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和认知情绪调节在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

来源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ping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的关系以及焦虑与认知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网络成瘾测评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Kutcher青少年抑郁量表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对上海市5所普通公立初级中学选取的2751名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初中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2.2%(610/2751),在高年级、家庭情况较差的学生中的抑郁症状更常见(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抑郁、焦虑和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两两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54~0.755(均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焦虑和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青少年网络成瘾和抑郁间起中介作用,非标准化的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340和0.031,两者的中介效应量分别占总间接效应的91.64%和8.36%,且该作用为并行式中介作用;多个拟合度指标显示,中介效应模型拟合较好(χ2/DF=1.035,GFI=0.975,AGFI=0.939,RMSEA=0.004,TLI=0.999,CFI=0.999,NFI=0.975,IFI=0.999,RFI=0.967).结论 青少年网络成瘾对抑郁有一定预测作用,也可以通过焦虑和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发挥间接作用.
其他文献
基于神与脏腑、气血、经脉的关系,从治“神”整体辨证出发,探讨局部从经筋角度考虑,针刺(以恢刺为主)腹部疤痕(筋结点)等治疗失眠的临床体会.针灸临床思维中,整体融入局部,局部辅助整体,方可取得良效.并附验案1则.
通过对升清降浊理论及中医脑功能的简要阐述,结合相关文献论述及现代临床运用,并以升清降浊理论在中风、眩晕、头痛、不寐、郁证、健忘等脑病方面的临床运用为例,认为应当充分运用升清降浊理论指导脑病的临床辨治,以提高中医药治疗脑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