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组合作式英语高效课堂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nchang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Module 7 Unit 4 Using Language “The World’s Most Useful Gift Catalogue”这堂课中,我在两个英语水平相当的班教学,却取得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在第一个班,学生精神状态不好,课堂气氛欠佳,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提问:“Have you ever tried to send a gift or something to the children in poor areas or countries? ”我讲述了自己以及朋友收到礼物的有趣故事。本以为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只是好奇我们收到什么不同的礼物,发生了什么有趣事件,而并没有很积极地参与到英语课堂来,浪费了比较多的时间,最后只完成了using language的一个阅读任务。
  在第二个班,我提问:“Have you ever tried to send a gift or something to the children in poor areas or countries?”又创设了另外一个情景让学生讨论和交流:“Suppose you are a millionaire and you have the ability to donate anything to the poor, what will you donate? Why?”我先给学生4分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之后让四个小组的代表分别展示了他们的成果,结果令人非常满意。第一个小组的观点是:I will build a school for them and provide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which can make them study more about science. What’s more, I will select some outstanding teachers for them because knowledge can change their fate.第二个小组的观点是:I will build a house for them, because it can prevent them from being exposed to the sun and rain.还有一个小组的观点是:I will donate a trunk library to them because they can read more books to enrich their knowledge and broaden their horizons.
  同一堂英语课,两个班教学效果差异显著。从中,我感悟到,要达到课堂的高效,绝对不能依靠教师一个人的表演,教师必须转变自己是主角的观念,在课堂上充当策划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上,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取长补短,以达到全组共同进步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集体的力量来促进英语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教师对整堂课的设计和引导关系极为密切。如果教师对整堂课没有合理的设计和安排,就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会造成闹哄哄后什么都不懂的后果。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于一个学生极为重要。预习、上课认真、积极思考、复习、作业订正、课外阅读以及小组合作或组间交流都决定着学习的效果。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小组讨论交流之前,一定要个人先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再交流意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这样能够避免人云亦云或者是自己不思考而直接听取别人的答案。
  2. 关注学生情感,融洽师生以及生生关系,激发学生成功的动力。教师要提高教学效果,一定要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首先,要让学生“亲其师”,才能达到“信其道”的境界。如果学生对教师充满了敬佩和信赖,有着美好的感情,那么学生就会专心致志地听课,会有良好的效果。相反,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不和谐,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差。其次,学生小组成员如果关系融洽、友情深厚的话,学生在轻松环境下学习效果更加显著。此外,学生更愿意交流以及分享,这样更有利于取长补短,不断进步。相反,如果小组成员之间关系不和谐,严重影响课堂学习的状态以及交流的效果。
  3. 设立小组间的竞争,树立小组荣誉观念,增强自主合作意识的培养。一堂课是否高效,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如果不设立一些奖与罚的措施,学生可能动力不足。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采取小组相互竞争的形式,如每月评优评先、奖励先进,奖品是学习用品、书虫系列的书等。对于相对落后的小组,让他们做课前presentation、背诵句子、课文等。总之要大力表扬先进小组,树立小组荣誉观念,从而增加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意识的培养。
  4. 优化小组合作式教学设计,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合理、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整堂高效课的纽带。教师不但要设计好教师的教,更要设计好学生的学,包括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时间、学生的讨论交流以及预设学生的展示等。每个活动都要有其实际的意义以及可操作性,在最近发展区内搭建活动支架,使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在知识和能力上达到新的高度。例如Module 8 Using Language “The Lake of Heaven”,在完成了阅读任务后,我设计了一个speaking的环节,即讨论交流后用英语展示一个景点介绍。学生可以选用我提供的单词、短语以及句式或是自己掌握的词汇,介绍教师提供的一个景点或是描述自己所熟悉的景点。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后选出一个最好的来展示。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好教师提供的语言材料又可以相互交流习得新的能够掌握的知识,同时也顺利完成了此节课的speaking任务。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育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材,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真正成为党的事业可靠接班人的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自2002年开办五年制高职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善,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提供符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使高职教育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也为高职院校专业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方向。文章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师资培养方式等三个
摘要:建筑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其逐渐改变了城市面貌与人们的生活状况,而测量技术是建筑施工与规划的重要保障,因此,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代社会,出现各类测绘新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测量精度,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为建设工程的顺利完工以及质量保证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对此,本文将探究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的应用分析,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值得参考的信息。  关键词:测绘
人工挖孔桩作为一种传统的成桩施工工艺,具有造价低、所需施工设备简单、成桩直径大、成桩质量容易保证,同时也因受干扰和场地的限制,使用人工挖孔桩更方便施工等特点,是一种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给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时期的大学新生提供及时、科学的指导。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入学新生的思想行为及认知特点,通过
文章应用SCL-90症状自评表,随机抽取株洲职业技术学院500名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文章对调查结果及原因进行了
一、课程目标  1. 掌握建筑模型一些基本的设计制作方法、技巧。提高对建筑模型的设计能力、制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锻炼意志,陶冶艺术情操。  2. 了解中国园林艺术文化内涵以及有关方面的知识,发掘其中所展现的人文思想,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民族文化精髓。  3. 体会“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氛围,密切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深切感受“科技、环保、节能、低碳”的科学生活理念并贯彻在建筑模
多年执教小学毕业班语文,观课后往往有小学课堂“花枝招展”,中学课堂“银装素裹”之感。此外,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理所当然地被轻视了。在新时期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以实现小、中学有效衔接?如何将坚冰化作一缕甘泉,为孩子打开一扇成长之窗?笔者试图在阅读教学中寻求小、中学衔接的路径。  一、云雾缭绕路在何方——迷失于阅读模式的十字路口  众多的展示课、研讨课、小、中学衔接课,多多少少存在“孩子们的阅读都是在教师
2014年11月24-29日,本人有幸前往华东师范大学参加“2014年宝安区教育系统工会主席高级研修班”培训,领队的精干,班长的精明,老师的精讲,同学的精神,都在“工会”的上空凝聚,升华成一道道彩虹,美丽迷人;生发成一款款菜肴,美味可口。短暂的学习经历,注定成为永久而美好的记忆。   西乡中学一校两址,现有教职工500余人,人多校大,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各有不同,给开展工会活动带来难处。但是西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