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增长指标测算流程中数据处理及动态分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sunmi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森林增长指标测算流程和数据收集中碰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对数据动态进行分析,提出动态变化的原因及保护对策,以为持续开展动态监测提供借鉴,为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 森林增长指标测算流程;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动态分析
  中图分类号 S7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150-03
  森林增长指标是衡量森林资源资产的重要指标,指标变化能真实反映当地森林资源的动态。仙居县作为浙江省12个森林增长指标年度考核评价工作试点县之一,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全面推进“森林浙江”建设的意见》要求,仙居县以2009年为存档数据基础年,经过6个多月的工作,完成连续3年的森林资源动态更新,获得当前年(2012年)森林资源数据库。现对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1 工作流程
  1.1 准备阶段
  1.1.1 组织专业队伍。资源监测中心为业务科室,共有8人分成4组,将全县22个乡镇(街道)(下称乡镇)分成4片,每组2人分片负责,进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材料验收。林业站抽调1~2名技术人员,由站长负责,对该乡镇变更的小(细)班(下称小班)进行登记,并适时地进行外业补充调查。
  1.1.2 技术资料和仪器工具。①技术资料:复印山林现状图1套,为乡镇的工作底图;准备小班卡,打印变更小班登记表格;重点生态公益林增划资料;3年内每年营造林完成面积、森林采伐、森林灾害、林地征占用、重大林政事件、林地面积增减情况统计资料。②仪器工具:罗盘仪、测高仪、计算器、皮尺、工作包、地形图筒、讲义夹、档案袋、铅笔盒、HB铅笔、红色铅笔、三色(红、蓝、绿)油性笔、刀片、创口贴、手套、汽车等。
  1.1.3 技术培训阶段。由参加省森林面积、蓄积双增指标考核学习的资源监测中心主任,对乡镇林业站长和技术人员集中授课。明确时间要求和工作步骤,统一调查方法与技术标准,讲解表格填写及疑难问题的现场解答。
  1.2 外业补充调查和检查验收阶段
  林业站开展外业补充调查和变化小班内业登记。对该乡镇自存档数据基础年至当年,按年度对各类变化的小班进行实地核查并完成变更登记。
  各督导组做好技术指导与质量检查验收。对小班登记错误的及时更改,不规范的及时调整,不完整的及时补充。对碰到的实际问题及时解答,对疑难的问题及时反馈、讨论、请示、统一。对上交的材料按技术要求严格审核,不足的退回修改,确保验收质量。
  1.3 数据汇总、录入阶段
  已验收的变更小班数据,按年度录入电脑系统模块,逐年更新,更新过程中对不合理的数据进行求证、分析、修正,最终获得当前年森林资源数据库。
  1.4 成果上报阶段
  系统自动更新模块对3年的录入数据进行逐年更新,得到当前与存档数据基础年的一个比对数据组,并填入成果汇总表格,根据成果值结合指标评分要求,完成自评报告,提交编制成果。包括:①林业基本统计数据:营造林完成面积、森林采伐、森林灾害、林地征占用、重大林政事件、林地面积增减情况统计表。②森林资源档案更新结果统计表:土地面积统计表1、2,各类森林、林地面积蓄积统计表,乔木林面积蓄积按龄组统计表。③森林增长指标测算统计表:森林面积、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年度动态表。④自评报告和《浙江省森林增长指标年度考核评价结果表》。
  2 影响测算的因素及处理
  2.1 影响测算的因素
  2.1.1 数据因素。2008年森林资源普查及2009年补充调查形成的森林资源数据库为存档基础数据,2010年以来3年的森林经营活动、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等引起的小班变化为数据源。具体影响因素有:①首次开展且跨度3年,上交资料不完整,记载内容与测算表格填写内容不匹配,如:森防病虫害,只有汇总数据,没有按乡镇分年度的各项数据;林业总站营造林,每年的统计表格格式、栏目内容及名称各不相同,上报数据少于实际完成;村庄、四旁绿化,绿化办统计的数据与各乡镇上报的不尽一致。②2010、2011年林业站作业山块未落实到小班,因部分原始材料缺失,在补充调查时的时间和精力不能保证到位,具体分解到各个细班进行变更登记,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受影响。③片林、林带及树带概念混淆,记载不准。④按年度落实到细班,但未做到在工作底图上着色。⑤未成造及灌木已转化成乔木林的未及时更新。⑥遗留的小班调查错误的记载,未及时进行统计和更改。
  2.1.2 技术因素。①未进行系统培训,业务科室1名技术人员参加省里培训,粗略地传达精神及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即开展工作。②该工作首次开展,具体操作细节和技术处理较生疏,在不断摸索和总结。③涉及林业所有工作,各相关科室提交的材料质量有差异。④统计跨度大,时间紧,材料不完整。⑤力量不平衡,大部分林业站确保人员精力到位,且工作经验丰富,个别林业站不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⑥系统录入及数据更新、合并由科室1名电脑熟练人员操作,省里未派人现场指导,进度受一定影响。
  2.1.3 保障因素。林业站是数据更新调查的主体,确保其精力到位,是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原定2012年12月底上交调查资料,因涉及面广、内容生疏、年关工作多、精力不到位等因素,造成整体工作滞后。相关业务科室,资料不完整,档案不专人,收集较麻烦。无资金保障,工作难以开展。
  2.2 处理
  2.2.1 技术处理。对收集的材料按乡镇分年度进行分类,分组检查、验收,疑难问题集中讨论,确定统一的处理规范,包括:需调整的小班,要按年份、分乡镇以村为单位记载清楚,小班因子变更,要落实到细班;跨小班作业,要分别记载各个细班变化后的当前状态;细班变化达到一定面积(用材林1.0 hm2,经济林0.4 hm2),应在工作底图上勾出作业范围,红、绿、蓝三色油性分别代表不同年份;存档数据基础年未成造、其他灌木林地、撩荒地、坡耕地进行系统筛选,发给乡镇核对,对细班因子发生变化的,在变化年份的表格上做好登记;片林、林带林网、树带、散生木的登记都归入村901小班,其中片林、林带林网统计在林业用中,地类为乔木林或未成造,面积为各块面积之和,树带、散生木统计在非林地中的四旁占地,散生树只记株数;对小班调查记载错误的(如:小班卡及林相图标注为生态林,实际是用材林,或原调查树种错误等),及时核实并修改。   2.2.2 系统处理。把技术处理后得到的完整、真实、全面、准确的调查数据分年度录入系统生长模型,录入1年,按省里指定的符合当地实际的生长模型参数,对县森林资源数据库逐年更新。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提供生长模型系统,负责新增生态公益林小班批量更新及技术指导。获得当前年森林资源数据库与存档数据基础年进行比对,以反映资源动态变化。
  3 森林增长情况分析评价
  存档数据基础年至当前年指标变化情况:森林覆盖率由77.85%增到77.91 %,净增0.06个百分点;林地面积由164 580.4 hm2增加到165 030.7 hm2,净增450.3 hm2;森林面积由156 735.3 hm2增加到156 850.9 hm2,净增115.6 hm2;森林蓄积量由5 858 152 m3增加到6 578 285 m3,净增720 133 m3;林地生产力由40.665 m3/hm2提高到45.645 m3/hm2。
  3.1 结果分析
  3.1.1 林地面积保有量增加。林地面积净增加450.3 hm2,其中森林面积(指有林地和特灌林)增加115.6 hm2,其他类林地面积增加334.7 hm2。表现在:平原绿化、村庄绿化、通道绿化、河道绿化、城区绿化等使林地面积增加728.9 hm2,林地征占用及其他使林地面积减少278.6 hm2。
  3.1.2 森林面积和蓄积。森林面积净增加115.6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增加99.1 hm2,特灌林面积增加16.5 hm2。森林蓄积净增720 133 m3(包括:四旁树蓄积增加4 436 m3,散生木蓄积增加5 354 m3),其中净生长量937 566.8 m3,采伐量217 433.8 m3。
  按林种分:森林面积净增加115.6 hm2,蓄积量净增加710 343 m3。防护林增加16 582.9 hm2,蓄积增加990 758 m3;特用林增加33.3 hm2,蓄积增加22 737 m3;用材林减少15 976.6 hm2,蓄积减少300 485 m3;薪炭林减少368.6 hm2,蓄积减少2 734 m3;经济林减少155.4 hm2,蓄积增加67 m3。
  按乔木树种分:乔木树种面积减少18.1 hm2,蓄积增加710 317 m3(注:疏林蓄积增加26 m3)。松木减少993.1 hm2,蓄积增加365 187 m3;杉木减少225.2 hm2,蓄积增加121 342 m3;柏木减少26.8 hm2,蓄积增加41 828 m3;阔叶类增加1 012.7 hm2,蓄积增加182 347 m3;乔经类增加214.3 hm2,蓄积减少387 m3。
  3.2 原因分析
  3.2.1 强化资源管理,确保森林增长。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有效保证森林增长。3年森林采伐限额446 600 m3,实际发证蓄积量217 434 m3。完善发证管理制度,规范台帐。采伐推行伐前设计、公示、签订造林更新协议。
  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活动,保护森林资源安全。3年共查处盗滥伐案件91起,涉案立木材积1 000 m3,查处违法使用林地案件11起,涉案林地面积3.3 hm2,确保无重大乱砍滥伐和非法占地事件发生。
  加强森林消防,减少森林资源损失。建立县、乡、村3级森林消防机构,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队伍建设,组建26支专业和半专业森林扑火队伍;大力宣传消防,局里安排2辆防火宣传车广播、巡查[1-2]。3年森林火灾损失面积85 hm2,损失森林蓄积3 350 m3。
  加强有害生物防控,减少森林资源损失。仙居县森林总面积201 318.3 hm2,3年发生森林病虫害849.4 hm2,成灾面积26.7 hm2,防治面积1 567.9 hm2,成灾控制率0.42%,成灾率0.013%,成灾防治率185%。
  3.2.2 大力绿化造林,加强森林抚育,促使森林增长。开展“国家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和“四边”绿化。造林更新1 630.7 hm2,完成总任务(1 213.3 hm2)的134.4%。平原绿化面积244 hm2,村庄绿化建设34个,面积43.3 hm2,建成省级森林村庄3个,市级森林村庄6个,市级绿化示范村32个。通道绿化24.1 hm2,河道绿化94.7 hm2,城区和城镇绿化30 hm2。
  新增划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8 400 hm2,使全县省级以上(含省级)生态公益林达到69 000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41.8%,名列全市第一。森林抚育试点1 457.3 hm2,完成任务(1 333.3 hm2)的109.3%,其他森林抚育4 786 hm2,完成任务(4 000 hm2)的119.7%。
  3.3 动态分析
  森林覆盖率由77.85%上升到77.91%,增加0.06个百分点,林木绿化率由79.3%上升到79.4%,增加0.1个百分点,森林面积、蓄积双增,生态林地质量(特别是阔叶林地)普遍提高,用材林地质量大幅下降。
  按林种,森林面积净增量以100%表示,则各林种面积增量与净增量比值分别为:防护林增加14 336.71%,特用林增加28.82%,用材林降低13 812.62%,薪炭林降低318.56%,经济林降低134.35%。森林蓄积净增量以100%表示,则各林种蓄积增量与净增量比值分别为:防护林增加139.48%,特用林增加3.2%,用材林降低42.3%,薪炭林降低0.39%,经济林增加0.01%。
  按乔木树种,松、杉、柏面积减少1 245.1 hm2,蓄积增加528 357 m3,阔叶类、乔经类面积增加1 227 hm2,蓄积增加181 960 m3(其中乔经类蓄积减少387 m3)。
  森林面积、蓄积增加体现在防护林地面积蓄积及特灌林面积增加,森林面积、蓄积减少体现在用材林林种的转化及用材林林木的采伐。森林面积的增加主要是阔叶类面积的增加,表现在:生态公益林增划、自然保护区扩面、海护林及森林公园建设及非林地的转化;森林蓄积增加主要是阔叶类及防护林中松、杉、柏蓄积的增加。乔经类面积增加较大,主要是杨梅产业的大力发展;乔经类蓄积的下降,主要是板栗的退化及采伐。   4 措施和建议
  4.1 措施
  4.1.1 建立仙居县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以此次森林资源增长指标试点为契机,形成一整套的动态监督测工作程序,以2012年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成果为依据,逐年进行森林资源动态更新,建立完整的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
  4.1.2 推进绿化造林工作。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为目标,结合“新农村建设”,推进永安溪滩林湿地河道绿化、村庄绿化、城区城镇通道绿化以及平原片林、林带、林网绿化。确保迹地更新、宜林荒山绿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大力开展中幼林抚育、低产(效)林改造,促进后备资源培育,提高林分质量[3-4]。
  4.1.3 强化依法治林,保护森林资源。严历打击非法占有林地和毁林开垦事件,实行林政、木材巡查、公安联合执法,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森林消防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确保森林资源安全[5]。
  4.1.4 加强队伍建设。1998年后林业系统停止进人,队伍年龄老化,特别是乡镇林业站人员,5年内45%要退休,10年内78%要退休。林业人员实践能力强,系统操作弱。应引进一批年轻、素质高的专业人才,强化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开展科研活动,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科技人员素质,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4.2 建议
  建立省、市、县3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联动制度;定期开展培训,加强交流与合作;落实资金,保障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顺利进行;加强对基层具体业务指导。
  5 参考文献
  [1] 仙居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全面完成[EB/OL].(2009-05-26)[2013-08-26].http://www.yuanlin365.com/news/108766.shtml.
  [2] 刘杰,刘永敏,刘国良.森林多目标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以白河林业局为案例[J].林业经济,2012(7):105-108.
  [3] 王年锁.关于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J].山西林业,2003(2):11-12.
  [4] 郑新安.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J].科技创业家,2013(1):192.
  [5] 李月清.加强和改进森林资源管理与监督的几点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06(1):3.
其他文献
文中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丧葬改革意见》,针对当前丧葬改革中所遇到的封建迷信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封建迷信的内涵、种类与表现
摘要:“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本文结合深圳市可视媒体处理与传输重点实验室开放技术平台的实际,讨论了我校如何充分利用该开放平台的项目、技术、人才、信息、资本等要素,以项目为载体,探索研究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高职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自主创新、创业与创未来的体系构建。  关键词:协同创新;开放技术平台;用户满意度准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THz QCL)是一种基于超晶格或耦合多量子阱中电子共振隧穿和子带间跃迁的单极光源,其辐射频率可通过能带和波函数设计进行调控,具有响应速度高、体积小
近日上映的《敢死队2》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之前一直有《敢死队3》筹拍的消息传出,不过均未得到制片公司或演员的证实。在近期召开的American Film Market(AFM)论坛上,千年
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研究中,通过X光高速摄影获取的图像数据能够反映等离子体中由于做功和能量输运导致的流体状态的时空演化信息,与之相关的诊断技术与工程研究一直以来
采用乙烯利浸种处理和冷冻处理方法,对秋季田间采下的不同成熟期的向日葵种子进行了打破休眠试验。结果表明:向日葵籽实冷藏24 h后浸种6~8 h,后用0.4%乙烯利处理30 min打破休
目的研究基于网络的综合医院-社区医院合作型胃肠道肿瘤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10月,招募16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氯霉素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抗生素,在各种动物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氯霉素有严重的毒副作用,长期微量摄入氯霉素不仅会使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多种菌株产
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介绍了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简要介绍了高效节水技术,比较其相对于常规灌溉的优势,总结了阜康市滴灌技术发展及滴灌工程建设现状,并分析了高效节水技术推广取得的显著成效,以为阜康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