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自我成长途径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而言,需要教师从“供给侧”进行改革,通过对自身专业成长的关注来实现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育。基于学生需要选择的教学方式,实际上就是信息技术教师对教学方式及其选择的自我认同,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价值所在。有研究者指出,信息技术人才应当具有四种思维:计算思维、技术思维、联通思维和预见思维,基于这四种思维去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可以让师生共同获得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电化教学;专业成长途径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改革措施之一,就是“供给侧”改革。其强调从“供给侧”的改革来为“需求侧”提供更为高质的产品。由此及彼,教学中也应当存在这样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而言,没有了应试压力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就使学生甚至是教师容易对学科教学的意义理解变得肤浅,这个时候就更需要教师从“供给侧”进行改革,通过对自身专业成长的关注来实现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育。
  信息技术教师的自我认同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对自我的认同决定了对学科认同的水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学校电化教学,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此可以认为,信息技术及其衍生的电化教学,对于学科教学来说是重要的辅助手段,是学生学习方式优化的必然选择。在此宏观认识的基础上,信息技术教师建立自我认同,可以在具体的知识教学中完成。例如,在《图片的处理》(苏科版)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实现让学生了解常用图像处理软件,并用这些软件实现图片的旋转、缩放、裁剪、色彩调节、格式转换、主题表达等目标,在实际教学的时候,通常会采用情境创设与体验教学两种教学方式。情境创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片进行加工,这样学生更容易在兴趣驱动之下,去积极地运用图片处理技术进行加工,而且在处理了图片之后更容易生成成就感;体验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以对图片处理软件的使用更加熟悉,图片处理软件的使用类似于技能学习,体验是最佳选择之一。以上分析来源于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需要的判断,而基于学生的这一需要选择的教学方式,实际上就是信息技术教师对教学方式及其选择的自我认同,这就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价值所在。
  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途径
  实际上,已有研究者基于“能力”发展的“U—E—S”(University-Enterprise-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其中的S是指中小学)教育技术学科未来发展模式,并对教育技术学科教师的成长作出研究。研究者认为,信息技术人才应当具有四种思维:计算思维、技术思维、联通思维和预见思维,而基于这四种思维培养教育技术学科人才,则是基于“供给侧”提出的一条可行性路径。
  分析上述案例,笔者在设计《图片的处理》这一内容的教学的时候,主要就有这样的四点思考:一是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本是面向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本指通过计算去得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笔者将其演绎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预设、观察与调节。在《图片的处理》这一内容的教学中,笔者预设学生在处理图片的时候,只有感兴趣的图片才能有效激活处理动机,因此让学生在父母的支撐之下,用手机拍摄身边的景物,然后带到课堂上导入软件并处理,这能很好地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二是技术思维。技术思维本指通过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是核心任务。在《图片的处理》教学中,笔者不仅要强调掌握图片的处理技术,更要建立基于图片处理需要而选择图片处理软件、处理步骤等思维。三是联通思维。联通思维本指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重信息收集与整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建立整体视角,更加全面地考虑自己的学习任务,譬如上面例子中对尺寸大小与色调调整的判断,实际上也是联通思维的产物。四是预见思维。预见思维是对事物发展的判断与前瞻思维,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够支撑在简单的信息技术学习中,通过猜想去预设自己的学习结果。比如说,当笔者提出所处理的图片可以择优放在学校网站上时,就有学生主动打开学校网站,想象自己的图片放在某处,然后形成图片处理目标,进而再去完成图片的技术处理。
  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展望
  实践表明,在上面案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动机强,图片处理的技术掌握与四种思维能够得到培养。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也正是教师本身就具有了这四种思维,因而能够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既高效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又能够在四个思维方面有所发展。于是看到的情形就是,师生均能够在信息技术的教与学两个层面获得发展。这说明有效的“供给侧”改革,确实能够促进“需求侧”的学习质量提升。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师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自身的学科教学认识、理念以及具体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学习过程,从而保证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得到培育。展望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实践信息技术教学,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只要真正的从教师教的角度提出的有效的“供给侧”改革措施,教师的专业成长就能够实现,信息技术教师也就能形成更高水平的自我认同。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解读初中语文教学中研讨与练习的作用为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研讨和练习的作用,提升初中语文研讨与练习有效对策为依据,从语文知识认知更加深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进研讨与练习的可操作性、丰富研讨与练习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研讨和练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旨在为相关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研讨和练习;自主学习能力;可操作性  提升初中语文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进入了“互联网 ”的时代。观看视频已经成为人们接受新事物的一种重要途径,而当如虎牙、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在网络中红遍时,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需要认清,微课进入课堂教学也将成为必然趋势。微课的简短、生动、高效等特点可以配合中学生学习的个性需求,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微课,既能提升教学效率,又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更能持久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本文通
期刊
摘要:语文阅读素养具有综合性、情境性、思维性特点。在小学阶段,借助于对话阅读教学,可引领学生主动去发现言语知识,促进语文认知、情感、审美等素养的发展。怎样贯彻对话阅读?教学中,笔者从对话交流中增进师生沟通,促进语言的积累和内化,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内化;阅读素养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被动阅读,降低了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积极性,也让语文阅读变得沉闷
摘要:高中阶段的诗歌学习已经脱离了小学、初中时较为简单的读诗、解诗阶段,开始向品味诗歌之魂魄深入,并应用到创作之中。因此,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也要与时俱进,通过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本文对此做简单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诗歌魂魄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承载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内涵积淀,博大精深。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品鉴和赏析能力,能让学生充分感
从实施素质教育到发展素质教育,教育的初心始终是促进人的发展。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在发展素质教育过程中,落实“活动型”教学方法,必须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本文着眼于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意义的“偷懒”,以退为进,锻炼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传统教育中,“勤能补拙”思想深入课堂教学中,“勤学”“苦练”几乎被认为是走向成功
期刊
目的:1.通过LPS引起的小鼠脑组织免疫炎症反应模型,观察炎症区域BBB渗漏的变化特征。2.研究LPS导致炎症区域BBB渗漏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VEGF-A通路的可能激活途径。方法:1.
摘要:同普通学校中的学生不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具有特别之处,因此其在语文课堂当中所使用到的教学模式也应当有一定的不同之处,而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特殊教育学校当中进行了语文教育所使用的创新策略,同时进一步的分析如今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现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创新型策略,提高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效率,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创新  特殊教育学校指的就是在各個地区当中,为了一些残疾
心理学者詹姆斯·帕克研究报告:初高中学生做专业的情商测试,研究情商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情商能力和学习成绩呈正相关。情绪是学习的按钮,高的情绪调控能力更有利于学习。  作为班主任,应把提升学生情绪智能作为班集体的日常管理前提,从而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实践表明,情绪低落的班级氛围,抱怨的风气浓郁,往往弥漫着消极、颓废的气息;情绪容易焦躁的班级,学生之间的关系常常剑拔弩张,在和学习不相干的事情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