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成绩对于学期总成绩的影响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y43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平时成绩对学期总成绩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层次分析法,可以半定量地确定出学期总成绩的组成为:54%平时成绩 16%期中成绩 30%期末成绩,可见学生平时的表现对总成绩的影响显而易见.
  【关键词】平时成绩;层次分析法
  一、背 景
  在国际学校中,平时成绩对于学期总成绩至关重要.注重平时成绩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增加作业完成度,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是,平时成绩到底占据学期总成绩多少百分比,则没有明显的界定原则.根据学科不同,平时成绩常见权重占比为10%,30%,40%,60%.确定平时成绩的方法有很多,如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本文侧重从层次分析法的角度来研究平时成绩对学期总成绩的影响.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方法.它巧妙地运用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运算,确定出各因素对于目标影响的权重占比.但是,层次分析法中,最关键的在于确定判断矩阵.其中,两两因素的重要性比较将直接影响最后的结果.
  在教学的评价中,层次分析法有广泛的应用.冯莉等人通过层次分析法将语文教学内容分解为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解码能力、组织连贯能力、模式辨别能力、语感能力、阅读潜力能力、筛选贮存力)、写作能力(领会授意者意图的能力、把握接受主体的能力、辞章建构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复述、口头造句、看图讲话、朗读和背诵),并赋予这三类不同的权重,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重点有了详略得当的安排.
  王谳心探究了影响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因素,分别是教师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接受能力(学生心理特征、青少年认知特点、知识结构)、师生互动(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引导),结果显示,影响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接受能力,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占指标层的主要因素.
  陈朝坚等人在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分析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做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学习态度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教师的责任心.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让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尽管层次分析对确定因素对目标的影响上有定量的作用,让人更加直观地发现因素的重要性,但是在确定这些因素的重要性上,存在一定的主观误差.为了减小主观误差的影响,本文采用抽样的方式来确定各因素的重要性.
  本文收集了31份问卷,调查对象中有10名教师、21名非教师,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研究了平时成绩对学期总成绩的影响.
  二、问卷结果
  1.100%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期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
  2.平时成绩与期中、期末成绩的关系,如图1.
  (1)平時成绩比期中成绩重要 (2)平时成绩比期末成绩重要
  3.平时成绩与期中、期末成绩重要性比较
  4.期中成绩与期末成绩重要性比较
  三、层次分析法确定平时成绩在学期总成绩中的权重
  1.建立学期总成绩层次结构
  基于以上问卷调查数据,100%的被调查者赞同学期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构成,即如下所示的层次结构.
  2.确定判断矩阵及权重值
  通过对表1、表2的数据分析,根据加权平均的思想以及层次分析法中的1~9标度值,我们可以得到平时成绩对期中成绩的重要性约为3,平时成绩对期末成绩的重要性约为2,期中成绩对期末成绩的重要性约为1/2.从而得到如下判断矩阵:
  最大特征值λmax=3.009,相应的特征向量为(0.54,0.16,0.30)T.据表4所示,一致性指标CI=λA-n/n-1Rn=(3.009-3)/(3-1)×0.52=0.00234
其他文献
【摘要】思考题是适用于差异化教学的课程资源.以“浸润式”长课、“体验式”短课、日常融合课的形式进行开发,可让思考题服务于每个学生的思维生长.借助思考题教学弥补常规教学的空白,可帮助学生梳理完整的知识框架,掌握常用的思想方法,养成高阶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思考题;差异化教学;高阶思维;深度学习  词典中对“思考题”的解释是:为加深理解、拓宽思路而设计的带有启发性的习题.在学生眼中,思考题像是难以
【摘要】数学是开发小学生智力和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学科,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较难的课程.所以想要让学生学习好数学,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精心设计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掌握以及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因此,巧妙地练习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本文将对如何精心设计数学练习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精心设计;策略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还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为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可基于数形结合思想来推动课堂教学,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建构新的学习模式.在实际教学应用时,教师要遵循参与性、针对性、渐进性等原则,保证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效果.本文针对以数解形、以形助数、数形互助等策略进行深入探析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思考  引 言  数形
【摘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对比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新、旧教材中“平面向量及其应用”这一章的内容,从教材内容和知识点、教材编写方式、例题和习题等涉及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教材对比,平面向量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深层教育理念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六大数学核心
【摘要】二次根式是人教版八年級的教学内容,也是数与式中的难点之一,关于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以及运算中的隐含条件、附加条件比较多,解题技巧强,迷惑性也比较强,难度较大,因此学生在解这类题时稍微不注意,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为了减少学生出错,我列举了几种常见错误题型,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二次根式;易错题
【摘要】如今,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对于初中数学课程授课教师而言,必须注重对以往所熟稔的教学模式的更新,以此来迎合新课改的需要.数学知识并非空洞的理论学说,而是源自鲜活的现实生活,是古往今来无数数学研究者从现实当中总结出的数理规律.从这个层面来看,初中数学课程授课教师应当认识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并将之作为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以此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研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最终确保初中数学课堂成
【摘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思考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环节.特级教师张齐华在《会说话的百分数》中凸显数学知识本质的情境教学策略是:在情境引入中激发学习百分数的兴趣,在情境分析中理解百分数的数学内涵,在情境辨析中学习百分数的双重意义,在情境推理中理解百分数的生活意义,在情境反思中理解百分数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数学本质;情境教学;张齐华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重点项目
【摘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数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中职数学课程的专业教育意义和价值,包括有利于提升中职学生的创造力和数学研究的核心素养、为中职专业的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帮助其建立终身的学习观.因此,要真正实现中职数学课程的专业教育价值,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应仅仅局限于纯粹的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应该要加强数学知识与专业的密切联系,以达到对专业知识有更清楚的掌握和理
【摘要】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好奇心强.虽然小学生对于新知识通常会表现出较强的学习欲望,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和思维逻辑方面仍然未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就会导致小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新知识时难度较大,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特性,并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出发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通过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到的新知识,开拓学生
【摘要】学习不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而是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究,探究性学习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促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以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为例,对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存在问题;勾股定理  引 言  数学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倡导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