷缩着”
  我想掩藏的,正是缺少的
  那一部分的水
  无影无形,钻入
  食中二指摸不着的脉搏
  日出时
  被山影压迫吐血
  广大的丛林说出这个秘密
  我的心痛苦,挣扎
  得新病无药医,诊断不出
  “午后会昏天黑地,等场大雪”
  冷风吹着消息
  传递的速度,是这句嗷嗷逃窜的词句
  被愤怒追打
  或许我与日出有段距离
  还没有过实质性拥抱
  一片缺乏的爱的温度
  还未产生过
  而日出的晨曦竖起的梯子
  通向挤满灵魂的书架
  那里的欢呼和呻吟一直不肯消停
  其中,托马斯·利斯克的玻璃盏内
  盛着醉酒的酡红
  我能记起来的他的最尖锐的诗句
  闪着白光,变成芒刺
  前胸扎心
  喧闹
  对于耳朵能接受的喧闹
  或对当下时髦的环保词:分贝来说
  都是和心情分不开的
  复杂的,简单的
  短命的,久活的
  无论怎样夸张:“在嗓子眼里嚣张
  都把刀子擦亮
  使出致命的招数”
  像吟和诵
  高矮胖瘦黑白搭配
  更像雄选择雌
  你一句我一句在花香中焚烧激情
  如此,我还是离不开依据做判断
  眼中的雀乱飞
  手上的魔音盒
  一路啼血,叹息
  我生出自己的烦恼至今尚未醒悟
  书架
  书架上挤满各色人
  他们的思想都带有神明
  虽然黑夜里他们梦游,常擦肩而过
  白天在作品研讨会上
  互握手问候
  但难免的悲伤,使他们拥有这个权力
  像他们占有的词
  把兴奋点抛丢
  痛痒点,给人一摊血迹或白骨的感觉
  而生机只在春天
  不在书架木头里面
  在打开或合上的序与跋之间
  新年元月的冬天
  从钟声开始敞亮
  短命论
  论短命,活着一秒的光阴
  在我这里,有时也很长了
  我用这一秒
  “能收录世界上多少的光啊
  能听到多少的声音
  又能贴近多少景色”
  不要嫌短,我警告自己
  乘昼夜转换之际
  人有足够时间和月亮告个别
  并从容擦掉泪水
  窗口里探出身体
  搭上一段叽叽喳喳鸟声的顺风车
  藏好指南针,不辨方向
  周游世界
  减去肚腩
  让沉闷千回的心胸打开
  苍天不负有心人
  “新生儿是孩子
  老死者,是永远的孩子”
  这是幸福,干净的活过
  死后能躺进碑里
  爱的追逐者
  一定是,碰到了虚构的云团
  让他酥软无力
  倒在奔流的水中
  一定是,在漂浮的过程里
  被长发的鞭子抽打涟漪
  在奋起的沼泽中,楚楚动人
  一定是,揭开动荡的水面
  皮肤之上,短命的水浪用妩媚
  换来满脸喜悦的归期
  摇头晃脑,穿碎格子衬衫的水鸟
  扇起桃花汛
  惊骇一场粉红的勃起
  爱,被肉身搜索,放回人间
  不断涌出的香气
  成为野生的饵料,喂养丰腴
  听完天气预报想说的话
  明日山西局部零下4度
  我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小窗含住远山
  太阳下面露出了身体
  张开飞鸣的羽毛开始四散,宛如天雪
  秋天的狮子
  吐出第一颗星星,天就黑了
  我成了张开大口的狮子
  在非洲草原上生存
  但今夜无猎可狩
  忍住饥饿之寒,睡觉
  天上的无数颗星星
  有许多是我吐出来的,
  亮度足够给大地铺上一层轻纱
  我躺其上
  睡前思考,庆幸没有
  作人,睡觉都担心
  身体被牙齿撕开一个巨大缺口
  狮子,用褐色眼睛发出的光
  乒乒不停敲打
  树上吊着的秋风
  山里不知山外事
  雨点在山外十公里的
  镇上,敲打了一下人们的头皮
  而我只知道
  今天阴天,无西北风吹送
  雨根本没法到达这里
  荒废的山村
  石垒房子,压着
  我的心,与空谷回声
  山顶雾岚   一样无人认识
  我所生发的悲伤
  能用温暖,填充空洞
  与苍凉
  而我眼中泪光
  寸短,只够惠泽面前的
  破败景象
  无公害的样子
  走过去的一张脸
  上面画得很好看
  乃至走过去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
  不仅好看
  且香气四溢
  我想从中发现一些不同
  或者秘密
  但困难重重
  她们本无所谓
  别人的看法。我左右不了
  她们无公害的样子
  晃花人心
  浣灵魂
  我可以更干净
  从清凉透澈的溪水里出来
  躺在石板上
  接受光的检阅
  如果凹凸不平的地方
  藏有灰尘
  我会拭去
  仔细像妇人
  脸上洁癖荣光一圈圈
  剩下的,我得到的因果
  造作了,我平静的表情之下
  有对溪水汹涌的忏悔
  和埋头的赎罪
  春城草木深
  春城草木深深了
  蚂蚱蹦跶跶,虫儿依呀呀
  你嫌吵闹
  表示轻视
  但没办法
  万物自有万物的属性
  春城草木深深了
  我的心上飞花了
  蚂蚱蹦哒哒,虫儿依呀呀
  有形有款的雪
  雪有形有款,被谁用成摘花伤人的暗器
  我作为雪伤之人,或花伤之人
  常情不自禁一边欣赏美丽
  一边掩饰寒冷战栗
  这多半来自雪的技艺
  看似白雪压城,给南山戴帽,实际心机
  设谋
  片片粒粒妖笑着
  扑打黑鸦,死胜于生
  雪,只是头顶薄刃
  藏起了閃光
  低调,隐忍,不急着飘落
  它想多飞一会,多飞一会
  等身体里埋有的伏兵
  把周围的温暖剔除干净
  人们喜欢低处的事物
  到了冬天,往身上添衣
  像一颗水果有了漂亮的皮
  化妆自己
  修理高贵
  我发现,我的温暖慢慢升高
  得意如光秃树顶
  上面,飞来的鸟
  它的啼叫像爱人呼唤,遥远而又清晰钻
  进耳朵
  让我想起
  她的影子于昨夜钻进过月亮
  为保持温暖,往身上添衣呀
  添一种重量
  压矮了形象
  让人们更加喜欢低处的事物!
  冬至
  母亲,去年包饺子的动作
  在我笔尖上晃
  她肯定不知道,我的笔那时写下
  她的手比眼睛好使
  凭感觉擀的面皮
  把温暖包起来
  把冻耳朵的传说
  不用当成不幸,就成了不幸
  像现在我停下奔波,在暗光的屋里
  望着墙壁上相框里的母亲
  坐直身子
  静候
  母亲喊叫我吃饭
  在东山
  群山躺在树的脚下
  望向深谷
  无语
  倒是吹过森林顶上的风
  喊魂一样
  没有徘徊,也没有犹豫
  万古一刻般
  凌空而来,又凌空而去
  【作者简介】李庆贤,在《山西文学》《黄河》《草原》《山东文学》《青岛文学》《江河文学》《解放军文艺》《星星》《诗选刊》《诗林》《绿风》《诗歌月刊》等刊发表过作品。出版诗集《朗诵者》《唐诗里的茱萸》。作品入选 《中国2010年度诗歌精选》,曾获“中国李白诗歌大赛”奖、《都市》“桂冠诗人”等奖项。
  【小对话】
  唐晋:为什么会有这一批诗?
  李庆贤:没有什么为什么,只是想写。在我来说,我是一个笨拙的写作者,只会用诗歌代表心声。可以说诗歌已经深入骨髓,会陪伴我的一生。在这里,我想向你分享一下我现在写诗的状态。我以前多在被感动或冲动了写诗,而现在多在冷静后写。这样的转变,使我的创作更理性了。
  唐晋:你的诗创作开始得比较早,成名亦久,就我所见,作品有着很高的质量。在谈你的诗作之前,我想听听你的诗观,以及对目前诗创作现状和走向的大致看法。
  李庆贤:我自1984年在《鸭绿江》发表习作始,可以说创作得比较早,但一直在学习和探索的路上。至于这些年创作的诗歌质量,只能说自己潜心创作,尽力写好,不迷恋流派的试验。本身诗人是山巅上的舞者,有舞台但面积很小,观众也不多。尽管如此,我对诗歌一边抱着希望,一边接受痛苦的质疑,但我坚信诗歌不会消亡,它最终会找到与现实的接触点。有声音说,诗歌正被边缘化,诗人正在边缘。我不相信在一个诗歌起源的国度里,这会是事实。我倒是愿意相信里尔克的一句诗:“在生活和伟大之间,总存在着古老的敌意”。
  唐晋:《无雪的冬天》《日出时》《喧闹》里面,你均使用了引入语。对于扩张一首诗的内蕴来说,引入语无疑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手法,简洁、直接而且有效。当然,有时候,它也可以制造出一次或瞬间的“断裂”和“转向”。它甚至可以掩盖行进中的许多不足,例如准备不足、感觉不足等等。我不太清楚这些引用语是来自他人,还是你自己的“境外”表达;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引用语介入时机、位置、感觉等方面的准确性,以及必要性。请你结合自己的作品,具体谈谈你的认识。   李庆贤:你对引入语的见解十分精辟。我非常喜欢在一首诗中使用这种手法。引入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我把要表达的内容,引入更深的层次,同时,也正如你所说,可以造成诗歌瞬间的“断裂”和“转换”。例如,在《无雪的冬天》里,我给自己造句的“境外”表达。这首诗第一个引入语,是回朔式的:到了冬天,我就干燥/从皮肤表面到内心/“前段时间那场雪白下/没有吸收到水分”。我想在诗中表达一种悲伤情绪,就是自己没能抓住机会,在上一场雪中吸收到水分。自己给自己营造的这个引入语,能更好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而后面的引用语:“我没有赶到尽头,生命依旧/裹着羽绒服蜷缩着”。这两句我想表达,生活还得继续,不能停下来。
  唐晋:南方诗人习惯将古典诗词中的某一句,或者是成语、俗语等引入作品中,产生一种别有意味的效果,或者直接“凝住”诗句臻达的意境。西方诗人也有这样的作法,当然,多数人都会留下自注。你的《短命论》里依然采用了这种方式。说到这首诗,我注意到你发来的一批作品中,关于生与死的主题比较突出(大部分例如悼亡之类的作品,原谅我没有选用)。这些作品的背后,无疑有着比较复雜的人生经历。近来,你的创作在这个方面相对集中一些,与母亲的辞世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李庆贤:经你提醒,想到在我有限的阅读里,确实如你所说。南方部分诗人和我都有将古典诗词中的某句,引入式的“割开”和套改化用,这种现象在我诗歌里多有出现。我认为这是一种传承。但这种传承,一旦用了,就努力用好,用到合理并与全诗融为一个整体。像宋朝江西诗派强调多用典的同时,也强调“以故为新”和自然。如用的不当,就成了钱钟书说的:一个妇人借来邻居的裤子照样式裁剪,上面有个破洞,她也剪个洞。这就弄巧成拙了。
  前面说了,南方诗人写诗的习惯。其实,我也算是半个南方人,我父亲是辽宁人,母亲是广西柳州人,我就出生在柳州。你说在我的作品里生与死的主题占的比例比较大,这是真的。以前,我对死亡的思考没有这么多,但自从母亲去世后,我想到她从一个学生到几个孩子的母亲,从一个南方人变成北方人,她的一生充满艰辛,从没享用过福,我就心生悲哀。母亲的死,无疑让我有了更多对死亡的思考。谢谢你注意到了这点。
  唐晋:《秋天的狮子》写出了你的孤独感。你的内心深处是孤独的。这首诗并不难读懂。你的诗作基本上平实,很少有复杂的技法,可以说,它们是你纯粹内心的反映。以这首诗为例,其中有着十分冷硬的东西,希望与失落共存,高傲与卑微彼此观照,既封闭,又有着奔突、撕裂的渴想。我想,这大概是在你情绪比较低落时期所写。
  李庆贤:前面说过,以前写诗多是在被感动或冲动了写,而现在多是在冷静后写。《秋天的狮子》不仅仅是写自己的孤独,也在写生存法则。来自于工作、生活的压力,有许多的孤独和无奈,人的情绪自然也就低落了。但我也有庆幸,我有诗歌去解除压力。所以说,诗中的狮子不仅仅是我借来给自己的写照,也是许多人的写照。
  唐晋:你的诗作也倾向于短,这是个有趣的事。写短诗的人,在我感觉里,一般都是不喜言谈的。他们内心丰富,却又敏感。短诗的创作其实体现出判断上的一种矛盾——因为不习惯说出更多,所以短;因为要说的冲动,所以写。你的短诗虽然短,比如《听完天气预报想说的话》只有四句,却颇有古诗的意境;《山里不知山外事》只有五句,但延展得非常好。
  李庆贤:在平日接人待物上,我确实不喜言谈。这种性格在工作中表现得尤其突出,显得特别死板。而其实,我个人觉得自己内心挺丰富的。我在写诗时,能感觉到这种异样,没拿起笔想说的话挺多,一拿起来,反而话没有了。这样的情况,造成了我的一些诗很短,但诗歌的信息量相信没短,也没简单。所以,现在回头看,正因为在这样状态下写的诗,才有了一点精炼和古诗的质地。上面你讲到的两首小诗,说明你作为一个编者的眼光很独特,也很敏锐。
  唐晋:作为一种记录,《荒废的山村》可以归入“遭遇”之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下农村村落的荒废已经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我在右玉写生的一个村落,自然生态很好,村里还有山泉水。一年前去的时候,村子里有不少村民,一些在外就学的孩子们暑期纷纷回来,人气很旺。第二年同一个季节再去,村子里只剩下六个人,去世的去世,离开的离开,那种荒凉的感觉是非常明显的,尽管仅仅相差一年光阴。你常年在周边行走,所闻所见应该不再惊奇,然而这首诗还是写出了内心的沉重。我想,这一定与你当时的惫态有关,你变得更加敏感,透过这个荒废的山村,你感受到自身;这就是这首诗读上去多少有些消沉的原因。
  李庆贤:没错,《荒废的山村》就是“遭遇”之诗。当那天,我在深山面对一座小村庄时,看见破旧的石头的房子时,我想象不出有过啥样的“辉煌”。它们的破败摆在那。而那里的人,任凭岁月之刃切割着。如果村庄没有鸟声,一片死寂会让人发疯。从你上面的讲述里,我相信你看到那个村庄时的心情,肯定与我一样都充满了复杂。做为一个有良知的写作者,应该直面荒凉,承担沉重。而不是一味去歌颂什么,赞美什么。诗人要用自己微乎其微的力量,去发现世界,呼吁世界,改造世界。
  唐晋:《春城草木深》有种快乐难与人言的态势。呵呵。“蚂蚱蹦哒哒,虫儿依呀呀”,相当出彩的诗句,我能理解你把它们用了两遍——这里,你并没有采用引入语的手法。“春城草木深深了/我的心上飞花了”,是啊,那两遍的重复足以证明你的“心上飞花了”。真是难得的开心!春天总能把我们变成一个痴儿。愿你永远这样开心地写下去。
  李庆贤:我终于等来了一个轻松点的话题。《春城草木深》勾勒了一幅画,我想这首诗除了给人欢乐的气氛味儿,还给人春天的期待。这首诗结构简单,就是一口气把欢乐进行到底。结尾落回重复句上后,“我的心上飞花了”。只这一句,确实像你说的:春天总能把我们变成一个痴儿。借你吉祥话,我愿做这个痴儿。为什么不呢?生活有时给了我们苦累,春天必会给我们轻松欢快!
其他文献
1. 与一匹马一面缘rn5月16日,孔府和孔庙都游完了的时候天色还早,父亲问:“还剩下孔林了,要不要去看看?”我说不去了.rn对于孔林我有些忌讳,毕竟是孔子及其家族墓地,其后一些
期刊
会议
从记事始,家里的大堵书墙便印象深刻.受此熏陶,从小便对文学产生了兴趣.我喜欢在深夜思考,喜欢通过表象去追问本质,尝试提出一些终极问题:宇宙的起源、时空的终点、生命的意
期刊
期刊
作者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确定制氧机调节阀的最佳阀位,最佳的标准是极大限度地提高氧气提取率。该文介绍了在一台600m[*v3*]/h制氧机上进行试验的实际做法。实验分析的结果表明
该文简述了营养强化剂选择的原则和强化技术方法,并对强化面粉及其制品的食品添加剂作了扼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