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γ-氨基丁酸B受体脑炎一例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iuh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穿支皮瓣在下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以及Cochrane数据库于1980年1月–2014年4月期间公开发表的应用穿支皮瓣治疗下肢创面的文献,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经筛选有264篇文献入选。对皮瓣的安全性、解剖学基础及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目前应用于下肢创面修复的穿支皮瓣主要有股前外侧皮瓣、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皮瓣、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臀动脉穿支
目的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探讨胸膜凹陷相关切迹(NNPI)在孤立性肺结节(SPN)CT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诊治的90例CT发现有NNPI的SPN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31~76岁,平均58岁。SPN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应用GE 4.4工作站后处理软件测算SPN及NNPI相关参数:SPN体积(V)、NN
期刊
目的分析胎儿肝脏异常的MRI表现,探讨MRI在胎儿肝脏相关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肝脏异常的19例胎儿MRI影像资料。受检孕妇年龄22~35岁,孕周为25~38周。胎儿MRI检查包括横轴面及冠状面T1WI序列和矢状面、冠状面及横轴面T2WI序列扫描。结果胎儿肝脏异常为膈疝8例(右侧7例、左侧1例),膈膨升1例,脐膨出2例,血管瘤3例,
目的通过观测骶骨侧位前上方"非安全区"的解剖学数据,为经骶1(S1)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河北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提供的18具正常成人骶骨防腐标本。行骶骨"非安全区"测量:应用游标卡尺及直尺测量S1椎体中线前后径长度(D)、测量骶骨翼斜坡在S1椎体投影的长度(L);圆规找到S1椎体前缘在椎体与骶骨翼移形侧面的投影点,游标卡尺测量两点间距离(H)。以L为底,H为高,通过三角形面积公
目的在显微镜下观测侧脑室三角区的解剖结构,探讨经皮层侧脑室后锁孔入路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009年9月–2011年5月选择10具(20侧)正常成人尸头标本,模拟经皮层侧脑室后锁孔入路手术,进入侧脑室三角区,在显微镜下对所暴露的脑室系统及其内部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并测量顶内沟与中央后沟交点(顶内点)和大脑纵裂的距离、顶内沟的深度、顶内沟底部至三角区皮质厚度。结果经顶内沟侧脑室后锁孔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DCT)观察寰齿关节炎的发病及分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影像科和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行上颈椎MDCT检查的700例成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3例,女387例;年龄18.2~88.8岁,平均46.4岁。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成≥18~25、>25~30、>30~40、>40~50、>50~60、>60~70,>70岁组,每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小儿外科2011年9月–2013年3月收治45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30例采用腹腔镜(腹腔镜组)手术治疗,226例采用腹横纹小切口(传统手术组)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发现62例(26. 96%, 62/230)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同时行对侧疝囊高位
期刊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BclI基因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MG)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2–2014年就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的74例MG患者,其中眼肌型起病54例,全身型起病20例。根据起病2年时的病情将MG患者分为单一病程组(n=48)和复发组(n=26)。将明确知道起病2年时预后的眼肌型起病患者(n=40)分为进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组(n=34)和仍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