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迁移 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nba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学指出: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在数学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是普遍存在的,迁移使学生习得的各种数学知识建立更加广泛而牢固的联系,使之概括化、系统化,形成具有稳定性、清晰性和可利用性的数学认知结构,能够有效地吸收数学新知识,并逐渐向自我生成数学新知识发展。
  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使知识的迁移顺利实现。笔者结合教学中的实例,谈谈如何利用知识的迁移来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学习迁移 计算教学 有效性 数学思想 知识经验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169-02
  奥苏伯尔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的学习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不断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迁移在数学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是普遍存在的,迁移使学生习得的各种数学知识建立更加广泛而牢固的联系,使之概括化、系统化,形成具有稳定性、清晰性和可利用性的数学认知结构,能够有效地吸收数学新知识,并逐渐向自我生成数学新知识发展。
  学习迁移是通过分析,概括新、旧知识之间共同本质而实现的。学习迁移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一个极重要的方面。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积极因素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当然,准备了良好的迁移条件,不等于迁移活动就一定会发生。实践表明,迁移活动的实现,还有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使知识的迁移顺利实现。在数学教学中,学习迁移也无所不在,但有的是属于正迁移,还有些是负迁移。正迁移,将对学生学习起正面影响,合理利用知识间的正迁移,将会帮助学生学习新知,掌握新知。
  教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时,我注重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储备,多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机会。下面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实例,谈谈如何利用知识的迁移来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
  一、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旧知识迁移的连接点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为学生在认知系统中找到与新知识相关联的旧知识作为连接点,并在连接点的基础上,从旧经验的角度做类比迁移,让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化难为易。旧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促进正迁移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新课之前,教师要通过前提补偿和思维定向,帮助学生作好迁移前的知识准备和技能准备,才能更好地运用旧知识探究新知。我在教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一课时,我先复习了笔算整数加减法及计算法则,通过回忆旧知,为下面学生的新知识做好迁移的铺垫。所以在运用迁移规律时就要先理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完善和发展。
  二、培养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
  数学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要教会学生去解数学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结果是怎样得到的,也就是通常所讲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要发展学生数学智力、更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很多孩子学知识是习惯老师怎们说他就怎么做,缺乏了一种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运用学过的知识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优算法的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运用到迁移规律去培养孩子们这种能力。在《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中,我让学生思考:“我们学习了小数加法,你能自己尝试笔算1.2-0.6吗?”引导学生将加法中可以用的方法迁移到减法的学习中去,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得到了计算方法的知识,也进行了良好的思维方法的训练;更是向孩子们提供了一种正确而有用的数学思想训练。
  三、利用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小学数学中,新知识一般是旧知识的延伸或组合,两者之间必有很多共同属性。新旧知识的共同点越多,越容易实现知识的迁移。正迁移的形成,首先取决于知识间的共同因素。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启发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同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此外,要抓住新旧知识的本质进行比较、区别。当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后,教师应将两者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抓住本质进行区别,防止负迁移的发生。在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时,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让学生说说怎样笔算。学生回答后,我又顺势追问:“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这个关键性的问题把孩子们引向终点目标,从而顺利地實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与转化。通过对比,让他们发现笔算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注意小数点对齐。
  四、注意练习的设计,在计算练习的过程中进行渗透和拓宽
  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练习,是学生应用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知识的应用,同知识能力的迁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心理学家把知识的应用看作是知识的再迁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练习的设计,充分利用迁移规律去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并注意在练习的过程中适时适度地进行渗透和拓宽,为后继学习时的进一步迁移作好准备。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如果我想买一个卷笔刀,付给售货员1元,应找回多少钱?”生答:“应找回0.2元。用算式表示1.0-0.8=0.2(元)”我接着问道:“为什么用1.0来减?”生答:“1.0元就是1元,所以也可以用1-0.8”。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必须是在学习刚才知识基础上,运用知识的迁移,探索出来的结论。经过这样的迁移练习设计,体现出学生对先前的知识和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很好。
  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深刻领会迁移的实质,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灵活地创造性地利用迁移规律进行教学,真正把“为迁移而教”升华为自己的一种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不但自己要切实做到“为迁移而教”,同时还要尽量使学生做到“为迁移而学”,让课堂少一些无意义的机械学习,多一些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有意义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侯永厚.教具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5,03(02).
  [2]杨建.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问题探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0):28-28.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小学德育发展存在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德育的知识化倾向严重、与“生活世界”相脱离、学生的参与与体验不足、“公民意识”的缺乏等方面。要走出困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路径:“情景化”、“生活化”、“活动化”、“体验化”和“人性化”。  【关键词】种植;种子;创设情境;滋养生命;德育审美化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099-02 
近20年来,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由原来农业的一个辅助补充性产业,一跃而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大大丰富了人们餐桌上的内容
“太好啦,又测验啦!这次我一定能进步!”“我只差一点就能上升高一级啦!这次我要努力!”“有志者事竟成,考不好下次再来!反正我口语也不错!”“学习不是只为了分数,教师还夸我在课堂的
为进一步提高复杂曲面轮廓度误差评定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一种计算点到曲面最短距离的分割球面逼近方法。该方法首先分割曲面以确定测点垂足所在的曲面片;然后用曲面片上的四点构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数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促进其个性化发展,是值得好好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组教学;个性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92-02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孕
2014年9月26-28日,“2014年第三届全国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在西安唐城宾馆隆重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会议的宗旨是交流国内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成果,探讨新科技革命形
【摘 要】在小学高段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积极性;发散思维;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36-01  一、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引导学生思维的意义  数学高段的知识对于部分高年级小学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阶段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0)与对
本文就一道关于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情景化试题,基于三次不同规模测试反应出的“失常”情况,分析了中学生在看似简单的“平面镜成像规律”问题上可能出现的前概念,并对针对原因
在制造系统复杂性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将装配系统的结构复杂性区分为装配关系复杂性、装配工艺复杂性和系统配置复杂性,并基于信息熵给出了装配关系复杂性的度量方法。通过分析