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貌与中国山水画的风格及流派

来源 :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wyldgw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说“风格即人”,但在艺术史上真正独树一帜者,毕竟少数。本文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入手,不仅在方法论上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联系起来作了一次可贵的尝试,以别于某些命题因局限在社会科学内阐释不清的方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中国山水画风格及流派的形成与自然山水视觉效应在内的辩证统一联系。作者在承认人的社会性及社会性对个人风格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前提下,对以往所忽略了的人与自然怎样构成辩证的统一作出深入的探讨。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独树一帜的山水画家的风格形成,不仅在于社会生活所铸造出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更在于画家能否发现可以充分体现这个“个性”色彩的自然载体,只有主观的“我”和客体的某些视觉特征相吻合时,才能碰撞出新的风格。 论文原载《朵云》1992年第三期,1994年12月获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是此次参赛论文中唯一中奖的美术学科的论文。限于篇幅,本刊仅节选第三部分发表。 Although “style is human”, but in the art history is truly unique, after all, a minority.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 science, this article not only makes an invaluable attempt to organically link natural science with social science in a methodological way, but also differs from certain propositions in that they are not clearly explained in social science because of their limitations. It demonstrates the dialectical unity between the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style and the formation of schools and the natural landscape visual effects. On the premise of recognizing the social and social nature of human being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ormation of personal style, the author makes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how dialectical unit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the past has been neglected.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formation of a unique style of landscape painter not only lies in the “personality” that is shaped by social life and is different from others, but also whether the artist can find a natural carrier that can fully reflect this “individuality” Only the subjective “I” and some of the vis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ject coincide, you can hit a new style. Paper originally contained “cloud” 1992 the third period, in December 1994 won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National Youth outstanding social science prize three, is the only entry in the winning papers of art disciplines. Due to space limitations, this article only excerpts published the third part.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持续高速发展,网络的发展为人们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学龄青少年网络沉迷成为了我国教育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通过分
产业生态网络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机理而构建的区域性人工经济系统,它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
设施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控农业生物环境技术是设施农业的核心,该核心的关键技术是环境参数与种(养)殖对象生理参数信号的获取、传输、处理与控制。随着设
该选题目前在我国尚属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论文对服装符号学的工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其理论构架及具体内容,并且在其实用性、现实性和指导性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
技术传习是目的还是手段之争是体育教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以互补原理来考查这一争论是一种新的尝试。互补思想具有一种特殊的逻辑关系,通常包含两个研究维度。以此考查体育教学会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加强林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对加快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提高林业企业效益,改善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关键
我国体育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目前已经成为体育教学研究的新热点。对我国近10年体育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水平进行评述,指出
目的:探讨辅酶Q10联合坤泰胶囊在高龄女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接诊的高龄女性10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50)。研究组接受辅酶
通过对成兰铁路沿线地质构造特征及32个深孔186个测段的地应力数据资料的分析,按构造单元总结地应力方向及量值分布规律,得出其与新构造格局存在很强的力学相关性,具有同一块体
<正>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任何一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