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qwsqwsqw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水间局促狭小,光线幽暗,好在临街有一扇窗,不大,透过玻璃,可以望见深圳天空的一角。工作之余,她喜欢站在窗前。
  她所处的楼层是五十八楼。
  站在这个高度向外望去,是重峦叠嶂的都市森林,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桅杆一样直直地刺破苍穹。摩天大楼的外面,裹着一层鱼鳞状的铠甲,蓝莹莹的,在阳光下如一面面巨大的镜子,书写着蓝天白云的倒影。时间久了,她便知道那叫玻璃幕墙。她讨厌这些玻璃。在她眼里,这些摩天大楼就像是晾晒在天地间的一条条咸鱼,一小片一小片的鱼鳞大同小异,泛着冷冰冰的青光。
  还是仰望好,她喜欢仰望这座城市的天空。因为站在五十八楼上,她抬头所看到的,完全是另一個世界,一个站在地面上难以想象的世界──浩瀚明净的天宇下,摩天大楼的尖顶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如一座空中的城堡,闪烁着童话的莹光。无论是金光万丈,还是繁星点点,都有一种远离尘世之感,犹如史前的冰川世纪,万里洪荒,旷世无人。每次,她站在窗前,都觉得满目空明,心旷神怡。
  城市的天空,更多的时候是风的世界、云的故乡。云朵倏来忽往,随意飘荡,变幻无穷。有时黑云摧城,狼奔豕突,让人胆战心惊;有时白云缱绻,踱着闲步,慢吞吞地迈过摩天大楼的头顶。这一切,对她来说,是一种心花怒放的幸福。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她朝窗外一瞥,会遇见流云在天幕上所绽放出来的美,像棉花,像绵羊,像面包,像高山,而颜色更是五彩斑斓,淡紫、碧青、靛蓝、绯红、金黄,万花筒一样让人目不暇接。
  有时,她会踮起脚尖,脸贴着玻璃,俯身朝四下里探望。透过缥缈流动的云朵,街道、公园、河流、树林,在她眼皮底下一览无余,就像摆在棋盘上一样。她每天上下班经过的深南大道,更是微缩成一条彩带,川流不息的车辆像蚂蚁一样在上面缓缓地蠕动着。高度给人带来了浩阔的视野,使她心生清凉。只是时间久了,看多了,她居然发现这脚底下的深圳,其实和以前在老家种的那块稻田并无二致:鳞次栉比的高楼是一蔸蔸迎风生长的禾苗,她所租住的城中村是稻田边低矮的菜地,港口是排水渠,高速公路是田埂,街道是纵横交错的禾垄,街上跑的各种车辆是蹦跶在禾苗根下的龙虱、瓢虫和蚂蟥,地铁口是随处可见的小洞眼,蚯蚓是公交车,地铁是泥鳅,再长一点的火车,自然是身姿矫健的黄鳝──世界不过如此。她轻轻地笑了。
  偶尔,会有飞机像大鸟一般从楼顶掠过,在她视野里转瞬即逝。飞机像什么呢?像蜻蜓。她老家的稻田,每至初夏禾苗抽穗之际,总有一群群红蜻蜓不请自来,在禾苗上翩翩起舞,上下翻飞,晶莹的翅翼于晚霞中闪烁着天使般的光芒。对,就像飞机闪着橘色的光点穿过夜空。也许她这辈子注定要和飞机结缘。年轻时,她是一个长相俊俏的姑娘,十里八村的小伙子都暗恋她。她矜持地观望了好一阵子,最后嫁给了一个退伍兵,家里穷得叮当响,她却义无反顾。原因很简单,这个退伍兵去海南岛采购过一批蔬菜种子,代表部队去的,来回坐的是飞机。她坚信,坐过飞机的人见过大世面,肯定不简单。可惜,她没有笑到最后。结婚不到十年,那退伍兵就罹难了。“唉,这死鬼,好端端的,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每次看到飞机从窗外飞过,她都忍不住小声嘀咕,暗自垂泪。就在她稍一分神的工夫,飞机早已不见了踪影,而那闪烁的光点似乎还残留在她的眼睛里。
  她是一家外贸公司的勤杂工。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其他文献
晓晓发现家里有鬼的时候,首先感到的不是恐惧,而是兴奋──她终于可以红了!  晓晓想要出名,为此她不惜花重金整了一张标准的网红脸,并且学着前辈们晒名牌,晒宠物,晒自拍。但是不论她怎么折腾,她的粉丝数也只是勉强过万。  这天夜里,晓晓敷着面膜,一如既往地连拍了多张自拍。然而就在选照片时,她猛地发现,照片里竟然多了一个身穿白色连衣裙的背影。她蜷缩在墙角,始终用背对着晓晓。  惊出一身冷汗的晓晓,壮着胆子
期刊
周五的晚上我跟几个朋友出去玩,很晚才回家。第二天起床时已近中午,家里静悄悄的。我喊了几声“妈”,没人答应。  这大中午的我妈去哪儿了呢?我刚准备给她打电话,忽然看见客厅的茶几上压着一张纸。我拿起一看:“儿子,看你还在睡,就没叫醒你,妈跟几个阿姨约好了出去玩,中午不回来了,飯在桶里,加点儿热水就好。”  我进厨房找保温桶,好不容易翻出来了,却是空的,难道家里还有别的?我翻啊翻,可无论怎么翻也没找到另
期刊
飞来峰山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临近山顶,眼前的这块石碑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登临飞来峰,仰望千寻塔,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可是今日……  清晨,微风,有雾。老林和尚起来洗漱一番后,急匆匆地走进了万佛厅。万佛厅,顾名思义就是千寻塔的中央地带。  当然,这里并没有一万座佛。  天魔宫此次大举进犯,我看咱们也抵挡不了什么,不如趁早散伙了吧。  大厅里端坐着十来个和尚,看这语气
期刊
牤子十多岁的时候就死了爹,和娘相依为命,娘儿俩租种财主家的土地生活。牤子长到十六岁的时候娘就病了,肚子涨得像一面鼓。娘拉着牤子的手说:“儿,娘要走了,找你爹去了。你自己要好好过……”娘再也说不下去,眼泪一串串流出来。  “娘!您可不能死呀,丢下俺咋办?”牤子抱着娘的胳膊哭得撕心裂肺。  后来,牤子擦干眼泪对娘说:“娘,您等我,俺去弄钱,给您看病……”  兰城镇上“永和堂”药铺坐诊的老中医董鹤轩是方
期刊
王瑞是个未婚小伙子,同事们对他的终身大事非常关心。这天,办公室马姐又给他介绍个女孩,是马姐的一个闺蜜,名叫小纤。听马姐说,这小纤是个亭亭玉立的大美女,说得王瑞心里直痒痒,希望马上见面。  机会很快来了。马姐说,小纤同意这周末见面,地点在江畔公园。  王瑞终于盼到了周末。早晨,马姐来电话说突然有事不能陪同前往,让王瑞自己去赴约。并告诉了小纤的体貌特征:小纤是个细腰高个美女,留披肩长发,穿紫色上衣,粉
期刊
杰恩来到中国,是为了他的祖父。  祖父向来爱好收藏,特别痴迷于中国的木雕。几个月前,祖父得到一件凤凰木雕,祖父对这件木雕爱不释手,渐渐地却茶饭不思了。最后竟然病倒了。  原来这件木雕名叫“凤遣龙随”,可是只有凤没有龙。祖父百思不得其解,抑郁成疾。  杰恩多方打听找到了浙江东阳木雕的优秀传人卢小婉,她父亲生前是木雕界的翘楚。  卢小婉接过杰恩手中的凤凰木雕,仔细端详,最终摇头道:“从工艺上看,这的确
期刊
舌镇往南走有个陡坡,坡长五六里,上了道坡,转弯就到了渔家村。这村上有座小山,山脚下有个不大不小的水坑,俗称堰塘。堰塘的四周长满了杂树,有的碗口粗,有的要人合抱还搭不到手。如此大小不一的树,密密麻麻长满了堰塘的四周。在堰塘的一侧,有个较低洼的地方,少长了几棵树,算是一空缺。这空缺处要比周围稍微矮一些、低一点儿。如遇春天发洪水,大水漫了山、漫了路,疯狂涌下来,口子就是一道泄洪的处所。遇了天旱,堰塘还要
期刊
清朝咸丰年间,盐区北乡徐大佑高中进士,朝廷拨银在盐河岸边建了一座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进士府。到了光绪丁丑年,徐大佑的小孙子徐晋升又中进士。消息传至盐区,一派欢欣鼓舞。  可是,這事也让徐家人犯了难,总不能再建一座进士府吧。当年朝廷拨银所建的那座进士府,占地近百亩,至今还是盐河北乡最为光鲜、最为气派的私家官邸。可不建新的进士府,也该有个说法呀。  于是,徐家人便想竖一柱旗杆,以显示徐氏家族代代书香。
期刊
山里的夜来得早,太阳刚走下西山梁,天就黑下来了。  菊儿给孩子喂过奶,哄孩子睡着后不久,就又感到乳房那里胀胀的,憋得她十分难受。菊儿实在撑不住了,便揭起衣襟对着一只瓶子挤起奶来。细白的乳汁很快就注满了那只瓶子,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乳香味儿。  二胡一边夸张地吸溜著鼻子,一边拿眼死盯着菊儿胸前的两座小山包,馋馋地看。  菊儿被丈夫不怀好意的目光瞅得抬不起头,就红了脸轻声骂一句,个鬼东西,没见过? 
期刊
在野月岭,“上下先生”是个中性名词,既无褒义,也无贬义,是指那些在任何事情上都无己见,一切服从别人决定的人。  六爷爷是个上下先生。  六爷爷还不到做爷爷的年纪,可村里人都叫他六爷爷,他们家族的人这么叫,别人家族的人也这么叫,也不知是怎么叫起来的。六字还好理解,因為他在堂兄弟们中排行第六。至于为什么要叫他爷爷,就难理解了,他不到五十,没有孙子,离爷爷的资格还差得远。大概是他性情随和,好说话,别人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