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引起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来源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96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质疏松症是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其症状是以低骨密度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畸形和骨折的全身性进行性骨骼疾病.以利培酮为代表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会导致高泌乳素血症,高水平催乳素能够通过刺激骨吸收、降低性激素水平影响骨代谢.然而高乳素血症学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通过探讨人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动物体内骨量变化和对成骨细胞的作用三个层面对精神病药物影响骨代谢的各种可能途径予以综述,以期提高抗精神病药物与骨代谢异常关系的认识,为临床中减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骨质疏松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的关系以及焦虑与认知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网络成瘾测评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Kutcher青少年抑郁量表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对上海市5所普通公立初级中学选取的2751名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初中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2.2%(610/2751),在高年级、家庭情况较差的学生中的抑郁症状更常见(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抑郁、焦虑和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两两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54~0.755(均P<0.
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两方面综述蛞蝓的研究进展.蛞蝓含有蛋白质、蛞蝓多糖、甾醇、单胺类、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药理研究显示,蛞蝓具有抗肿瘤、抗炎、镇咳、祛痰、平喘、抗氧化、抗病毒等作用,临床上多用于防治癌症、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氯胺酮具有快速强效的抗抑郁作用,但是多数研究是在成年抑郁障碍患者中开展,鲜有在青少年抑郁障碍人群中研究氯胺酮疗效及安全性的报道.文章主要关注氯胺酮对青少年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急性期治疗进展,分析氯胺酮治疗青少年TRD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旨在为氯胺酮在青少年TR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阈下抑郁指患者尚未达到抑郁症严重程度,但出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症状.阈下抑郁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机制尚未明确.目前,没有专门针对阈下抑郁的治疗,临床医生多使用抑郁症的治疗方式对阈下抑郁患者开展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已被证实是治疗抑郁症的一项有效方法,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它在治疗阈下抑郁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现综述阈下抑郁认知行为治疗的相关研究,以及不同方法治疗阈下抑郁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