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流水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_qu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舒小文酷爱书法,公司几乎无人不知。参加完全省书法大赛拿了一等奖之后,大家便亲切地称他“书法文”了。
  书法文的顶头上司姓伍,是个年近四十的女人,微胖,肤白,颇有风韵。尤其是喝酒之后,两只眼睛就像夏日旷野的两泓深井。舒小文结婚时,她就喝多了,深井里冒出汩汩清泉,动情地说:
  “书法文,你说你字写得那么好,跟着我,真是太屈才了。你呀,就是有点傲……”
  那时,女人当分公司经理,对舒小文刮目相看。
  小文明白伍经理的深意,恨不得烧高香,像前任秘书那样,逢年过节就往她家里撵挤。但被他当老师的老岳丈识破,骂了个狗血淋头:“亏你还是读书人,什么叫做礼义廉耻!再说了,你拿什么跟人攀比?难不成把你那书店也赔进去?”
  舒小文无语,就铁了心,死心塌地干活。闲暇时,便帮老婆照看一下书店。书店就开在公司斜对角,不到三十平方,生意也清淡,好在租金便宜,加上岳丈的同僚时不时来光顾一下,倒也可略赚几个小钱资补家用。只是老婆常抱怨,说你一个国企高级聘员,堂堂经理秘书,居然连老婆的临时工指标都解决不了。小文不答话,只管拿出狼毫,挥笔如风,跟砚墨较上了劲。未料竟交了一帮道上的朋友,平时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倒也不亦乐乎。
  一日,省城墨友赠其一方墨宝《大唐中兴颂》,说是地摊上淘的赝品,正是舒兄酷爱的颜体。恰逢电视台鉴宝节目莅临,舒小文怀抱其上台,经专家品鉴,字体方正平稳,不露筋骨,竟是颜真卿真迹!小文喜不自胜,视若至宝,悉心珍藏。
  未出几日,伍经理轻车简从,独自前来观看究竟。末了,她小声说了一句:“小文啊,听说这幅字来之不易呀。该不是……”“经理,你想哪去了!就是省里有一个墨友,在地摊上淘的……”
  “那就好,那就好!”伍经理答话,眼睛里绿水荡漾,“这样吧,我有一个老上级,很喜欢这幅字,你看给个价?”
  舒小文脑袋“咯噔”一下,眼前豁然开朗。她的“老上级”不就是公司晏总经理吗?!
  “经理,您说这话可就见外了!这叫内行见内行,两眼泪汪汪呀!什么钱不钱的,明天我专程送你府上。好吧?”
  伍经理称赞道:“行!我就说你书法文,燕雀安知你鸿鹄之志呀!”
  经理背影还未走远,老婆就指着小文鼻子奚落:“瞧你那出息!家里就那幅字值两个钱……”
  书法文倒冷静了下来,劝道:“别闹!这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你也别管了,今晚,我一个人好好鉴赏一下!”
  果不食言,翌日,舒小文恭恭敬敬把《大唐中兴颂》呈送给伍经理。
  几个月后,伍经理转任公司常务副总,调往省城。临走前特意到书店看舒小文,问:“最近书法练得怎么样啊?”
  书法文便小心答道:“多谢伍总关心!惭愧得很,手生了。”
  伍总便笑道:“谦虚了,谦虚了!谁不知道,你辞职后搞的书法培训,也是风生水起呀!”
  “伍总过奖,多多关照。”舒小文答道。
  没过多久,公安部门在蹲守中抓到了一个行窃的惯犯,牵起了几宗窃案。有关部门顺藤摸瓜,晏总东窗事发。于是,许多贵重物品、欧元、美金和那幅《大唐中兴颂》便成为呈堂证供。惯犯指认这幅字,就是两年前他从晏家盗窃后廉价卖给地摊贩子的,至于怎么物归原主的,惯犯一概不知。
  文物专家可不认账。专家说,虽然这幅字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但赝品就是赝品,赃物可能被转移了。
  伍经理一听,脸色变了好几回,深井也似乎干涸殆尽。她坚称,肯定是被书法文给掉包了。不信,可以叫他来对质。
  “你说对了!”舒小文指着那幅字,“为了它,我可熬了一个通宵啊!光宣纸就浪费了一卷呢!”
  “那真迹呢?”
  “真迹嘛,那天辞了职,我就送去博物馆了,要不然,怎么能抓到你们这些惯犯呢。对了,忘了告诉你,上次我参赛的作品,就是《大唐中兴颂》。”
  伍经理流沙般的眼睑望去,书法文的字体,简直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
  選自《荷风》
其他文献
王瑞是个未婚小伙子,同事们对他的终身大事非常关心。这天,办公室马姐又给他介绍个女孩,是马姐的一个闺蜜,名叫小纤。听马姐说,这小纤是个亭亭玉立的大美女,说得王瑞心里直痒痒,希望马上见面。  机会很快来了。马姐说,小纤同意这周末见面,地点在江畔公园。  王瑞终于盼到了周末。早晨,马姐来电话说突然有事不能陪同前往,让王瑞自己去赴约。并告诉了小纤的体貌特征:小纤是个细腰高个美女,留披肩长发,穿紫色上衣,粉
期刊
杰恩来到中国,是为了他的祖父。  祖父向来爱好收藏,特别痴迷于中国的木雕。几个月前,祖父得到一件凤凰木雕,祖父对这件木雕爱不释手,渐渐地却茶饭不思了。最后竟然病倒了。  原来这件木雕名叫“凤遣龙随”,可是只有凤没有龙。祖父百思不得其解,抑郁成疾。  杰恩多方打听找到了浙江东阳木雕的优秀传人卢小婉,她父亲生前是木雕界的翘楚。  卢小婉接过杰恩手中的凤凰木雕,仔细端详,最终摇头道:“从工艺上看,这的确
期刊
舌镇往南走有个陡坡,坡长五六里,上了道坡,转弯就到了渔家村。这村上有座小山,山脚下有个不大不小的水坑,俗称堰塘。堰塘的四周长满了杂树,有的碗口粗,有的要人合抱还搭不到手。如此大小不一的树,密密麻麻长满了堰塘的四周。在堰塘的一侧,有个较低洼的地方,少长了几棵树,算是一空缺。这空缺处要比周围稍微矮一些、低一点儿。如遇春天发洪水,大水漫了山、漫了路,疯狂涌下来,口子就是一道泄洪的处所。遇了天旱,堰塘还要
期刊
清朝咸丰年间,盐区北乡徐大佑高中进士,朝廷拨银在盐河岸边建了一座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进士府。到了光绪丁丑年,徐大佑的小孙子徐晋升又中进士。消息传至盐区,一派欢欣鼓舞。  可是,這事也让徐家人犯了难,总不能再建一座进士府吧。当年朝廷拨银所建的那座进士府,占地近百亩,至今还是盐河北乡最为光鲜、最为气派的私家官邸。可不建新的进士府,也该有个说法呀。  于是,徐家人便想竖一柱旗杆,以显示徐氏家族代代书香。
期刊
山里的夜来得早,太阳刚走下西山梁,天就黑下来了。  菊儿给孩子喂过奶,哄孩子睡着后不久,就又感到乳房那里胀胀的,憋得她十分难受。菊儿实在撑不住了,便揭起衣襟对着一只瓶子挤起奶来。细白的乳汁很快就注满了那只瓶子,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乳香味儿。  二胡一边夸张地吸溜著鼻子,一边拿眼死盯着菊儿胸前的两座小山包,馋馋地看。  菊儿被丈夫不怀好意的目光瞅得抬不起头,就红了脸轻声骂一句,个鬼东西,没见过? 
期刊
在野月岭,“上下先生”是个中性名词,既无褒义,也无贬义,是指那些在任何事情上都无己见,一切服从别人决定的人。  六爷爷是个上下先生。  六爷爷还不到做爷爷的年纪,可村里人都叫他六爷爷,他们家族的人这么叫,别人家族的人也这么叫,也不知是怎么叫起来的。六字还好理解,因為他在堂兄弟们中排行第六。至于为什么要叫他爷爷,就难理解了,他不到五十,没有孙子,离爷爷的资格还差得远。大概是他性情随和,好说话,别人说
期刊
茶水间局促狭小,光线幽暗,好在临街有一扇窗,不大,透过玻璃,可以望见深圳天空的一角。工作之余,她喜欢站在窗前。  她所处的楼层是五十八楼。  站在这个高度向外望去,是重峦叠嶂的都市森林,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桅杆一样直直地刺破苍穹。摩天大楼的外面,裹着一层鱼鳞状的铠甲,蓝莹莹的,在阳光下如一面面巨大的镜子,书写着蓝天白云的倒影。时间久了,她便知道那叫玻璃幕墙。她讨厌这些玻璃。在她眼里,这些摩天
期刊
三爷进屋的时候,身后带进来的阳光把阴暗的小屋瞬间照亮了不少,女人的眼睛里蕴含着抑制不住的笑意,连忙用袖子擦了擦本就不脏的椅子,有些拘谨地说:“坐……坐下,我给你做饭去。”  三爷没有吭声,转过身把后背上一个长长的包袱卸下来,女人双手刚想接过去,三爷厉声喝道:“放下!”女人吓得赶紧把手缩回来,讪讪地转身走了出去。  吃饭的时候,女人把盛着炒鸡蛋的盘子放到三爷面前,自己的碗里只有几根黑乎乎的咸菜条。屋
期刊
李大怪爱画画。在他笔下,葡萄、藤萝、葫芦等藤本植物,如龙蛇飞走,一气贯通;枇杷、天竹、红梅等瓜果杂卉,却是古朴生动,深沉雄厚。而且,他不拘俗套,有雄健大度的写意风格。哪怕在款题上,他或短题或长题,有时题到空白上,有时偏要题在紧密之处,敢疏敢密,参差交错,乱中求整,颇有一股与众不同的气势。原来李大怪读小学四年级时,无意中看到美术老师有一本已经没了封面的画册,翻了几页,便喜欢上了里面所画的花卉蔬果。刚
期刊
清晨,雪在寒风中飞舞。  寒意透骨。衣衫单薄的他冻得脸色发青。  和他一起在风雪中等待的还有十七人──十七个厨师。他们在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张财主每年一度的赛厨、招厨。  张财主好吃,也吃精了。菜肴被他瞧一眼、尝一口,他能说出用料的缺憾,能道出烹制的纰漏。所以,张财主极少吃到十分满意的饭菜。  张财主常说,人生在世,吃穿二事。穿衣为人看,吃喝自己乐。于是,吃精了的他便不惜重金聘请高厨。  为聘得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